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抖音推荐 2025年09月02日 20:27 1 admin

2025年8月29日,杭州。当来自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青年团队“SafeSip”从全球97个国家的519份申请中脱颖而出,摘得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Global AgriInno Challenge)金奖时,掌声不仅为胜利者响起,更献给了一场正在全球范围兴起的农业创新浪潮。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这场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的赛事,已成为全球青年以智慧探索农业未来的重要实践阵地与交流枢纽。

中国的“猪群实时守卫战役”项目美国的“PlantPulse Patch”项目分获银奖和铜奖,与其余6支决赛团队共同勾勒出一幅由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科技和可持续模式驱动的未来农业全景图。

这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全球农业创新技术的“创意库”和一个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连接器”。

搭建一座连接全球农业创新的“世界之桥”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今年是‘全球农创客大赛’五周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办公室主任马文森在致辞中感慨道,“我们的决心从未动摇。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联系更紧密,也更有决心为青年农业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一个全球平台。”

他的话语背后,是五年间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从最初的几十个国家到今年的97个国家、519份独立申请,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这背后,是主办方共同的远见与坚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一所负责任的国际化大学,浙大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球议程,与FAO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激发了全球青年的创新活力,深化了国际交流,推动了农业食物系统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而作为连续五年的深度参与者,拼多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这项赛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多维度的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赛事,一是推动农业粮食体系的供应链效率创新,解决全球农业痛点问题;二是搭建全球资源平台,促进跨区域合作;三是支持青年创业,激发农业领域创新活力;四是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五是强化全球农业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赛前,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为选手进行培训

这种由名校、企业携手国际组织搭建的平台,正如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所言,正在“为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妇女投身农业科创事业,构建更有韧性、更可持续农业食物系统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态”。

九份面向未来的农业答卷

本届大赛的决赛舞台,宛如一个浓缩的未来农业实验室。九支团队带来的创新方案,如同九颗闪亮的星,共同照亮了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它们不仅展示了前沿科技的“硬核”实力,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普惠精神。

金奖得主“SafeSip”的故事,源于一个价值60亿美元却被长期忽视的巨大缺口——东非七国家禽饮水安全。无论是小农户还是大型养殖场,都普遍面临水媒病原体、抗生素滥用和气候冲击的三重威胁。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聚焦东非七国禽类饮用水安全的SafeSip项目代表,正在进行比赛路演

SafeSip的解决方案堪称“精准”与“普惠”的典范。其核心是一款灵感源自生物肾脏的0.01微米无化学药剂滤芯,并配备太阳能物联网传感器,通过AI系统提前75%预警潜在故障。“我们的试点数据显示,水传播感染减少了67%,死亡率降低了58%,抗生素使用量减少了62%。”团队负责人介绍道。更具变革性的是其商业模式,通过“随用随付”等灵活方式,让先进技术不再遥不可及,小农户仅需4.5个月即可收回投资。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来自中国的猪群实时守护“战”项目代表,正在向评审和观众进行技术讲解

来自中美两国的智慧方案,同样展现了科技重塑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获得银奖的中国项目“猪群实时守卫战役”,将人工智能的“眼睛”带入了规模化养猪场。通过24小时AI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系统能实时监测猪只的细微行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对猪舍环境精准调控,提前7天预警猪呼吸道疾病,猪群成活率提升3%以上。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来自美国的PlantPulse Patch 项目,瞄准北美温室番茄等高价值作物,把纳米材料传感器贴在叶片附近,提供病害早期预警”

获得铜奖的美国项目“PlantPulse Patch”,则更像是一位“植物医生”。它通过贴在植物叶片附近的纳米传感器,“嗅”出植物在出现病症前释放的微量气体,并通过AI模型提前48至72小时发出警报,有望将病害损失降低50%。

“三甲项目”之外,决赛舞台上的其他六支团队同样星光熠熠,他们的创新方案覆盖了从沙漠治理到高空智能观测的广阔领域,共同构成了一幅未来农业的全景图: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来自肯尼亚的Silo Africa团队代表正在进行比赛路演

来自肯尼亚的SiloSense,针对高达40%的产后粮食损失,开发了太阳能智能密封粮仓,并辅以“储粮即服务”和“以粮抵租”等灵活模式,让小农户也能安心储粮。

来自乌干达的Solafam,为小农户提供了一套零前期成本的全价值链解决方案,包括多语言AI聊天机器人、随用随付的太阳能灌溉和冷藏库。

来自中国的“瀚海奇迹”,利用生物基复合材料,能在一个月内将沙地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具备保水保肥功能的种植土壤,并通过“AI+遥感”技术实现2人管理千亩农田的奇迹。

拼多多搭台,全球农创客“慧”种未来

来自泰国的RIFFAI团队代表,正在向观众讲解卫星AI预警技术方案

来自泰国的RIFFAI x Enable Earth,通过“卫星AI+地面工厂”的闭环模式,实时定位作物焚烧点,并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生物炭,变废为宝。

来自哥伦比亚的AgroData Connect,专为拉美小农户打造AI平台,农民只需手机拍照即可获得作物管理的即时指导,即便在离线或低带宽环境下也能运行。

来自匈牙利的Agroloon,用20至30公里高空的超轻型智能气球,以极低成本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农田图像,让精准农业决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项目,共同指向了一个清晰的趋势:未来的农业创新,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正如卫龙宝教授所强调的,“我们不能因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一些人群被科技浪潮所淘汰,本届大赛格外关注创新成果的普惠性与包容性。”这九份答卷,正是对这一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中国智慧赋能全球农业转型

这场大赛不仅是技术的竞技场,更是全球智慧的交汇点。侯凯笛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个案例:2024全球农创客大赛的金奖团队、来自秘鲁的Identi,通过大赛的平台,从秘鲁的田间地头走到了意大利罗马的世界粮食论坛,又来到中国深圳寻找供应链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高效率的国际化跳板。”她评价道。

这正是大赛主办方共同的愿景。侯凯笛说:“我们希望把赛事打造成一个全球农业创新技术的‘创意库’;一个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连接器’;一个启迪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场’。”

卫龙宝教授则从更宏大的视角解读了大赛的意义。“我们携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搭建全球农创客大赛等平台,就是希望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贡献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智慧,提供全球减贫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当马文森在台上向所有参赛者致意——“今天,你们正站在一场革命的前沿……你们不仅仅是在推介一个项目,更是在为我们的星球提出一条生命线”——这不仅仅是一句鼓励,更是对未来的精准预言。

从中国出发,从杭州出发,这些由青年农创客点燃的智慧火花,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照亮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