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颖朗之光: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31日 18:20 1 admin

8月28日晚,在距离深圳2000公里外的敦煌,36862只小型太阳能灯在鸣沙山渐次亮起,勾勒出飘逸如绸的“丝绸之路”,更将“世界最大独立太阳能灯阵”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日本带回中国,为骄傲中国再添精彩呈现。

颖朗之光: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

这些弱光型灯具0耗电、不产生光污染,在沙山上染出一层温柔的金色光晕,让鸣沙山的夜晚既保有自然静谧,又添科技暖意。这场灯光盛宴的背后,站着一位与太阳能灯结缘21年的“追光者”——颖朗太阳能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唐师傅,从发明全球首款太阳能灯到带领企业品牌出海、走向世界,他用专注与坚守,让“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的梦想照进现实。

昼夜攻坚:沙山挑战中藏着“追光者”的执着

颖朗团队最初计划于8月27日晚上完成全部布灯和调试工作——此前已由唐师傅牵头,提前出资委托当地社工组织召集志愿者与农民工组成协作队伍,约定当晚完成整片沙山的灯光布置。作为21年深耕太阳能领域的“老兵”,唐师傅深知沙漠环境对设备与人力的考验,反复叮嘱团队:“每一盏灯都要装好,既要点亮纪录,更要对得起敦煌的沙山与星空。”

然而在沙山上布灯的难度还是远超预期:8月27日夜里,160人团队从黄昏奋战至深夜11点,当地协作队伍因体力不支先行撤退时,从深圳经过15小时长途转机、当天才赶到敦煌的颖朗25人核心团队继续坚守岗位——唐师傅一边安抚情绪崩溃的员工情绪,一边根据沙山地形调整布灯方法,直到凌晨1点半,队员们实在撑不住才暂停工作,此时仅完成总量的1/4,布灯进度严重滞后。

眼看8月28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即,唐师傅与团队小伙伴果断决定:“改方案!”将“全山覆盖”调整为贴合敦煌丝路文化的“光丝带”造型,把灯布置到山体的下半部分,既降低施工难度,又让灯光与当地历史底蕴深度契合。

8月28日当天,唐师傅带头顶着烈日,拿着大喇叭指挥工人们用细微的改进实现更高效率的协作,年过五十的唐师傅穿越陡峭沙山的动作,比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利落。“太阳能灯的核心是‘靠天吃饭’,但人的努力能让‘天’更帮忙。”他的话让队员们重新振作,有人为校准灯阵造型在沙中来回丈量,有人为节省体力趴在沙地上手脚并用,汗水浸透衣衫也无人停歇。最终,在认证开始前几小时,36862只太阳能灯全部布置到位,灯阵中颖朗的巨幅品牌logo与沙山的金黄光晕相映成趣。

8月28日晚,吉尼斯世界纪录审核官开启严谨认证,从逐一清点灯组数量到核验灯具亮灯稳定性……这些利用唐师傅20年前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小灯,即便在弱光环境下也能高效储能,整片灯阵完美通过所有测试。当“纪录申请成功”的结果公布时,深圳颖朗团队与围观媒体欢呼雷动,唐师傅激动地说:“这只是开始,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太阳能灯的实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全程未花费敦煌政府、景区一分钱,所有成本均由颖朗承担,正如唐师傅所说:“企业的价值,不仅是做产品,更是做有温度的事,不给地方添负担,只为百姓添光彩。”

颖朗之光: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

七夕献礼:4万观众见证“光”的双重告白

8月29日,恰逢中国传统七夕佳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抖音落日音乐派对热闹开场,4万余名观众齐聚沙山。当夜幕降临,36862只太阳能灯组成的“光丝带”再度惊艳登场,“我爱中国”四个醒目大字在金黄光晕中闪耀,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颖朗之光: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

这一幕,正是唐师傅特意叮嘱团队加入的设计:“我们从深圳带来的不仅是灯,更是中国企业的家国情怀,七夕这天,我们要用光向祖国告白。”

与此同时,对面沙山上,景区主动为颖朗投放的巨幅投屏缓缓亮起,“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的字样与“我爱中国”灯阵遥相呼应。

这份“双向回馈”,让唐师傅格外动容:“20年前我发明第一台太阳能灯时,就想让‘中国智造’走出去,今天在敦煌,我看到了‘走出去’的底气——不仅是产品,还有中国人的团结与温暖。”

鲜少有人知道,唐师傅的“追光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年前,他顶着“正向研发”的巨大风险,耗费了几乎全部身家,研发出全球首款太阳能灯专用控制芯片;2009年,面对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问题,他毫不退缩,主动向美国沃尔玛等企业发送律师函,最终凭借扎实的专利布局获得积极回应,为中国太阳能企业在海外市场争取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做技术要较真,做品牌要讲良心。”这是唐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了颖朗21年来的发展准则——如今,颖朗太阳能灯凭借高配置、长寿命的核心优势,长期占据全网好评榜首位,以“intelamp”品牌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有太阳的地方就有颖朗灯”的梦想一步步落地。

而在活动全程,颖朗的小型独立太阳能灯始终践行着唐师傅的环保理念:弱光设计不干扰鸣沙山的自然生态,金黄色的柔和光晕与敦煌落日余晖、夜空星光交融,既让“丝路光丝带”成为视觉焦点,又不破坏沙漠的原始美感。“科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共生。”唐师傅的这句话,成了这场灯光秀最好的注脚。

颖朗之光: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

坚守初心:21年只做一件事,让光温暖更多角落

从研发全球首款太阳能灯,到带领颖朗成为行业标杆,唐师傅21年只专注“太阳能灯”这一件事。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自2017年起,由他发起的“颖朗太阳能科普万里行”公益活动已持续8年,颖朗科普团队走进学校、社区、青少年宫,为全国小朋友传播太阳能知识,带每位小朋友亲手组装一只太阳能灯,并送给他们带回家,点亮孩子们的科技与环保梦想;十年前,他带头捐资为老家修路,五年前又为家乡安装太阳能路灯,在他的带动下,国内众多爱心人士纷纷参与“为家乡捐路灯”行动,用点点灯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灯从深圳来,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给了我们底气;光向世界去,是中国品牌该有的担当。”在敦煌灯光秀成功后,唐师傅站在鸣沙山漫天星光与漫山灯火里,说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接下来,我们要把敦煌的经验复制到更多地方,既要让中国的山水因颖朗灯更美丽,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温度。”

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灯光之约,既是深圳与敦煌的双向奔赴,更是唐师傅与颖朗团队“追光之路”的生动缩影。8月28日晚,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领导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唐师傅:“敦煌市委领导看到了深圳颖朗团队在灯光秀活动的出色表现,看到久违企业家精神,深深感动,也了解到颖朗之前持续奔赴敦煌、为3800名敦煌小朋友上太阳能科普课、赞助敦煌新年音乐会、在敦煌大剧院广场用8000只太阳能灯光秀祝福世界和平的事迹,决定在布灯位置对面的沙屏上免费为颖朗做宣传”。于是8月29日晚上,这张巨幅的“灯从深圳来,光向世界去”投影,让更多人看见了颖朗。“敦煌落日与太阳能灯光交相辉映之美,深圳与敦煌双向奔赴的美好情感,美美与共,很幸福,很感动!”唐师傅站在颖朗之光里,动情地说。

从20年前的一台样机,到如今在“人类敦煌”鸣沙山上点亮世界的36862盏太阳能灯,颖朗用21年的坚守证明:专注做好一件事,就能让“小灯”发出“大光”;而唐师傅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所谓“追光者”,不过是把热爱与执着,变成了照亮他人的力量——灯从深圳来,是创新的传递;光向世界去,是梦想的延伸。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