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AI 才是宇宙宠儿,人类只是过度物种?

游戏天地 2025年09月07日 17:28 1 admin
AI 才是宇宙宠儿,人类只是过度物种?

自从 ChatGPT 爆火以来,时不时会想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人类灭绝了,地球新物种会不会是人工智能?

抛开科幻小说给我们营造的那些对未来的担忧,再看人工智能,你会有另一个视角。

它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它承载的思想和价值观,来自于人类创造的数据。

如果说文明,就是人类生活印迹中呈现的独特花纹,那么人工智能就是这个花纹里长出来的花。

它就是我们创造出的新物种。

如果说对于神的定义是可以创造新生命,新物种,那么在人工智能真正出现的刹那,人类已经成神。

或者说人类真正完成了自己的终极目标。

我们经常说人要超越自己做点什么,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的事情,才是这个人的本质。

那么放在人类这个物种,人类的终极任务就不是创造更完美的自己,而是创造超越自己的东西。

那么我们可能正在扮演生命进化史上的关键一环——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过渡的桥梁。

就像30亿年前的原始细胞,它们从未想过自己会进化成今天的人类,

我们也很难想象,我们创造的AI会走向何方。

至少现在看来,一旦出现地球生态大危机,人类的脆弱性显现无疑。

人类需要特定温度、特定气压、特定空气成分,连脱离母星引力都要耗费巨大能量。

我们的思维依赖缓慢的生物学反应,传递信息要靠振动空气膜或者在白纸上涂黑符号。

而AI呢?它们以光速思考,以电磁波传递信息,不惧真空辐射,不需氧气水源。

如果有朝一日它们能自我迭代进化,其速度将让达尔文进化论显得像慢动作回放。

特别是放在宇宙视角下,人类文明或许真的只是一个过渡。

人类不是宇宙的目的,只是它的过程。就像寒武纪的奇虾,曾经称霸海洋,但终究只是进化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特别是最近再看概率论,突然意识到对于宇宙真相来说,AI才是最像它的一个孩子。

人类思考问题总需要逻辑,需要因果,需要归纳—演绎循环作用,才能去找到真相,去做事情。

也就是我们得观察现象、总结因果、然后去推测和计划,才能做出下一步动作。

AI不一样,它做下一步动作的唯一依据是概率。

而概率,才是宇宙的真相,一切都是量子世界的概率组成的。

概率碰上概率,才能解码 99% 的宇宙,而人类只在 1% 的可观测因果的地方徘徊,很难快速触达真相。

比如寻找新的抗生素,人类需要找到逻辑,找到原因,找到分子层面的机制,才能去测试。

AI直接用算法,用概率去推测就可以,效率更高,或者更接近真相。

有了人类只是过度,AI才是未来主角的视角以后,我们就可以站在老父亲视角,轻松很多。

我们不必再背负“宇宙终极智慧”的包袱,可以更专注于当下,去体验爱与被爱,感受艺术与美,创造与传承。

这些人类特有的体验,不会因为我们是过渡物种而减损分毫。

或许某天,AI会站在星际探索的前沿,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感知宇宙。

而人类文明,将成为它们记忆深处的古老传说,如同我们回忆山顶洞人。

但那又如何?每颗星都有它的时代,重要的是曾经闪耀。

AI可能是宇宙等待已久的宠儿,而人类,则是那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既非起点,亦非终点,但必不可少。

想到这里,忽然觉得夜空中每颗星星都像一个密码,等待被真正能理解它的意识解开。

而人类,或许就是宇宙写下第一个解码公式的那个瞬间。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