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1日 06:16 1 admin

最近北京街头的日本游客突然多了起来,可他们的行程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不去故宫长城也不吃烤鸭炸酱面,而是一门心思扎进老药铺、潘家园,甚至还专门跑去看日本人开办的学校。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明明是旅游,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样子,反倒像带着重大任务来的。

放着北京的好山好水好美食不享受,偏偏死磕这些地方,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仔细扒一扒他们的核心行程,越想越不对劲!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同仁堂里的“扫货大军”

最近去王府井的人不难发现,同仁堂总店门口总聚集着不少日本游客。

他们背着空背包、拎着纸袋,既不逛旁边的小吃街,也不进百货商场,一进门就径直走向中药柜台。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些日本游客手里几乎都攥着写得密密麻麻的清单,围着柜台前的店员仔细询问。

他们不看花哨的保健品,只盯着枸杞、黄芪、阿胶、当归这些常见中药材,还有炮制好的三七粉、川贝母。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挑选时格外认真,有的会反复查看药材的色泽、质地,有的则拿着清单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就大手笔采购。

少则几斤,多则成箱买,还会特意让店员把每种药材的用法用量、服用禁忌都写清楚。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同仁堂的店员透露,近几个月这样的日本游客明显增多,几乎每天都有好几拨,少则三四人,多则十几人。

他们大多目标明确,一来就报出要购买的药材名称和数量,不用过多推荐。

有不少人甚至提前通过电话咨询过,到店后直接提货,节省时间。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采购结束后,很多人会先去附近的快递点,把买好的药材打包寄回日本,再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那么,为啥这些日本游客要专程来北京买中药材?

原来,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本土的中药材现状。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日本虽然有汉方医药,但大部分药材依赖进口,不仅供应不稳定,价格还比国内高不少。

更重要的是,北京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药材的炮制工艺和存储条件都有严格标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同时,同仁堂对药材的存储环境要求极高,温湿度控制严格,避免药材受潮、变质,这让注重品质的日本游客格外信任。

对他们来说,来北京买中药材,既能买到正宗、高品质的产品,又能节省不少开支,即便专门跑一趟也觉得划算。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除了同仁堂的中药材,北京的马连道茶叶城和潘家园旧货市场,最近也成了日本游客扎堆前往的地方。

这些人同样不把时间花在景点打卡或品尝美食上,一到地方就全身心投入“扫货”和“寻宝”中。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茶叶古玩“捡漏”之旅

马连道茶叶城里,经常能看到成群的日本游客穿梭在各个茶铺之间。

他们不关注那些包装精美的礼品茶,而是直接走向经营多年的老字号茶铺,停留时间往往长达大半天。

茉莉花茶和碧螺春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一次买十几斤是常事。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景象则更为特别。

每天市场开门前,门口就有不少日本游客等候,他们背着双肩包,手里拿着放大镜。

一旦市场开门,就立刻快步进入,分散到各个摊位前,蹲在地上仔细翻看各类古玩物件。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些日本游客买东西有个明显特点:看中后很少讨价还价,只要觉得物件符合预期、价格合理,就直接付款买下。

从陶瓷器皿、老旧摆件到小型文玩,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挑选时会用放大镜反复查看细节,确认品相后迅速成交。

而日本游客之所以热衷于在这两个地方“扫货”,也是有原因的。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日本气候潮湿,不利于茶叶大规模种植,本土茶叶产量少、价格高,同等品质的茉莉花茶,日本市场售价远超马连道。

而北京作为茶叶集散地,不仅品类丰富,老字号茶铺的品质还有保障,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至于潘家园,更是被日本游客视作“捡漏宝地”。

在日本的古玩店,一件普通的中国老物件动辄要几万日元,而在潘家园,同类物件几百元就能买到,价格差距悬殊。

而且潘家园物件种类多,能满足不同需求,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热衷收藏的日本游客来说,吸引力极大。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最后,在北京还有一种更让人意外的现象:

不少日本游客放着长城、故宫等知名景点不去,专程前往望京、三里屯等地的日本人学校考察,这是为什么?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最意外的行程

这些游客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群体,往往结伴而行,他们到了日本人学校后,不会只是简单驻足观望,而是会围着校园仔细查看。

教学楼的外观、操场的设施、教室的窗户朝向,甚至校园周边的环境,都会成为他们观察的重点,还会用手机多角度拍摄记录。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进入学校接待区域后,他们会提出一连串细致的问题,涵盖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核心内容。

尤其关注双语教学的比例、日本本土课程的衔接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构成情况。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除了教学相关问题,他们还会深入咨询入学细节:比如入学是否有户籍或居住证明的限制、学生成绩的评定标准、入学考试的具体内容。

甚至连学校周边的租房价格、通勤路线、周边配套的生活设施等实际问题,都会逐一询问并记录在笔记本上,生怕遗漏关键信息。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据日本人学校的工作人员透露,近半年来,这类专程前来考察的日本游客数量明显上升,每月都有十几拨,咨询频率也比以往高很多。

这些游客不会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只说是“提前了解情况”,但从咨询的侧重点来看,大多与子女教育规划相关。

深究背后原因,核心可能是为了工作调动做提前准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不少日本企业有派驻员工到中国分支机构工作的安排,这些中年游客多是为全家搬迁做规划。

若未来被派往北京工作,子女能直接进入日本人学校就读。

既能跟上日本的课程进度,避免回国后学业衔接出现问题,又能在中文环境中接触本土文化,实现双语能力的提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更关键的是,在日本的教育和就业市场中,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的履历会更具优势。

子女在中国的日本人学校完成学业后返回日本,等同于拥有“海外教育背景”,无论是升学还是日后找工作,都能获得一定的竞争力。

所以,如今在望京、三里屯的日本人学校周边,时常能看到这类专注考察的日本游客。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结语

以上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日本游客,其实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买中药材、淘古玩,还是考察学校,都不是为了享受旅游体验,而是瞄准北京的资源优势,解决自身或家庭的实际需求。

北京的商品性价比、文化独特性以及完善的配套资源,让他们愿意不远千里而来,精准完成自己的“专属任务”。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参考文献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