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星舰试飞又成功,但马斯克火星梦真相,4000亿全靠地球生意!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31日 09:57 1 admin

本期要点:火星梦注定失败,但这个十万亿的机会值得你了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8月26日,SpaceX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完成了第十次飞行测试,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试飞,不仅首次成功部署了星链卫星模拟器,还实现了在轨发动机重新点火,为行星际旅行和回收做好了准备。此外,超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的受控软着陆,也再次验证了星舰的可重复使用性。

星舰试飞又成功,但马斯克火星梦真相,4000亿全靠地球生意!

但就在为马斯克的星际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而欢呼时,我们也不妨认真思考一下,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宏伟理想究竟该如何落地?

正如我们常说的,不谈商业化时点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星舰的星辰大海也离不开踏踏实实变现的商业逻辑。那么,这背后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来好好谈谈。


火星梦与地球生意

首先,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说,马斯克所描绘的火星计划缺乏商业价值,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早在2007年,马斯克就提出过“火星殖民运输系统”(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的构想,后来又更名为“行星际运输系统”(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可以说,马斯克的许多重大行动都在围绕殖民火星这一最终目标展开。

星舰试飞又成功,但马斯克火星梦真相,4000亿全靠地球生意!

今年5月,马斯克在一次演讲中,又再次给出了详尽的时间表:在2026或2027年,进行首次无人登陆;2028或2029年,登陆任务将增加到约20次;到2033年,类似任务最多可达500次。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这个计划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当高昂的成本没有一个闭环的商业模式予以支撑时,再令人热血沸腾的计划也难以持续。

上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成功将6批共12名宇航员陆续送上月球。但此后,美国至今也没再去过一次月球。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成本巨大而没有商业回报。虽然“阿波罗计划”推动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甚至催生了半导体产业,但数次登月,除了带回一些岩石样本用于科研,并未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当与苏联的太空竞赛结束之后,无论技术多么先进、目标多么宏大,这些项目都会沦为博物馆里的展品和教科书中的故事。

星舰试飞又成功,但马斯克火星梦真相,4000亿全靠地球生意!

如果火星上确实存在具有高商业价值的可开采资源,无论是SpaceX还是各国航天机构,早就应该将其作为项目宣传的重点了。

然而,现实是,马斯克目前所强调的,仍然是“备份地球”等理想主义层面的叙述。

但真正支撑着火星计划往前推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只不过不在火星上。

SpaceX估值已达4千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未上市科技企业之一。

支撑这么高估值的却是地球上的生意。

一个支柱是与政府的合作。2021年,SpaceX就凭星舰方案,获得了NASA的重返月球“阿耳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合同,价值约29亿美元。如果顺利的话,未来所有任务的总价值将高达百亿美元。

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马斯克和特朗普不对付,但SpaceX还是在积极维护与政府的关系,并公开表态马斯克是其重大风险之一。

另一大支柱,就是据称已经自负盈亏的星链。这方面昨天的文章已做了较多介绍,今天不再赘述。


月球采矿

不过,如果我们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随着星舰的成熟,或许有可能实现月球采矿的愿景,而这远比星链更有想象空间,却比火星计划要实际得多。

星舰堪称目前人类最强运输工具,比“阿波罗计划”的土星五号还要高10米,运力更是近乎翻倍,最高可达250吨。星舰具备把大量货物送上月球并带回来地球,从而把月球变成矿场的潜能。

那么,月球上有没有什么资源值得我们如此大动干戈地去挖掘和运输呢?

目前来看,至少有一种资源具备这样的潜力,那就是被称为未来能源的氦-3(Helium-3)。

氦-3是被公认为最理想的核聚变燃料。作为氦的一种同位素,它在地球上储量极为稀少。但在月球表面,由于数十亿年太阳风的吹拂,其月壤中蕴藏着丰富的氦-3。

星舰试飞又成功,但马斯克火星梦真相,4000亿全靠地球生意!

中国嫦娥五号所采样品的研究就测定了月壤中的氦-3含量,并估计月球表层蕴藏着至少100万吨的氦-3。据欧洲航天局的研究数据,约25吨氦-3进行聚变,就足以供应整个美国一年的电力。因此,粗略估计,每吨氦-3的潜在价值或将高达数十亿美元。

而这并不完全是科幻故事,美国能源公司Helion已在2023年与微软签署了电力购销协议,开展相关技术的前沿验证,其目标是2028年前后建成50兆瓦的氦-3聚变发电示范装置。该项目已在今年7月动工。

当然,未来30年内,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否实现重大突破,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基于氦-3的聚变反应条件比常规的氘-氚反应更为苛刻。同时,如何将目前每公斤5至10万美元的运输成本降至可接受水平,如何在月球上高效且低成本地提取氦-3,也是未来面临的重要工程挑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星舰的意义,从不是它能飞多远,而是它能运什么。

SpaceX也要遵循同一个历史的韵脚:再疯狂的宏大项目,也要找到了核心的商业需求,才能变为持续的生意,并最终成功。

我们认为,随着各个难题被逐步解决,SpaceX基于氦-3的全新商业闭环也将逐渐成型,并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毕竟,人类对清洁、高效能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可控核聚变正是人类的终极能源。因此,月球上的氦-3将成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届时,谁拥有能够持续、廉价地大规模运输物资的能力,谁就掌握了这条高价值的航线。目前看来,唯一具备这种潜力的,就是SpaceX的星舰。

这种基于商业逻辑的长期投入(或更应称为豪赌),正是科技产业的魅力所在,也是驱动无数人哪怕肝脑涂地也要为之拼搏的根本原因。

最后,SpaceX公司价值的大爆发,不取决于火星计划的执行情况,而取决于看似无关的利用氦-3的核聚变的产业化情况。你是否认同呢,请在留言区做出你的分析。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