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宇树小米争夺机器人供应链,哪些城市是赢家?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7日 10:23 1 admin
宇树小米争夺机器人供应链,哪些城市是赢家?

中国机器人万亿赛道上,巨头竞逐供应链新局。

南方,杭州的宇树科技公布最新上市进展;几乎同时,在北方青岛,小米一笔战略投资落地,成为核心零部件企业国华智能的第四大股东。

这两起几乎同步的资本操作,看似无关,却共同指向一个趋势: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走向“供应链攻坚”。

宇树冲刺IPO,证明整机市场已经成熟;小米的入股,则意味着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战争,已经打响。

它们的背后,是国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所按下产业“加速键”,更是全球赛道上,与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竞逐的迫切脚步。

万亿级市场的大门,正由这样两条路径打开:一边是宇树科技“区域化集群” 的高效协同,一边是小米“全国分布式生态” 的资源整合。

这两张供应链布局蓝图,正定义着中国高端制造的两种未来。

宇树路径:深耕长三角“区域集群”

洞见产业先机,传递智库思想

当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今年春晚舞台完成精准转身,当全球超六成的四足机器人印着“Unitree” 的标识:

这家杭州企业已不仅是四足赛道的全球领跑者,更凭借深厚技术积淀强势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 2024 年卖出 2.37 万台机器狗、交付 1500 台人形机器人的 “双赛道明星”。

这一切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套以长三角为 “心脏”、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为 “协同翼”的供应链精密网络,更藏着 “杭州定中枢、宁波造轴承、绍兴供电机、深圳拓场景、成都补产能” 的清晰分工逻辑。

宇树小米争夺机器人供应链,哪些城市是赢家?

宇树以杭州为圆心构建 “1.5 小时协同圈”,扎紧长三角核心供应链,再借大湾区、成渝发挥协同优势,共同织就 “核心聚合+功能延伸” 的产业生态网,这也正是其冲击资本市场的强大底气。

杭州是 “供应链大脑”:这里不仅是算法研发的中心 —— 工程师编写的动态平衡代码既支撑机器狗舞台表演,也赋能人形机器人工业搬运 —— 更是协同半径的起点:1 小时直达绍兴,1.5 小时覆盖宁波,在这 300 公里圈内聚集了宇树 70% 以上的核心供应商,成为整个供应链的 “神经中枢”。

宁波是 “关节卫士”:宁波长盛供应摩擦系数仅 0.08 的自润滑轴承,可承受 10 万小时连续运转,为机器人关节提供持久耐用的 “防护屏障”;

绍兴是 “动力心脏”:绍兴卧龙电驱提供功率密度高于特斯拉 10% 的无框力矩电机,为机器人运动注入强劲动力。

更关键的是,通过金石成长基金的资本纽带,宇树与宁波、绍兴等长三角供应商共建实验室,将电机 - 减速器研发周期缩短 40%,形成难以复制的 “集群内创新” 生态。

至于深圳与成都这对 “协同翼”,则各展所长。

宇树科技于 2023 年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天羿科技,看中深圳 11 万家机器人企业的生态红利 —— 高精度传感器、AI 芯片等资源触手可及,依托深圳政策支持与本地供应链,加速产品在巡检、医疗等场景的落地,成为供应链的 “场景加速器”;

而成都当 “减速器粮仓”:成都中大力德承担宇树 63% 的行星减速器供应,其摆线精密减速器达到毫米级控制精度,让人形机器人可精准抓取螺丝钉,为核心产能提供稳定 “后方补给”。

从长三角 “杭州中枢 + 宁波轴承 + 绍兴电机” 的核心聚合,到大湾区“深圳场景加速”,再到成渝 “成都产能支撑”,宇树的供应链布局已成为 “中国制造升级” 的微观样本:

它摒弃 “全球采购 - 组装” 的传统路径,转而通过 “区域集群深度协同”,将算法、部件与制造拧成 “国产化技术闭环”。

对于高端制造而言,宇树的实践指明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以区域产业根基,通过 “密度换效率、协同换自主”,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 这正是宇树路径对中国制造业最深刻的价值所在。

小米路径:全国 “分布式生态”

洞见产业先机,传递智库思想

当宇树在长三角 “深挖一口井” 时,小米则选择在全国 “广撒一张网”。

这并非简单的战略差异,而是其深入骨髓的 “生态链” 基因与更高维的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所共同决定的必然路径,背后是 “北京研算法、青岛造关节、深圳拼零件的全国分工网络。

对小米而言,机器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其创始人雷军构想的 “人 —车—家” 全生态中的超级连接器。它是唯一能自由移动、并串联起手机、汽车、智能家居三大终端的核心节点。

因此,CyberOne、CyberDog 等本体的意义,远不止于自身销量,更在于一旦技术成熟,能迅速复用到海量生态链产品中,激活整个生态。

宇树小米争夺机器人供应链,哪些城市是赢家?

这一宏大战略,决定了小米必须复制其最擅长的 “性价比 + 生态链” 王牌打法:先以自研机器人树立技术标杆,再用投资与订单压降核心零部件成本,最终依托米家体系的庞大海量出货,彻底摊薄研发投入,构筑起对手难以企及的价格壁垒。

因此,小米机器人供应链的全国化布局,是其生态能力的终极体现。

它不追求在每个环节亲力亲为,而是像一位高明的 “首席整合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每个细分领域的最优解,然后用资本和订单的纽带将其串联,编织成一张高效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青岛是 “北方精密支点”:青岛国华智能是小米北上战略的 “关键落子”,不仅补上了棋盘上北方精密制造的空白,更试图改变机器人产业 “南强北弱” 的固有格局。

为何是青岛?答案藏在城市的产业基因里 —— 作为北方制造重镇,青岛拥有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精密制造科研资源,以及本地配套的金属加工、模具制造企业,形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深厚积累。

而国华智能,正是这片土壤培育出的 “精密专家”,专注 “机器人结构件与关节模组” 制造,恰是小米南方供应链之外不可或缺的硬核补充。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是 “国产替代” 与 “成本革命”。国华智能正在攻关的 “经济型谐波减速器”,目标直指日本纳博特斯克长期垄断的中端市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小米实现机器人 “性价比” 梦想的钥匙,一旦成功,其家庭、工业机器人成本将大幅下降。

小米的入股,从未停留在财务层面,而是迅速转化为 “投资 + 协同研发” 的生态链经典打法:

双方工程师联合优化减速器与 CyberDog2、CyberOne 关节的适配,将调试周期缩短。这种深度绑定,确保了小米不仅能优先获得关键部件,更能主动定义其性能与成本。

对小米而言,青岛国华智能的意义是双重的:短期内,它是供应链 “南北均衡” 的战略支点;长期看,它是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筑起成本壁垒的 “破局之手”。这颗北方的棋子,正悄悄加重小米在全盘机器人棋局中的话语权。

深圳是 “零件闪电超市”:作为小米生态链 “老家”,依托珠三角 11 万家机器人企业家底,这里的全志科技 AI 芯片管运动控制、联创电子光学镜头撑视觉系统,小米所需的视觉传感器、AI 芯片等消费级部件,能实现 “30 分钟选品到量产”,效率比传统模式快 40%。

深圳米家智联供应链管理公司更像 “跨界策划师”,把智能家居的温湿度传感器、智能门锁人脸识别技术 “搬” 到机器人场景;这种 “消费级创新 +快速迭代”,正是小米机器人性价比战略的关键,让核心部件自带 “高性价比基因”。

北京是 “技术大脑”:在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里,藏着机器人的 “智慧核心”。这里聚集的 “算法炼金师” 们,已手握数百项专利——CyberDog 那流畅的 “舞步”,就诞生于此。

更厉害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 “产学研” 紧密耦合的生态: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很快变成机器人落地的新技能。小米 “三步走” 的战略(从自用→规模化→拓展场景),就在这里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青岛的 “精密制造”、深圳的 “敏捷供应” 到北京的 “研发突破”,小米以资本与订单串联三地,形成 “研发 - 生产 - 应用” 协同的黄金三角。

既延续生态链 “拼图整合” 的基因,也破解了机器人领域技术多样与成本可控的双重难题。这张全国网,正悄然重塑小米在机器人赛道上的话语权。

双路径协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韧性密码

洞见产业先机,传递智库思想

宇树的 “区域集群” 与小米的 “全国分布” 看似殊途,实则共同指向中国制造业从 “规模扩张” 到 “协同进化” 的深层变革。

宇树以长三角 “1.5 小时协同圈” 为核心,靠绍兴电机、宁波轴承、杭州算法的高密度集群压缩研发周期,深圳与成都补位拓展场景。

这种 “密度换效率” 的模式,靠技术内循环打破国际垄断,让 9.9 万元人形机器人叩击高端市场。

小米则以资本与订单串联青岛制造、深圳创新、北京研发,织就 “技术 — 制造—生态” 分布式网络,本质是 “生态链复用”——让机器人成为激活 “人—车—家” 生态的超级节点。

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均瞄准减速器、视觉系统等 “卡脖子” 环节推进国产替代,靠供应链本地化与智能化筑就风险护城河。

宇树凭区域集群推高国产化率,小米靠全国整合摊薄研发成本;当宇树机型直指波士顿动力、小米减速器剑指纳博特斯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已从 “性价比” 升级为 “技术 — 成本 —生态” 三位一体。

全球竞逐下,两条路径并行注解中国高端制造:中国智造的胜利,属于重构供应链、深挖协同的城市与区域。当 “集群深度” 与 “分布广度” 织就韧性制造网,中国机器人产业必将在全球竞争中开启新的局面。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