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该成果27日晚在...
2025-09-03 0
一张桌子的"遗照"差点让租客赔掉5万块。不是桌子真的值这个价,而是照片里那道裂缝是AI画的。现在的骗子连PS都懒得学了,对着AI说句"给桌子加道裂缝",就能坐收几万块赔偿。当AI把造假成本打成"白菜价",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你的退款申请可能被AI驳回,你买的商品图片是AI画的,甚至你住酒店拍的"证据视频"都会被怀疑是合成的。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AI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一场大型"狼人杀",每个人都得自带"火眼金睛",否则下一个被坑的就是你。
Airbnb房东用AI画道裂缝骗赔偿的新闻,看似离谱,实则是AI造假时代的一个缩影。搁在五年前,骗子想伪造"桌子裂缝",至少得会用PS的"仿制图章"工具,调对比度、改边缘羽化,折腾半小时才能弄出张像样的假图。现在呢?打开AI图片生成工具,输入"木桌,裂开一道大口子,看起来很真实",30秒就能生成两张"裂缝长度不一样"的破绽图——没错,就是新闻里那张"左边裂到浅色木头下缘,右边裂到顶"的漏洞作品。
这就是AI最"可怕"的地方:它把造假从"技术活"变成了"体力活",甚至"嘴力活"。以前骗子得偷偷摸摸学PS,现在只要会打字就能上岗。有人用AI给新买的榴莲P上"腐烂黑斑",找商家仅退款;有人给玩偶手P上"污渍",诬陷快递暴力运输;更绝的是有租客用AI生成"墙体渗水"的视频,要求房东免租——连"滴水效果"都是AI实时渲染的。
更讽刺的是,这些造假作品往往破绽百出。比如新闻里的桌子裂缝,明眼人一看就像"用马克笔描的";有人用AI生成"发霉的面包",结果面包上的霉斑长在了"空气里",根本没接触面包表面。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上当?因为AI降低的不只是造假成本,还有"试错成本"——骗子随便生成几张图,总有平台审核员或受害者"看走眼",只要成功一次,就血赚不亏。
别以为AI造假只发生在国外的Airbnb,国内的"魔法对轰"早就打得火热。电商平台上,买家和卖家已经用AI玩起了"攻防战":买家拿AI生成"商品破损图"申请仅退款,卖家就用AI生成"快递打包监控视频"证明"发货完好";买家说"衣服洗一次就缩水",卖家反手甩出AI做的"质检报告",上面的"合格章"都是算法画的。
更离谱的是餐饮行业。现在打开外卖软件,刷到的"网红餐厅"可能是AI生成的——窗明几净的店面里,坐满了"表情僵硬、手指扭曲"的AI假人,连菜单上的"龙虾意面"都是AI画的,实物端上来可能就是"小龙虾盖浇面"。有网友吐槽:"点了份'AI生成的草莓蛋糕',结果蛋糕上的草莓是塑料的,奶油是植物奶油,连盘子都是AI图片里的道具。"
租房市场更是活脱脱的"AI造假重灾区"。中介用AI把"毛坯房"P成"精装修",裂缝的墙变成"大理石背景墙",发霉的天花板改成"星空吊顶"。租客实地看房时当场傻眼:"图片里的落地窗呢?怎么变成了通风口?"中介还理直气壮:"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合着AI生成的图,连"仅供参考"都算不上,纯属诈骗道具。
AI造假最可怕的,不是骗走多少钱,而是让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飙升到"天价"。以前买东西看图片,现在得要求商家发"360度无死角视频+实时称重";以前住酒店退房,现在得拍"房间全景视频+水电表读数",否则房东用AI生成"地毯污渍图"你都百口莫辩;就连朋友借钱,都得让对方拍"手持身份证+写借条视频",生怕对面是AI换脸的骗子。
这种信任危机正在渗透到每个角落。电商平台为了防AI假图,逼得商家"实拍视频必须露手露脸+报当天日期";物流公司要求快递员"收件时必须拍开箱视频",否则买家说"商品破损"根本说不清;甚至连医院开病假条,都得附带"医生手持病历本的实时视频",防止有人用AI伪造诊断证明。
最讽刺的是,当所有人都在"自证清白"时,骗子反而更嚣张了。有商家吐槽:"我发了实拍视频,买家非说视频是AI合成的,硬要仅退款。平台让我提供'视频未合成证明',我上哪弄这证明去?"——就像一场荒诞剧:你拍视频自证,对方说视频是假的;你找权威机构鉴定,对方说鉴定报告是AI生成的。最后大家发现,唯一能信的可能只有"线下见面交易",但这又回到了互联网诞生前的"原始社会"。
面对AI造假泛滥,监管和科技公司不是没动作。我国下个月实施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AI图片必须加水印,谷歌、Meta也推出了"数字水印技术"——据说这种水印藏在图片的"低频频谱域"里,截屏、改色、套滤镜都消不掉。听起来挺靠谱?但骗子早就用上了"反制武器"。
一个叫Unmarker的开源工具,号称"5分钟破除所有AI水印"。它不管水印藏在哪,直接把图片的"频谱信息"打乱,就像把一张写满字的纸揉成一团再展开——虽然字还在,但没人看得懂。更绝的是,现在的AI造假已经从"静态图片"升级到"动态视频"。有人用AI生成"3D虚拟手",拿着破损的商品拍视频,连手指关节的运动轨迹都和真人一模一样。监管部门刚要求"视频必须露手",骗子转头就用AI生成"虚拟手",你说气人不气人?
法律也跟不上骗子的"创新速度"。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规定AI造假违法,但跨国追查骗子比"大海捞针"还难;国内虽然能封禁平台上的AI假图账号,但骗子换个马甲就能东山再起。有律师吐槽:"现在起诉AI造假,光是'证明图片是AI生成的'就够折腾半年,等官司打赢了,骗子早就卷款跑路了。"
既然技术防御和法律监管都跟不上骗子的脚步,普通人只能自己升级"防骗技能"。记住这几条"反AI诈骗生存指南",至少能让你少踩90%的坑: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AI本身没做错什么。它可以帮设计师快速出图,帮医生诊断疾病,帮普通人修复老照片。但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伤人,AI也成了骗子的"作案工具"。问题不在技术,而在那些"揣着坏心思"的人——当造假成本低到"有嘴就行",人性的贪婪和懒惰就被无限放大了。
我们能做的,除了提高警惕,更要呼吁建立"全链条防御体系":平台要承担起审核责任,别等出事了才封禁账号;监管部门要加快立法,让骗子"造假必被抓,抓了必重罚";科技公司别光顾着研发AI生成工具,也得想想怎么让普通人"看得懂、防得住"。毕竟,当每个人都活在"怀疑一切"的焦虑里,再先进的技术也拯救不了这个社会。
下次再遇到"商品破损图""酒店索赔照",别着急生气,先放大图片看看裂缝是不是AI画的——毕竟,在这个AI造假泛滥的时代,小心驶得万年船。记住:你多一分警惕,骗子就少一分机会。别让AI成为骗子的"帮凶",更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5万块桌子"的受害者。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该成果27日晚在...
2025-09-03 0
性能续航双拉满!iQOO Z10 Turbo+:游戏党与续航焦虑者的选择性能旗舰续航拉垮?纠结大电池手机性能不足?iQOO Z10 Turbo+的到来...
2025-09-03 0
郑州机场货运站飞机装卸货物的繁忙景象。□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马凌霄 袁野今年以来,我省两次召开大会推进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
2025-09-03 0
从早期美妆时尚、旅游美食等泛生活内容,到如今覆盖二次元、游戏、娱乐等多元领域,小红书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线上兴趣班。你可知道,小红书的评论审核内容与泰安做...
2025-09-03 0
公众号“呦呦鹿鸣”在停更一年半之后,终于复更了。在此之间,这个号也有长达一年多的停更经历,具体原因不详。中国的公众号作者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上千万。“...
2025-09-03 0
日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为中原大地深度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浪潮...
2025-09-03 0
来源:次世代车研所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发文晒请柬,并配文...
2025-09-03 0
“都和平了,为啥还要搞阅兵?”最近总刷到这样的疑问,可看看美日的反应就明白了。中国阅兵三次彩排,美国五角大楼连夜加班,披萨堆得像小山;日本更急,拉着各...
2025-09-0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