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以“生而不同、创作无界”为主题,快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大会上提到,过...
2025-08-31 0
文 | 青茶
金属3D打印曾被看作制造业的未来,但长期以来一直卡在一个大问题上:打印出来的金属零件强度差、易裂,根本无法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最近,中国的科研团队通过一项叫“3D微锻铸”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强度和性能,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世界顶尖技术全球仅中国掌握,美国三顾茅庐却不得!
金属3D打印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
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军事和汽车等高端领域,金属3D打印技术始终未能完全解决其核心问题——零件的强度和韧性。
在传统的金属3D打印过程中,技术通常使用激光或电子束等手段熔化金属粉末,并将其逐层堆叠形成零件。
虽然打印出的零件形态上与设计一致,但其内部结构却远不如传统锻造工艺那样紧密,往往充满微小的孔洞和裂缝,严重影响了零件的强度和疲劳耐久性。
这使得金属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无法得到应用,甚至无法用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民用领域。
作为高性能战机的F-22、F-35,其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往往需要用到吨位巨大的压力机来锻造。
传统的锻造工艺将金属加热至高温,并通过强大的压力使其塑形,从而消除内部的气孔和杂质,增强金属的强度和抗疲劳性。
这种制造工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还需要高度精密的设备和人员操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属3D打印技术被寄予厚望,然而却因无法满足强度和性能的需求,成为了一项“有外表无内涵”的技术。
全球研究者纷纷意识到,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金属3D打印过程中材料强度和质量的问题。
正当全球科研人员一筹莫展时,中国的张海鸥教授团队通过对传统铁匠手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金属3D打印技术——3D微锻铸技术。
这一技术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3D打印的技术瓶颈,还为全球制造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老的铁匠铺里,铁匠师傅通过反复锤打金属,不断去除其中的气孔和杂质,使得金属的晶格排列更加紧密,从而大幅提高金属的强度和韧性。
张海鸥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思考这一古老技艺时,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将其应用到金属3D打印过程中,从而解决目前技术上存在的空洞和裂纹问题。
3D微锻铸技术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却极具巧妙性。
3D打印机通过电弧熔化金属丝,并将其逐层堆叠成零件的形状。
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的焊接工艺,不同的是,每一层刚刚凝固的金属上方,会有一个微型锤头以极高频率进行锻打。
通过这种“边打印,边锻打”的方式,每一层金属都能够在冷却过程中被压缩,去除空隙,增强其内部的致密性和强度。
这种技术实现了金属3D打印中前所未有的强化效果。
通过在打印过程中加上锻打,金属零件的强度和抗疲劳性几乎与传统的锻造工艺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了传统锻造工艺的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金属打印中常见的孔隙和裂纹问题,还使得打印出的零件具备了足够的强度,可以应用于要求极高的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3D微锻铸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性能上的质变。
以前那些无法承受高压力和高温环境的“金属饼干”,如今变成了可以承载巨大力量和压力的高强度金属零件。
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军事、医疗和建筑等高端行业中。
对于像F-22、F-35等顶级战机,某些承力构件的生产工艺复杂,通常需要巨型压机,而现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打印出性能与传统锻件相媲美的零件。
这一改变将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战机维修和生产效率。
3D微锻铸技术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医疗领域,它能够制造出高强度、轻便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义肢,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选择。
甚至可以用于打印高强度的人工骨骼,帮助一些受伤或患病的人恢复健康。
在建筑行业,3D打印技术可用于打印复杂的钢结构节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施工效率。
汽车、深海潜艇、微型器械等领域也将受益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3D微锻铸技术的另一大优势是其成本的显著降低。
相比于传统金属3D打印技术,采用激光烧结和金属粉末的方式不仅设备昂贵,材料成本也非常高。
而3D微锻铸技术则通过使用普通焊丝和电弧技术,直接将制造成本压缩至传统技术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成本优势使得高性能金属零件的生产变得更加经济和高效。
这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高端制造领域的崛起。
此前,中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仍处于技术追赶的状态,需要依赖国外的核心技术和设备。
随着3D微锻铸技术的成熟,中国不仅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还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
这一技术的独立掌握,不仅让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领导地位,也使得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3D微锻铸技术的突破,是中国制造业的一次飞跃。
从最初的追赶者,到如今的全球技术领跑者,中国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了金属3D打印的核心难题,并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项技术不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还将为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微锻铸技术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新一轮的制造业革命。
信息来源:
相关文章
8月29日,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以“生而不同、创作无界”为主题,快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大会上提到,过...
2025-08-31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31 0
8月29日,2025上海“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入围项目正式揭晓。15个项目从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89个有效创新方案中脱颖而出,覆盖康复机器人、智能看护...
2025-08-31 0
记者8月30日从山西省统计部门获悉,今年前7个月山西煤层气总产量达8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4%,创历史同期产量新高。作为我国能源大省...
2025-08-31 0
七夕当天,团珠海市委“相约星期六”升级一对一定向匹配功能,基于智能算法实现高效筛选与个性化推荐,实现AI科技赋能,有效提高交友成功率与质量,满足深度社...
2025-08-31 0
手机用户们应该已经发现了,从今年开始,手机厂商们开始卷电池容量了,之前比较少见的6000mAh及以上容量电池,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网友也发问:万级mA...
2025-08-3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