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慈禧太后去世都还没到二十年呢,没想到她的遗体居然被“盗墓贼”侮辱了。干出这种缺德事的,是...
2025-09-03 0
8月底,国内各家航空公司的上半年财报陆续披露。眼下整个航空业还在盈亏边缘艰难徘徊,春秋航空却拿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这家市场份额还不到4%、一直贴着“廉价航空”标签的航空公司,居然实现了11.69亿元的净利润。虽说跟去年同期比起来有所下降,但要知道现在全行业差不多一半公司都在亏损,这样的业绩已经足够突出了。
再看另一边,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这三大航司,手握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却还在亏损的泥潭里没爬出来。
春秋航空,这家被称为“空中绿皮火车”的廉价航空公司,凭什么成为中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
航空业的利润就像沙滩上的水珠,稍不留意就会蒸发。春秋航空的盈利之谜,首先藏在它的“抠门经济学”中。
在航空圈里,春秋航空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别家传统航司拼着搞全方位服务,它却干脆换了条路,不跟这套玩法较劲,反而把自己定位成“空中巴士”:只保证把人从A地送到B地的基本运输,剩下的所有额外服务,全都明码标价,要享就得掏钱。
像是托运行李、机上餐食,还有能伸展开的宽敞座位,这些在传统航司眼里算“标配”的东西,到了春秋这儿都成了要额外花钱的“奢侈品”;更别说飞机上的毛毯、一杯饮用水,想用上也得单独付费。
但你还真别小瞧这份“抠”,春秋航空的成本控制能力确实让人佩服。
它把飞机座椅换成不能调节的直角款,再稍微压缩点座位间距,一下子就让飞机能多装15%的乘客;选机场也不挤热门大机场,专挑小机场起降,还常选非高峰时段,机场杂费一下就省了不少。
更关键的是,它家飞机清一色全是A320系列,不管是维修保养、买零件,还是培训飞行员,都不用搞五花八门的规格,成本自然降了一大截。到今年8月,春秋航空已经有134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平均机龄才7.76年,正是好用又省心的时候。
在航空业,“飞机日利用率”是个生死指标。春秋航空把这一数据做到了行业极致。它靠着优化航班排班、压缩飞机在地面停留的过站时间,让自家飞机每天比行业平均水平多飞1.2小时。
别觉得1.2小时不算啥,摊到一整年,这相当于平白多出来几十架飞机的运力,划算得很。2024年整个行业机票价格都在降,春秋航空却凭着91.5%的高客座率,再加上这提升的飞机利用率,硬是把单位非油成本压下去1.7%。
也正是这份极致的“省”,让春秋能给出极致的低价。99元、199元、299元的机票成了常态,甚至还出过1元的特价票。不少同行说它这是“搅乱市场”,可事实是,春秋航空的上座率常年接近90%,比行业平均水平足足高了10个百分点,乘客用脚投票,早就给出了答案。
春秋航空的盈利密码不止于省钱,更在于精准的市场定位能力。
春秋航空把中国航空市场的“两头需求”摸得透透的:一边是商务旅客要的全服务体验,另一边是普通大众更看重的性价比,它清楚知道自己该抓哪头。
在三四线城市的航空市场里,春秋挖到了专属于自己的机会。早从2023年的数据就能看出来,对价格敏感的旅客已经占了46%,这些人比起机上有没有餐食、能不能调座椅,更在意机票要花多少钱。春秋顺着这个需求,把运力往三四线城市的新兴机场挪。这些地方的机场收费更低,能拿到的航班时刻也更灵活,刚好躲开了和三大航在热门黄金航线正面拼抢的麻烦。
它在国际航线的布局,也透着股精明的战略劲儿。不像三大航把重点放在远程洲际航线上,春秋专挑东南亚、东北亚市场下功夫。2024年它国际航线的ASK(可用座位公里)比上年涨了81.3%,恢复到了2019年的七成多。而且随着RCEP协定深入实施,昆明、南宁飞东南亚的航班越来越密,这些航线虽然单客收入比不上洲际线,但成本更可控,也不容易受地缘政治的影响,稳当得多。
除此之外,抓政策红利这事儿,春秋也没落下。民航局对低成本航空有不少针对性支持,比如支线机场收费能减免、航班时刻分配有倾斜、还有民航发展基金返还,这些政策组合拳用下来,每年能帮公司省不少运营成本。正是这种能精准踩中政策窗口的本事,让春秋在扩大规模时,比别人多了股助推力。
春秋航空的持续盈利本质上是一种模式的胜利。当全服务航司还在“重资产、全服务”的路径依赖中挣扎时,春秋已经走出了一条轻量化、精准化的发展道路。
非航收入的占比最能体现这种差异。虽然春秋未直接披露相关数据,但行业趋势显示,2025 年低成本航司的辅助收入占比已突破25%。从行李分级收费到优先登机,从旅游套餐捆绑到目的地服务,春秋把每一项服务都变成了可选项,让旅客为自己需要的服务付费,这种“基础交通+增值服务”的模式极大提升了盈利弹性。
在数字化这块,春秋也走在了前面。它早早就用起了动态定价,靠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调票价,争取让每个座位都能卖出最合适的价格。而且还把区块链技术用在了机票分销上,一下子就把渠道成本压下去15%。这些花在技术上的功夫,最后都变成了实打实的利润。
要是对比下三大航的难处,春秋的优势就更明显了。2024年国航、东航、南航光是航油成本加起来就超过1542亿元,占了各自总成本的34%左右。油价一波动,这些大公司的利润马上就受影响。可春秋有办法,它的飞机机龄轻,飞的又多是短程航线,把燃油成本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到2025年油价降了13%,这种优势就更突出了。
春秋航空的案例提出了一个深刻命题:在航空运输大众化的时代,效率是否比奢华更重要?
中国民航业正面临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中等收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出门坐飞机的基本需求一下子涨了不少;另一方面,现在人花钱也更实在了,不少旅客宁愿选性价比高的,也不盲目追求那些额外的服务。春秋能成,正好踩对了这个节奏,它抱着“够用就行”的想法做产品,刚好接住了最广大人群的出行需求。
往后看,随着C919这些国产飞机开始批量交付,低成本航空的成本优势说不定还能再扩大。有数据说,C919比同类型飞机省油12%到15%,对靠控制成本活下来的廉价航空来说,这简直是送上门的技术福利。政策上也有支持,计划到2025年,支线运输机场的覆盖率要达到93.2%,这给春秋这类航司往下沉市场扩张,打下了实打实的基础。
不过,廉价航空的模式也不是没挑战。民航局有规定,座椅间距不能小于28英寸,想再靠加座位来省成本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碳排放相关的成本也在涨。但这些挑战反过来也会推着行业变,从原来简单的“少给服务”,转向更精细的“精准给服务”,比的是更高层次的效率。
现在航空业利润越来越薄,春秋航空能赚钱,其实印证了一个挺实在的商业道理: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效率才是最靠谱的“护城河”。当整个行业都在喊“赚钱难”的时候,不如多想想:我们是不是真把每一分成本都花在了点子上?是不是真搞懂了消费者最核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春秋航空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中国民航业的效率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相关文章
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慈禧太后去世都还没到二十年呢,没想到她的遗体居然被“盗墓贼”侮辱了。干出这种缺德事的,是...
2025-09-03 0
新学期,北京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少中小学也在加速特色教学试点。8月31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对猿力科技旗下飞象星球在北京市中小学人工...
2025-09-03 0
据澳门大学官网9月2日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澳门大学共有25个项目获得资助,涵盖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
2025-09-03 0
IT之家 9 月 3 日消息,数码博主 @Chills 牙牙 8 月 29 日爆料称,近期中国联通总部已经下发通知,要对苹果 eSIM 项目进行业务支...
2025-09-03 1
台北市议会厅里,蒋万安正在回答议员质询,他穿着深色西装,语气沉稳,气度不凡。没人会忽略他名字里的“蒋”字,这个姓氏,曾在台湾政坛叱咤风云,如今却只在他...
2025-09-03 0
1952年10月底的北京,是一派还没完全褪去秋意、寒风渐起的样子。就在这样的时节,毛主席坐上了专列,离开中南海,往河南去了。临行前他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2025-09-03 0
一份惊人的半年报,让长期亏损的寒武纪一夜之间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也成为了国产AI芯片替代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级企业。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了2...
2025-09-03 0
成功引进阿里云、中科曙光等头部企业。目前,阿里云万卡智能算力中心投入运营,其打造的西北最大算力集群,正为自动驾驶、气象预测等领域提供澎湃算力支撑!初秋...
2025-09-0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