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浙江人形机器人“总动员” 40家单位携手攻坚“卡脖子”难题

热门资讯 2025年09月05日 20:27 1 admin

潮新闻 记者 王波 王凯艺 夏丹

浙江人形机器人“总动员” 40家单位携手攻坚“卡脖子”难题

活动现场。组委会供图

9月5日,一场以“具身智能,就在‘浙’里”为主题的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人形机器人专场在宁波成功举办。会上,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人形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项前沿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和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

近年来,浙江通过“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逐步构建起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区域协同生态。杭州和宁波凭借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的优势,聚焦执行控制部件、新型传感器等关键环节;温州、绍兴、丽水则发挥电机和轴承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专用电机等零部件;台州、衢州等地立足制造业特点,专注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新型编码器的研发与生产。这一布局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也逐步形成了覆盖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浙江人形机器人“总动员” 40家单位携手攻坚“卡脖子”难题

活动现场。组委会供图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去年9月,浙江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何实现关键突破?浙江选择以“协同攻坚”回应——汇聚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宇树科技、浙江大学、均普智能、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吉利控股、舜宇光学等近40家单位,共同组建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

“联盟的成立,意味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分散突破’迈向‘协同攻坚’,”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力攻克核心技术壁垒,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让人形机器人成为浙江未来产业的‘闪亮名片’。”

联盟未来将聚焦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四大方向,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努力突破“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浙江人形机器人“总动员” 40家单位携手攻坚“卡脖子”难题

活动现场。组委会供图

同时,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专家组也正式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担任组长,熊蓉、王兴兴、陈远流等一批学界与业界专家担任副组长,组成了20余人的高水平团队,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战略咨询和标准论证,重点攻坚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具身智能算法优化等关键技术。

从北京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到杭州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走向现实应用场景。作为整机开发的关键支撑,应用场景测试对技术迭代和产业成熟至关重要。为此,宁波率先成立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填补了本地专业测试平台的空白。

浙江人形机器人“总动员” 40家单位携手攻坚“卡脖子”难题

活动现场。组委会供图

该训练场坚持市场化运营,依托宁波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复刻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典型工业场景,有效链接整机厂家、开发公司与工业企业,通过数据采集、场景测试和算法训练,助力机器人快速实现功能适配,推动技术加速迭代与场景落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