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抖音快讯 2025年09月01日 02:05 1 admin

01

在前不久的成都国际车展上,多达8个传统外资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因为业绩压力和市场信心的缺失,这些品牌都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战略性收缩和观望,像保时捷已经公开宣布,由于中国市场需求下滑,不得不进一步削减成本。

在今年7月份,奔驰销量同比下滑37.2%,宝马下滑21.7%,奥迪下滑26.6%,二线外资品牌的处境更加艰难。

而取而代之的就是国产品牌的全线出击,特别是在我们认为的高端、豪华品牌上,国产企业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记录。

像在前几天,比亚迪仰望U9的工程测试车就打破全球电车的极速纪录,最高时速达到了472.41km/h,比高铁还快。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而在百万级的高端市场上,除了比亚迪的仰望系列,华为尊界S800在上市87天后,大定订单就突破1.2万辆,问界M9也连续17个月成为中国市场50万以上豪车销量冠军,累计交付量突破22.6万辆,彻底打破了外资品牌在豪华市场的垄断格局。

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的数据表明,智能化体验成为影响中国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权重达到14%,超过四分之一的潜在顾客把它作为首要考量因素。

麦肯锡的消费者洞察报告进一步证实,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凭借智能化的技术优势,正在吸引原本属于传统外资豪华品牌的车主,形成了一种近乎“单向流动”的客户转移。

今天绝大多数顾客,特别是年轻顾客,他们对“豪华”的理解已经成为了智能、个性与体验感的结合,这就倒逼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出清。

像传统豪华品牌过去所倚重的发动机、驾驶感和悠久的品牌历史,在面对今天以算力、软件和智能生态定义的全新竞争维度的时候,显得不堪一击。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02

当然,我们今天讲智能化,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能够感知到的产品体验,比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其实,智能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整个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管理的改变。

比如说“华为标准”,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华为提出的什么生产标准,产品标准。

但我们专门做了一些研究,就以赛力斯为例来看看什么是华为标准。

赛力斯短短几年从一个排不上号的传统车企,一跃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跟华为密不可分。

那么,华为到底怎么帮助赛力斯实现蜕变的呢?

重庆的赛力斯超级工厂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就集中体现了“华为标准”对现代汽车制造业的重新定义。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这座工厂拥有超过3000台机器人和1600多台智能终端协同运作,比工人还要多。

在焊接、涂装这些关键工序实现了100%的自动化生产,即便是在传统上需要大量人力的总装车间,自动化率也达到了50%以上。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控制和检查这些机器人生产和品控的核心,就是华为给工厂构建了一套智能化质量控制系统。

它让工厂可以在实际制造之前验证设计和模拟生产过程,同时,对关键生产步骤实施预警、监控和追溯,在钢板到成品车的整个过程中自动收集质量数据,给每一个关键零部件都建立了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实现了“一物一档”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

像在检测中,工厂就利用了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技术,像人工检查底盘上的162颗螺丝钉至少需要5分钟,而AI只需要5秒,准确率达到100%,效率提升了60倍。

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人为干预,标准是什么,出来的产品就是什么样。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当然,支撑整个智能化工厂运行的“超级大脑”,就是华为自己在ICT技术上的强项,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FusionModule2000)和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在打磨出了赛力斯超级工厂之后,华为已经把这些制造实践中的经验,提炼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叫“一云一网一平台+N应用” 。

一云就是统一的工业数字底座,可以承载各类工业应用。

一网是覆盖全厂区的、高可靠、低时延的工业网络。

一平台就是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负责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和分析。

N应用就是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比如AI质检、生产排程优化等等。

同时,这套解决方案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部署,也就意味着“华为标准”从赋能单一企业,走向了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先进制造能力。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03

当然,除了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之外,华为标准还体现在供应链上。

华为把自己过去三十年在管理全球最复杂、响应速度要求最高的ICT产品供应链中所积累的经验,系统性地应用到了汽车行业,从而引发一场供应链革命。

像传统汽车的供应链,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推动的Push模型,就是基于市场预测进行长周期的生产计划。

华为是一种以终端需求来拉动的Pull模型,也就是通过获取实时的销售订单和市场数据,反向拉动生产和零部件供应,最大限度减少库存,响应市场需求。

它的核心,就是构建整个供应链的智能化。

华为利用自己积攒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把现实世界中的供应商、工厂、物流、库存这些环节在数字世界中进行实时镜像。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在这个虚拟模型中,企业就可以利用算法进行模拟仿真,预测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优化物流路径,精准计算每个零部件的需求量。

这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模式,就取代了过去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的判断,极大地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韧性和效率。

所以,华为标准不是简单地说产品标准有多高,产品名字有多炫酷,把各种先进技术拿来堆砌就完了。

而是华为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它深入到了物理制造环节,对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管理、品控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方式进行升级和改造,把自己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ICT)跟传统汽车制造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紧密耦合的智能化平台。

像传统车企由于庞大的组织结构、分割的部门职能以及跟供应商之间相对松散的合作关系,就很难实现这种智能化的系统性整合。

所以,形象点来说,华为扮演的就是汽车产业“安卓”的角色,但华为介入的程度又远比谷歌在手机行业更深,它给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不只是流程和质量标准,还是一个高度数字化、实时数据驱动的协同网络。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04

最后,我也在思考,“华为标准”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也是“中国制造2025”在实践层面的最佳案例之一。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要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厂,向技术密集型、创新驱动的全球制造强国转型。

如果我们去跟德国“工业4.0”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两个都指向智能制造,但内涵和实现路径并不相同。

德国的“工业4.0”更多是基于传统工业自动化和精密制造基础,进行信息化的升级和改造。

但“华为标准”是以ICT技术为出发点,以自己积累庞大的消费者生态为牵引,从上而下对传统工业进行更为彻底的数字化、智能化重构。

它不仅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更关注如何通过数据闭环和生态协同,创造全新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华为的模式可能代表了一种更全面、更贴近终端消费者的智能制造愿景。

以神秘的华为标准为例,智能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标签往往跟“性价比”、“大规模生产”这些词汇相关联。

我们不是说这些词不好,但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利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规模优势,以及在5G、AI、云计算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建立起竞争壁垒,然后向全球输出新的技术标准,包括产品和商业模式。

就像在8月26号,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所以,未来市场空间很大,未来需要用新技术转型和升级的地方也有很多,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我也相信,中国制造会在华为这样的企业带领之下,在未来成为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标杆国家。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