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一开售就被疯抢,多平台断货!有人被骗了又骗……

游戏天地 2025年09月01日 06:57 1 admin

28日晚间10点,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线上开售,开售仅仅几分钟,京东、淘宝店铺等平台店铺全部售罄。

几十万人抢

多平台已售罄

28日晚,泡泡玛特小程序页面销售页面显示“太火爆啦,请稍后重试”,天猫旗舰店、抖音商城等网购平台付款页面,也出现了长时间卡顿的情况,提示当前排队人数太多,请稍后重试,开售后不到5分钟,两款迷你版LABUBU盲盒链接已显示售罄。

一开售就被疯抢,多平台断货!有人被骗了又骗……

来源:泡泡玛特微博

据悉, 迷你版 LABUBU 分为两端,各含 14 个常规款, 1 个隐藏款,高约 10.5 厘米,售价 79 元一只,整套 1106 元。目前,淘宝平台迷你版LABUBU已售超过30万件,抖音平台已售超15.5万件,京东平台已售超过70万件。

二手价格飙升

有单个盲盒上千元卖出

在开售之前,二手平台已有多个卖家对迷你版LABUBU开出二至三倍的价格。开售之后一小时内,转手价格飙升,原价1106元的整端迷你版LABUBU(14个)二手价达到1500元至3200元。

在潮玩二手交易平台上,“求购”的用户出价中,用户愿意为整端盲盒付费的价格在1300元至2150元不等。隐藏款更是被炒出“天价”,页面信息显示,单个盲盒“隐藏款-爱心”原价79元,在售的最低价为679.5元,而在8月25日,更有两位用户分别以1188元和1100元成交,单个盲盒也产生了千元加价交易。

有媒体从泡泡玛特了解到,已售罄的新品补货时间不固定,可以在商品购买页面选择接收补货通知,具体补货时间暂不清楚。至于高价代抢和黄牛溢价的情况,建议大家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如果在其他渠道购买,无法保障商品是正品以及售后问题。” 但公司目前暂无专门管控政策。

热潮之下陷阱悄然滋生

labubu的火爆

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觊觎

他们利用粉丝的热情

以及官方渠道“一娃难求”的状态

布下陷阱

案例01:

一大学生网上买Labubu遇连环骗

详情:

近日,大学生小王在网上买玩偶被骗,在追回钱款时竟遭遇了二次诈骗的消息,引发关注。

北京晚报消息,北京丰台站派出所接到小王报警称,自己近期在某书平台添加了一名“拉布布”卖家微信,转账850元购买玩偶,收到玩偶后却发现货不对版,向卖家申请退货退款却遭拒绝并被拉黑。

LABUBU玩偶。新华社图片

为挽回损失,小王又在该平台找到名为“专业追回某老师”的账号,向对方请教如何追回货款。对方谎称是北京某知名律所的律师,声称可通过律师身份联系微信客服帮忙将钱款追回,但前提需按其要求进行多笔刷单,让微信支付账号变至异常状态。

一开售就被疯抢,多平台断货!有人被骗了又骗……

小王信以为真,在某购物平台先后支付了三笔订单,共计1.4万余元。但当他要求对方退还850元购物款及1.4万余元刷单款时,却发现被“拉黑”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被骗了。

案例02:

LABUBU免费领?

详情:

市民展示自己收藏的LABUBU玩偶。新华社图片

于是王女士按照视频操作,完成话费充值任务后却没有跳转到视频中所说的退款页面。对方称王女士账号设置有问题,需联系“财务”协助退款。于是王女士又添加“财务”账号。

接着对方让王女士提供银行卡号,不久便发来退款转账截图,王女士查看后发现并未收到退款。对方又称王女士的账户不是企业账户,流水不足导致退款转账失败,随后提供了一个安全账户,让王女士向其中转账,以提高流水记录,并称后续会将资金全额返还。王女士完成几次转账后再联系对方,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她终于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求助。

随着LABUBU持续爆火,一些诈骗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各种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以下这些LABUBU相关的诈骗套路,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套路一:虚假销售

不法分子在社交媒体、二手交易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的LABUBU销售信息,声称有正品现货或内部渠道,吸引消费者购买。一旦消费者支付了款项,就会被拉黑失联,无法收到商品。

套路二:高仿品诈骗

由于LABUBU的正版产品供不应求且价格较高,一些不良商家便生产销售高仿品来以假乱真。这些高仿品在外观上与正版相似度极高,但质量却相差甚远。他们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从中获取暴利。

顾客在泡泡玛特门店购物。新华社照片

套路三:虚假中奖信息

诈骗分子以LABUBU官方或相关活动主办方的名义,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告知其中奖了限量版的LABUBU玩具或其他丰厚奖品,但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税费等才能领取奖品。当消费者按照要求支付相关费用后,不仅得不到奖品,还会遭受经济损失。

套路四:钓鱼网站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制作假冒的LABUBU官方网站或相关购票、购物平台,诱导消费者在这些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从而窃取消费者的资金和个人信息。

网络购物需谨慎,请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高质低价商品私下交易要当心,对于网上发布的不符合常理的广告信息,切勿轻易转账!

来源: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 广东刑警、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看看新闻

编辑:贺诗宇 校对:徐嫣璐

初审:杨雅康

审核:田昌

监审:王剑

终审:韦嘉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