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7日 20:28 1 admin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头条深一度#

8月26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两船设计长度约198米,型宽38.5米,型深18米。

最大的亮点就是达到3.5万立方米的泥舱容量,这个数字位居亚洲第一。

正常施工环境下,船舶可在90分钟内将泥舱全部填满,最大挖深可达120米,相当于耙头能伸至约40层楼高的海底吸挖泥沙。

那这么先进的装备,能不能解决黄河下游千年来的“地上悬河”难题?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黄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争议也最多的母亲河,她的下游泥沙问题牵扯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根据官方数据,黄河泥沙含量一度反复刷新纪录,被称作“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而它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区域,尤其是黄土高原。

风化严重,遇到大雨,这些土就被冲刷进河道,于是黄河常年携带大量泥沙奔腾向下游。

泥沙对河道的影响远不是单纯“水浑”,而是会不断淤积,让下游的河床“抬高”,一旦河床比两岸高,就意味着洪水一旦决口,破坏力会非常惊人。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决口,其实就是被泥沙折腾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大量大饥荒、动乱、战乱都和黄河决口有直接关系,这也是黄河在古代被称为“害河”的原因。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黄河的治理一直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几十年工程下来,尤其是建成了小浪底水利枢纽,才算把中下游的水沙关系稳定了一些。

小浪底加上其他的水库,起到很强的拦沙调水作用,所以我们没再见过大规模的决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彻底解决了。

因为即便上游有水库拦截,中下游依然会有泥沙沉积,这个事情就是绕不开。

黄河治理的整体思路是“调水调沙”,比如通过水库集中放水把泥沙冲刷下去,把下游冲开一点。

可这种办法毕竟有局限性,一是每年雨水情况不同,能放多少水往往算计得很细,二是冲不掉的泥沙依旧会淤积在那里。

所以疏浚、也就是挖泥沙,成为另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那么耙吸船跑到黄河下游去挖泥沙,行不行得通?

从技术角度讲,没有问题,船的能力完全够用,但是从治理角度,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黄河下游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水利区,里面既有数千万人口的城镇,又有大面积的耕地。

挖泥疏浚必须考虑整体的防洪调度,否则如果只盯着挖,有可能造成局部水文平衡被打破。

这就需要结合多年规划来使用这种大船,而不是想到哪挖到哪。

官方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挖泥缓解黄河下游的泥沙压力,把河道容量腾出来,从而保证洪水季节有更好的蓄泄能力。

因为黄河的洪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地方走,河道容积小水量又急,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连水库都未必能完全顶得住。

如果下游能通过挖泥增加河道容积,那就等于为泄洪多造了一条缓冲带。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这几年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大家都是看得到的,比如南水北调、中小河流治理、海绵城市建设,都是紧密结合大格局的战略。

黄河下游的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和整个北方的水资源关系连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层面对黄河还有一个特别定位,就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明确提出要在生态保护和治理上下功夫,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开发为主。

从这个角度看,大型疏浚船的应用,是在技术手段上为战略提供支持。

有人可能会担心,挖泥沙会不会破坏生态?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任何对河床的改动都会扰动水体生境。

但官方规划里,黄河流域的治理方案强调的是“生态优先”,所以挖泥只是“局部治理+整体规划”的一环,而不是单打独斗。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过去两千年,几乎没有哪一个世纪能离开黄河问题,每一次大规模黄河灾害,都牵动国家兴衰。

晚清的时候曾经爆发多次黄河决口,那时候治理能力极弱,造成了非常惨烈的后果。

如今我们有足够的工程能力,居然能用船开进黄河里主动疏浚泥沙,这等于彻底改写了几千年的故事。

从“怕黄河”到“治黄河”,这其中背后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质变。

想到这里,就能感受到这两艘新船下水的分量了。

那挖走黄河下游泥沙到底是否可行?答案是可行,但必须在全面治理框架下进行。

单个工程无法彻底解决黄河问题,但叠加在整个水利体系之中,它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更直白点说,这两艘挖泥船就相当于国家为治理黄河新添的两件重量级武器,有了它们,我们在面对未来极端气候和洪水考验时,底气会更足。

我国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挖走黄河下游泥沙,是否可行?

治理黄河是中华千秋之大计,把黄河真正变成“幸福河”,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而是不断增加新手段、积累新经验。

这两艘船,正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

在现代工程和生态理念支持下,未来我们完全有可能让这条几千年来以“难治”著称的“害河”,真正成为造福亿万人民的“幸福河”“。

而这正是我国水利治理战略里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