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健康生活 2025年09月02日 19:44 1 admin

海陆交汇,气象浩荡。2025年初秋,天津迎来高光时刻。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在这场国际盛会的背后,天津气象保障团队倾力守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精准气象服务定格每一个精彩瞬间。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0日,天津市气象局就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保障开展天气会商。摄影:杨莹

气象精锐 枕戈待旦 只为峰会精彩

“中心城区7时-8时阴有阵雨,降水不足0.5毫米。”8月30日清晨5时许,天刚蒙蒙亮,天津市气象台决策服务首席段丽瑶已经坐在电脑前制作气象服务材料。“从今天起,我们逐三小时滚动提供一次精细至逐小时的服务专报。”她说。

清晨6时,第一份气象服务专报已发布完毕,此时的段丽瑶顾不上吃早饭,马上准备当日的服务会商材料。身为上合峰会气象保障专岗决策服务首席,同时也是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一次,她再度勇挑重担,自6月起便与鲁坦、徐灵芝这支决策服务首席团队扎根一线,为每一次活动提供气象决策依据。“从市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服务岗临时调任峰会气象保障专岗服务首席,有压力更有动力,我深知身上担子的重量,用最短的时间调整好状态,确保我发布的每一份专报都及时高效,这也是一份殊荣。”鲁坦说。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0日, 天津市气象局上合峰会气象保障专岗决策服务首席 制作服务专报,全力做好峰会期间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摄影:杨莹

同样是这个清晨,专岗首席预报员尉英华几乎彻夜未眠,29日夜间,天津地区出现弱降雨。凌晨4时,尉英华紧盯着各种综合分析平台,仔细研判天气。为了给各个关键点位提供逐小时精细化预报,她争分夺秒、精益求精:“我必须在五点前把预报结论提交给决策服务首席,并为计算体感温度等精细化服务产品留出充足时间。”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0日早,天津市气象局上合峰会气象保障专岗首席预报员正在研判天气形势,做好预报预警服务。摄影:杨莹

专岗首席预报员王颖同样顶着相当大的压力。8月下旬,天津经历了多轮降雨,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成,异常的气候背景让预报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短波槽变化很快,多云是近期天气的主旋律,而准确判别云量、云高、云状等变化情况,是做好峰会期间精细化预报服务的重要内容。”王颖说。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0日,天津市气象局就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保障开展天气会商。摄影:杨莹

8月30日8时许,王颖在全国天气会商中代表天津发言,指出31日上午以多云为主,下午天气转晴。给出这个结论时别人都松了口气,但她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这天一日未到,变数仍然存在。自8月14日起,王颖就一直在岗,与韩婷婷、刘一玮等专岗首席预报员并肩作战。31日,刘一玮随现场服务保障团队进驻上合峰会现场,开展基于位置的逐小时加密预报服务,这是对她的更大考验。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与天津市气象局上合峰会气象保障专岗预报首席、服务首席等研判分析天气情况。摄影:杨莹

今年年初,为做好上合峰会气象保障服务,市气象局成立了“上合峰会气象台”,该气象台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凝聚党员力量;组建了“峰云智晓”气象创新青年突击队,激发青年担当。全体人员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日夜坚守岗位,围绕峰会保障任务不断优化服务技术、完善服务流程,制作发布各类气象服务专报产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天气防线”。

今年,市气象台决策气象服务室主任孙建元、市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档案科科长勾志竟在市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跟岗交流期间,作为业务骨干参与了峰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需求对接、方案完善、组织实施等多项工作,他们放弃节假日,即使孩子生病也无法陪伴,始终坚守岗位。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考验面前,他们以专业和奉献,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展现了新时代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图为天津市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讨论服务专报内容。摄影:杨莹

科技尖兵 精密护航 彰显气象担当

8月31日清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市气象局的气象应急观测车引擎低鸣,激光测风雷达不停运转,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副主任姜明正带领技术团队做最后的设备调试。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1日,天津市气象局现场预报服务团队进行天气监测设备调试。摄影:肖涵

他时刻紧盯风廓线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等设备运行状态,与值班人员实时互动,加强现场观测数据分析,每10分钟全面检查一次数据流稳定性与传输链路,确保观测数据实时、准确上传至预报平台,为预报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市气象信息中心工程师崇晓峰介绍:“移动气象保障车相当于一个‘移动气象台’,要保证实时采集到的气象要素能够快速传输上传,以及会商系统正常运转,这对现场保障及天气研判至关重要,这也是我的重要使命。”

车内,刘一玮正与上合峰会气象台进行晨间视频会商:“预计今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31℃,风力整体不大,体感整体较舒适,室外紫外线较强,建议户外活动做好防晒补水。”她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逐分钟更新的观测及预报数据,她要逐小时提供主会场天气预报。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1日,天津市气象局派出现场预报服务团队开展现场加密监测和逐小时滚动预报服务。摄影:肖涵

这些精准预报的数据都源自全市精密的气象探测网络。今年以来,市气象局针对海河沿线、主会场等重点区域加密布设了10套微型智能观测站和2部激光测风雷达,还在宁河、东丽、西青、静海、大港架设5部毫米波测云仪,强化核心区外围监测,进一步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为了这些设备能够及时投入使用,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冒着酷暑,仅用2周全部建成。最紧张的时候,面对时间紧、关键设备供货延迟的双重挑战,姜明带领保障团队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利用现有备件补充整站建设,确保观测数据按时传输至天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预报员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了支撑。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8月31日,天津市气象局现场预报服务团队进行天气监测设备调试。摄影:肖涵

海河游览等户外活动更加考验预报能力。8月31日下午,在移动气象保障车上,由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气象服务保障平台”实时滚动着各项气象要素和预报产品,这个融入了多源实况数据、分点位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的“气象大脑”,为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数据支撑。

在市气象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赵玉娟看来,将数个国家级业务平台和各类数据全部融入“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是一场技术与协作的双重考验。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高技术难度的功能研发,实现了跨部门数据接入。赵玉娟回忆:“数据接入、平台集成、硬件兼容,每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那段时间早来晚走、节假日加班是常态,但看到保障平台在多部门共享应用、发挥作用,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气象精锐尽出 护航“上合时刻” | 天津市气象局保障上合峰会一线掠影

图为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做好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值班值守工作。摄影:杨莹

“峰云智晓”气象创新青年突击队也在这场科技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击队队长陈宏带领16名青年骨干,针对服务需求,开展了精细化预报技术攻关,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百米级分钟级气象要素预报技术。“我们深度分析了关键点位气象要素时空特征,创新性研究海河沿线垂直风概率分布,有效提升了风、强降水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为首席专家开展精准预报、风险评估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她介绍。

队伍中的党员骨干主动亮身份、当先锋,牵头承担最紧急、最艰巨的研发任务,依托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多轮专题组织生活和技术研讨,把“战斗堡垒”筑在保障最前沿。他们以“气象服务绝不能掉链子”的政治自觉,用连续奋战、协同攻坚的实际行动,为峰会气象服务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

作者:杨莹

编辑:张妍

发布:杨莹

审核:赵敏 张妍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