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5日 12:19 2 admin

近日,甘肃省医学会发布了《甘肃省医学会关于对2025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奖励的决定》(甘医会字〔2025〕43号),兰州大学1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特色,建立有组织科研新形态,着力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强化医学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运用和推广。

据悉,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共评选出53项成果,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0项。

兰州大学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等级

1

膝关节功能重建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夏亚一;耿彬;姜金;滕元君;张小辉;盛晓赟;汉华;刘众成;吴萌;

一等奖

2

胃癌靶向免疫治疗新靶点与临床新策略研究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焦作义;俞泽元;石文贵;秦龙;周辉年;李玉民;龙勃;蒋祥彦;孙辉;

一等奖

3

肝损伤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杭州普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立婷;祁小龙;李俊峰;闫洁熙;周丹;刘川;毛小荣;林标扬;杨亚婷;

一等奖

4

胃癌多组学分子机制解析与精准诊疗体系的创新及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姬瑞;王玉平;郑亚;刘敏;任茜;郭庆红;陈兆峰;袁浩;杨静;

一等奖

5

基于多模态影像与分子标志物的缺血性卒中精准诊疗体系构建与推广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张静;葛朝明;马来阳;蔡宏斌;韩娜;王浩玥;马玉荣;刘沛;范祯祯;

一等奖

6

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及创新药物研究

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刘映前;徐传瑞;房建国;张智军;陈朋;张军民;史彦斌;杨程杰;李运;

一等奖

7

一次性消化道诊察内窥镜体系研发与智能远程诊断系统的建立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黄晓俊;郝晋雍;张耀平;冯洁;马珲敏;张燕宁;孔桂香;杨丽虹;潘阳林;

一等奖

8

医用合金功能化及性能评价

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曹宝成;梁军;张宝平;张凯亮;彭振军;朱博武;林炳鹏;

二等奖

9

颈椎疾患所致脊髓损伤的机制探究及手术方式的创新与推广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张海鸿;王景;周开升;赵光海;南伟;李宏维;巩朝阳;

二等奖

10

氧化应激致心肌损伤的相关干预靶点研究及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张正义;赵嫄;关晓丽;蒙颖;商波;卢昌宏;曹雯;

二等奖

11

消化系统肿瘤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跨组学机制解析及靶向药物开发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

白仲添;张保新;李佳蔚;郗家慧;房建国;张海娟;张玫瑰;

二等奖

12

痛风与类风关的代谢-免疫交互网络解析及分子诊断体系建立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尤崇革;潘云燕;杨万霞;何艳君;闫雯;吴茜;崔家博;

二等奖

13

胃癌分子靶向诊疗新体系创建及AI技术的推广应用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任曼;赵荣荣;李丹;曾西;朱晓芸;杨纲;于红刚;

二等奖

14

甘肃碘缺乏不同防控阶段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研究

兰州大学;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阮烨;曹永琴;郭六六;马荣昌;唐吉元;尚文杰;梁锴

二等奖

15

基于AMPK分子分型的胰腺癌转移机制解析与精准治疗策略创新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樊勇;雍桃;陈敏学;王新刚;魏秋亚;

三等奖

16

机械应力介导可注射原花青素纳米球修复软骨韧带损伤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李广杰;何飞;张靖翔

三等奖

【一等奖科研成果介绍】

项目一:膝关节功能重建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夏亚一教授团队在甘肃省建立首个运动医学亚专业,提出膝关节功能重建的重要技术和理论创新性成果,得到企业与我省基层医院的大力推广应用,为实现我省分级诊疗并解决基层医院无法处置相关患者等问题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极大的促进了我省运动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对地区运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发挥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项目二:胃癌靶向免疫治疗新靶点与临床新策略研究

焦作义教授带领团队开展的“胃癌靶向免疫治疗新靶点与临床新策略研究”项目通过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多个胃癌原创靶点和潜在药物,开发多项临床治疗新策略并进行应用推广。该项目的实施系统性地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使得胃癌患者获益。该项目以“靶点发现-药物研发-临床转化”的创新模式,发现SHCBP1、UBE2T、uPAR三大原创靶点、潜在新药并在我省初步转化(TFBG、M435-1279、uPAR单抗及CAR-T细胞),开发胃癌诊疗新策显著提高患者生存,FLOT新辅助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国际首创双抗新辅助免疫治疗新策略改变目前胃癌治疗格局。

项目三:肝损伤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临床应用

该项目针对各种肝脏疾病导致的肝损伤相关机制展开研究,在肝损伤微环境关键机制研究中,明确了抑制TLR2可改善脂多糖对肝细胞脂质积聚和脂毒性作用,确定了部分miRNA可用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发现了血小板计数和总胆汁酸与胆固醇比值可作为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指标,通过利用超声和CT进行模型的构建,为临床评估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和静脉曲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项目四:胃癌多组学分子机制解析与精准诊疗体系的创新及临床应用

该项目聚焦胃癌诊疗难题,通过多组学技术与临床转化研究,构建了从分子机制到精准诊疗的完整体系,揭示hsa_circ_0069382等非编码RNA通过调控控 BTG2/FAK、PI3K/Akt/mTOR等通路及ceRNA网络驱动胃癌进展,发现HAMP、CAMK2N1等免疫相关分子可作为预后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发现半夏泻心汤等中药复方联合疗法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48),筛选出非编码RNA相关早期诊断新靶标。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项目五:基于多模态影像与分子标志物的缺血性卒中精准诊疗体系构建与推广

该项目聚焦多模态影像、分子标志物与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构建覆盖精准诊断、多维治疗及体系化防治的全链条方案,实现了影像学与神经病学的技术融合及临床转化突破。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影像技术应用与评估方面,通过多模态CT与MRI动态评估缺血半暗带、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代偿水平;借助高分辨率血管壁MRI联合人工智能系统识别颈动脉易损斑块,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在治疗与康复方面,相关联合疗法降低了轻型卒中复发率,智能系统结合特定疗法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项目六: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及创新药物研究

本项目聚焦源头先导缺乏、抗肿瘤药物开发关键技术和癌症发生发展的核心分子机制及临床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分离技术与药物结构优化策略,获得了数十个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源头先导分子,并以其为修饰和优化目标,融合多层次化学结构特征系统开展了以喜树碱为代表的多个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研究,获得以WCN-21、WCPT-35和WCN-171等为代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候选分子,有效突破了现有天然源抗肿瘤药物研究的若干关键技术瓶颈,破解了候选化合物在临床前开发中的一些技术难题。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项目七:一次性消化道诊察内窥镜体系研发与智能远程诊断系统的建立

本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一系列高质量、低成本的国产一次性使用消化道诊察内窥镜装备,并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5G技术的消化内镜智能远程诊疗系统,旨在降低消化内镜检查成本、提高检查质量,实现分级诊疗,解决基层医院、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消化内镜工作无法开展等实际问题。通过整合甘肃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甘肃省消化内镜紧密型技术联盟、甘肃省消化内镜重点学科及甘肃省消化内镜工程研究中心等资源优势,构建一个以质控为主线的贯穿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消化道癌内镜筛查防控体系。

兰州大学16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甘肃医学科技奖

来源:医学部

编辑:罗骞

责任编辑:彭倩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