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消费舆警指数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30日 11:11 1 admin

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

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类企业的舆情动态,在跟进新闻动态、传递有效信息和反映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希望以每一次典型舆情案例的出现和应对为切口,观察企业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舆论环境变化时的处理过程,从而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企业在品牌、市场运营管理中的得失,从而为行业做出预警和警示。

为此,南财·21消费新闻部综合企业在舆情预警与回应中涉及的公开操作维度,形成量化评分机制——具体而言,包含舆情管理及响应、舆情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四个一级指标和预防机制、回应直接度、信息透明度、处理长效性等14个二级指标,按照百分制根据重要性对不同指标赋值并打分,并以《消费舆警指数》对企业的应对速度、态度与有效度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品牌管理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艺艺 杭州报道

1、舆情事件:良品铺子就“花生上树”事件道歉

事件回顾:近日,有网民指出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在某一款产品的广告配图中犯了低级错误,被指花生果实“上树”,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一款“四粒红花生”的商品详情页中,其中一张图片的花生果实被画在了树上,而另一张图片背景中的花生地像玉米地,还出现了收割机在收割花生的离谱场景。

在网民评论称,“从设计审核到宣发全都没有常识”“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就信了”。

对此,8月28日,良品铺子就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由于公司在工作中的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对此,公司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良品铺子的朋友致以诚挚的歉意。发现问题后,公司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涉及企业:良品铺子

舆警分值: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消费舆警指数

南财点评:良品铺子的回应相对及时,但这起“花生上树”事件,暴露出AI技术赋能商业领域的一个典型问题:虽然AI生成技术作为创意辅助工具,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但企业不能因追求内容生产速度而忽略常识和事实准确性。如果审核流程与把关机制不够严格,就可能闹出一些违背基本常识的笑话,不仅损害品牌形象,也误导公众认知。

2、舆情事件:泡泡玛特迷你Labubu线下实物被吐槽做工

事件回顾:8月28日晚,泡泡玛特旗下系列新品THE MONSTERS“心底密码”搪胶毛绒挂件盲盒(迷你Labubu)即将开售,该系列单个盲盒售价为79元,整套售价为1106元,引发市场抢购热潮。

在正式发售前,多地泡泡玛特门店已率先展示新品实物,该产品高约10.5厘米(不含挂绳)。

不过,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吐槽,迷你Labubu实物体积特别小,并且做工不太好,都是歪头,也有网友认为该新品“做工不太值79元,品控‘太抽象’了。”

对此,有泡泡玛特店员表示,目前店里的新品展示,不做售卖,展示的实物可能摸的人很多,如果有歪头类似的问题消费者可以自己调整一下。

涉及企业:泡泡玛特

舆警分值: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消费舆警指数

南财点评:在LABUBU爆火一年多后,迷你Labubu能否延续热度?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也成为决定其未来业绩的关键因素。

目前,泡泡玛特被指“饥饿营销”,除了新品实物被吐槽做工,此前产品也被爆出歪头、掉漆、开线等品控问题。

品控争议,反映出泡泡玛特在快速扩张与质量管控间亟需寻找平衡关系。

随着潮玩行业从“饥饿营销”转向“品质驱动”,品牌需要在维持IP热度的同时,通过供应链升级和质检标准流程透明,尽量减少品控痛点。若缺乏实质改进,可能削弱其作为“超级IP”的溢价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