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抖音快讯 2025年09月04日 08:14 1 admin

第四次科技革命,真的来了,而且跑得飞快。

几天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重磅文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文件里非常明确地画出了一张“AI大蓝图”: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 2027年,AI应用普及率要超过 70%
  • 2030年,超过 90%,智能经济成为发展重点
  • 2035年,全面进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阶段

这份时间表既像一封军令状,又像一次动员令。
它的分量,不亚于当年“互联网+”的全国总动员。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10年,中国经济的头号支柱产业,可能真的要换人了。
房地产,从高光到遇冷;人工智能,从新贵到支柱。

这是一次产业王座的更迭,也是一次历史级的财富大转移。


01 国家文件第一次喊出“智能经济”,意味很大

要知道,中国的政策语言向来是非常严谨的。
一个词,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文件里,其背后的分量很足。

这一次,文件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智能经济”的概念。

什么意思?
就是官方承认,人工智能不再只是“新兴产业”或“技术突破”,而是会成长为和工业、房地产、互联网一样的
支柱型经济形态

如果按照目前规划,到 2030 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会超 1 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 10 万亿元

10 万亿这个级别,在中国的产业史上,只有房地产经济和制造业能比。
但是,房地产的增长逻辑是土地和信贷,AI的增长逻辑是数据和算法,完全是两个时代的话语体系。

房地产带动的是钢筋水泥的扩张,而智能经济带动的是数据、算力、算法、内容、场景的全面升级。
这背后,是从“土地经济”到“数据经济”的世纪大迁移。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02 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国不再是追随者

过去的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中国产业确实有亮点,但整体上还是跟跑的角色。
而这一次的人工智能革命,中国已经跑到
前场,甚至在某些领域上已经握住了主动权。

为什么?
两个字:
破局

过去几年,中国的AI确实卡在了两个硬骨头上——算力芯片和底层算法。
美国的英伟达、谷歌、OpenAI,把关键环节牢牢卡住。

但2024年开始,形势骤变:

  • DeepSeek用独创的“混合专家算法”减少算力消耗,在性价比上实现了对国外模型的“弯道超车”。
  • 华为昇腾芯片发布新版,用数学补物理、群计算补单芯片的方法,绕过摩尔定律瓶颈。
  • 科大讯飞推出了国内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星火X1,性能直对OpenAI的顶级模型o3,而且在“幻觉率治理”上反超行业水准。

一句话,中国AI的三大短板——算法、算力、模型,正在被一一补全。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有天然的应用土壤:

  • 全球第一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
  • 全球最大、最丰富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池
  • 工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多样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都有过一句警示——

决定中美AI胜负的,不是谁的技术参数更漂亮,而是谁能更快在市场落地。

“人工智能+”行动,正是把这块落地短板变成中国主场优势的关键战术。


03 “人工智能+”的六大行动,直接改变你的生活

这次“AI+”国家行动,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六大非常具体的落地方向:

  1. AI+科技 —— 让科研、制造、研发提速,缩短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周期
  2. AI+产业 —— 工业生产、能源开采、物流运输全面智能化
  3. AI+消费 —— 从购物、娱乐到个性化体验全部升级
  4. AI+民生 —— 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数字乡村全面普及
  5. AI+治理 —— 城市交通、应急救灾、公共安全实现实时智能调度
  6. AI+全球合作 —— 把AI作为国家“软实力”和贸易新筹码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这些方向,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升级。

举个例子:

  • 医疗上:AI能帮医生在几秒内完成影像诊断,并同步查阅全球病例库,比全科专家还“博学”。
  • 教育上:AI教师已经有能力1对1精准辅导,教学内容能实时根据学生状态调整。
  • 交通上:智能信号灯+自动驾驶车队,能直接让一座城市的拥堵时长减少20%-40%。

AI不是冷冰冰的机械,而是正在慢慢变成一种“日常基础设施”。
未来很可能,它会和“水电煤网”一样,成为城市运转必不可少的一环。


04 为什么AI能取代房地产,成为最大经济支柱?

原因很简单:它的“乘数效应”比房地产更可怕。

房地产的链条虽长,但基本集中在建材、家电、装修、金融上下游。
而AI的链条是
全行业渗透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 上游:芯片制造、算力中心、操作系统、基础模型
  • 中游:行业大模型、垂直应用开发
  • 下游:从工业、金融、医疗到电商、教育、政务的全覆盖

打个比方,如果房地产是“高铁”,AI就是“电网”——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驱动所有行业提效。

世界银行曾测算过,每当生产率提升1%,GDP会提升1.5%-2%。

而AI提升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加上新产业、新模式、新消费的叠加效应,它对GDP的拉动,极可能超过以往任何一轮产业升级。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05 谁会是这场“10万亿赛道”里的赢家?

别忘了,技术红利总是很快集中到头部玩家手里。
这一波人工智能大潮,赢家有三个特征:

1. 政策+产业双重加持的“国家队”
早在2017年,中国就选了首批AI“国家队”,包括腾讯、科大讯飞、百度等。
他们不仅有资源倾斜,还有优先进入重大场景的机会。

2. 算法-算力-应用的闭环玩家
单做算法或单做硬件,未来的市场空间会被压缩;能从底层到应用全面闭环的公司,才会握住最大话语权。
比如华为(芯片+生态)、科大讯飞(全栈国产+教育医疗场景)、腾讯(云+AI开放平台)等。

3.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国际环境复杂,供应链博弈激烈,核心能力能不能自己掌握,是企业能否长期生存的生命线。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那句话,其实也可以送给所有AI企业: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在别人的地基上盖高楼,看似省事,其实风险无限。


06 未来十年的AI,中国会走到哪一步?

按照官方的时间表:

  • 2027年:七成人日常用AI,应用无处不在
  • 2030年:AI成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 2035年:AI进入生活每个角落,形成全面的智能社会

到那个时候,你可能的生活是这样的:

  • 你上班的公司,有一半员工是AI同事
  • 你开的车,从来不需要手握方向盘
  • 你孩子的老师是一个懂心理学的AI虚拟人
  • 你记录一天心情的助手,是个能开玩笑的AI智能体
  • 城市的公共安全、资源配置和紧急救援,全由AI动态调度

房地产曾经塑造了中国过去的20年,但未来20年,可能是人工智能改变中国。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结语

这不只是一次产业替代,更是一次经济范式的转移。

从“土地—钢筋—水泥”的旧周期,到“算力—算法—数据”的新周期;
从“开发商—购房者—银行”的链条,到“研究—开发—应用—反馈”的循环。

人工智能,正在改写中国的产业版图和财富分配方式。
而它的机会窗口,可能就只有未来这5-10年。

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10万亿新产业要来了

问题来了,站在这样的拐点上——
你觉得,哪些行业会最先被AI颠覆?
哪些公司会在这场浪潮中成为新的“万亿巨头”?

欢迎你在评论区聊聊,我会持续关注并和大家探讨AI对我们未来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2. 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3. 科大讯飞、华为、腾讯2025年上半年财报
  4. Gartner《全球AI发展趋势报告2025》
  5. 世界银行《人工智能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研究》
  6. McKinsey《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Generative AI》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