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热门资讯 2025年09月01日 23:35 1 admin

在西安主城西北部,一片规划面积4037.1亩的产业热土——未央工业园正以“加速度”崛起。作为古都核心区唯一可连片开发的工业用地,这里5分钟直达高铁站、15分钟通达咸阳机场,现已获批成为陕西省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2025年8月24日,未央区荣膺“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以项目支撑与服务创新持续刷新项目落地“未央速度”。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龙头引领,链式布局

未央区坚持“招大引强”策略,在智能智造浪潮中,未央区正开启一条“机器人”赛道,紧紧瞄准机器人全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前期落地的粤浦科技·未央国际科创中心、仙同智谷、立讯未央科技园三个项目,总投资近22亿元,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功能优势互补。

其中,仙同智谷项目主体为清洁机器人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商用机器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亩均产值1200万元,带动就业1200人。立讯未央项目主体的分拣机器人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分拣机器人细分领域占据全球专项冠军地位,入选全球机器人企业50强榜单,主要服务于电商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粤浦科技则围绕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致力于构建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土地整备,建设提速

按照“一次征收、分次报批、滚动开发”的理念,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做好园区土地整备工作。涉未央辖区1937.54亩土地已完成协议签订、征收储备方案备案工作;第一批次(495.6亩)土地基本已完成拆除;第二批次土地已全部签订拆迁协议;第三、四批次土地将根据开发计划按时序启动拆迁工作。

目前,前期落地的三个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争分夺秒作业。粤浦科技·未央国际科创中心项目一期共7栋楼。其中,4栋主体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3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计划9月底全部主体封顶;仙同智谷项目一期共6栋楼。其中,2栋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施工已完成,2栋正在进行外立面和水电施工,2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计划8月底全部封顶;立讯未来中心项目共15栋楼,其中,4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4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7栋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计划11月完成全部主体封顶。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服务增效

今年上半年,未央区聚焦深化升级、改革创新、机制保障等3个方面,出台《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举措》。特别是其中的“区域白名单”住所登记、工业用地“联合拿地、统一建设”“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管等新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提升项目运作效率、减少企业行政干预,打造了更多小切口改革的试点示范。

2025年7月,未央区重磅推出《优化新拿地开工项目服务保障八条措施》,直指项目“拿地-开工-建设-达产”全链条中的痛点难点,旨在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前移、协同联动,最大限度压缩时限、降低成本、提升效能,以实实在在的“未央服务温度”和“未央建设速度”,构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同时,西安未央工业园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确保“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园区有专人联系项目,随时倾听企业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要让“未央速度”成为吸引投资的硬招牌。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资金赋能,靶向扶持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未央区大力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对接,联合西安财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长安银行等四大金融机构,设立引入总规模77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重点投向机器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同时,作为陕西省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在创新聚集区内注册的机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均可申报省级政策支持,首期最高给予200万元的资助。

如今,未央工业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向着打造西北地区领先的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成为西安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未央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聚链成势“未央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供稿单位:西安市未央区投资合作局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