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
2025-08-30 0
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美团进入阵痛期。
日前,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数据显示,美团二季度实现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89%,远不及预期。
具体到业务,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7.7%,预估675.5亿元人民币。经营溢利为37亿元,同比下降75.6%。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扩大43.1%至19亿元,经营亏损率环比改善3.1个百分点至7.1%。
受美团财报影响,8月28日,美团开盘暴跌9.72%,报105港元/股。
虽然美团二季度财报不好看,但从更远一些的视角来看,这还算不上美团的至暗时刻。
01
美团利润大降89%的背后
美团利润大降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客观来看,美团平台交易量仍在增长,但单笔订单的利润已被大幅压缩,已陷入“量增利减”的怪圈。今年以来,外卖行业日均订单量已突破2亿但,但单均利润却从1.5元下降至1元,其中低价订单(奶茶、咖啡等)占比超40%,直接拉低整体毛利率。在这个过程中,为维持市场份额,美团也被迫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补贴和优惠活动,导致订单量虽增,但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低价的追求和商家对成本的控制,单笔订单的盈利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美团的盈利困境。
在看美团自身成本高企,二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的销售成本为614.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3.61亿元同比增长27%,销售成本的增速远超营收增速11.7%,销售成本率由58.8%增长至66.9%,对应毛利率大幅下降。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暴涨51.8%,达到225.19亿元,这笔巨额花费主要流向了用户补贴、骑手奖励和商家激励。此外,美团在即时零售等新业务上的拓展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新业务目前大多处于烧钱扩张阶段,尚未能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反而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负担。
然后是外卖大战,2025年初,京东以“百亿补贴”闯入外卖市场,阿里随即整合饿了么推出“淘宝闪购”并加码500亿补贴,掀起了一场外卖价格战。京东推出“低价补贴策略”,阿里则加大饿了么的投入,这场“非理性竞争”使得美团不得不应战,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用户激励、推广和广告等,导致成本大幅上升。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同样激烈,美团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市场开拓和业务扩展,以应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这也对其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量增利减,销售和营销支出成本上升,外卖大战“非理性竞争”是美团二季度下降直接的感知,但从根本上说,美团利润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是大零售变局下的美团商业模式正面临新挑战。
当前,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竞争激烈,各巨头纷纷布局,市场份额的争夺愈演愈烈。美团作为行业领先者,面临着来自多方的竞争压力,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利润的下滑。
在看商业模式,美团的业务模式较为依赖于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的快速上升,而利润的增长却未能跟上成本的增长速度,导致公司陷入了盈利困境。此外,随着市场的饱和度逐渐增加,外卖等核心业务的增长空间受到限制,美团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在新业务的培育和扩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这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也构成了挑战。
02
美团的至暗时刻尚未到来
美团二季度的业绩发布后,有人称其为美团的至暗时刻。但笔者认为,这份数据不那么好看的财报,或许只是“寒冬”的前奏,美团的至暗时刻还尚未到来。
笔者这样说的理由如下。
从竞争格局来看,二季度美团主要和京东外卖在打,竞争烈度相对较低。2025年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商家招募,宣布5月1日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至此,京东外卖从低调筹备走向台前,正式向美团发起挑战。4月,京东开始发起“百亿补贴+0佣金”攻势。期间,美团加码补贴,推出“满25减21”“满16减16”等高强度站内券,直接对标京东的“20元神券”和“PLUS会员低价”。此外,美团还对高流水连锁品牌实行佣金下调3%-5%(原6%-8%),并推出“KA商家保护计划”提供流量倾斜,防止头部商家倒戈。
可以看到,虽然二季度美团和京东的竞争也很激烈,但双方的战斗其实都还各有侧重。京东主要是拉商家和骑手,美团主要是防御。
真正的外卖大战发生在7月。7月2日,淘宝闪购补贴入场,三足鼎立的“外卖大战”局面形成。据媒体报道,这期间,淘宝闪购单日补贴飙至12亿元,是美团4亿投入的三倍,直接催生日均8000万订单。美团为维持1.5亿单日峰值,被迫跟进“满减神券”,单均亏损扩大至3-5元(以上数据来源于媒体公开报道)。
据摩根士丹利28日发布的研报预测,三季度美团按需业务(含外卖及闪购)营业亏损将达150亿元。如果预测成真,这将是美团历史上最惨烈的单季亏损,利润率崩塌幅度远超二季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补贴大战之下的外卖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有机构预测,若补贴大战持续,“美团闪购”份额将跌破50%,阿里系增至40%以上,将逼近美团管理层心理防线。一旦市占率失守50%,美团将陷入三重困境:用户流失削弱平台议价能力,商户多平台运营稀释独家价值,骑手跳槽瓦解履约网络——最终动摇其“高频外卖引流、低频酒旅变现”的商业模式根基。
在看未来竞争态势,美团CEO王兴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中表示,预计短期内外卖市场竞争仍将持续激烈,在战略性投入的推动下,美团预计三季度核心商业业务会因战略投资而出现重大亏损。美团CFO陈少晖也有类似表述。也就是说,美团王兴和其他管理层其实已经看到未来的竞争态势,以及美团可能出现的情况。不用说,美团三季度亏损规模会更大。
然而,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势进攻,美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住市场份额并实现盈利水平的回升,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的补贴力度较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强,美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争夺用户;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玩家进入外卖市场,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
所以,美团二季度财报所体现的数据只是其在外卖大战初期的表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淘宝闪购的入场以及美团为应对竞争所采取的补贴措施,其未来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说美团至暗时刻尚未到来的原因。
02
美团需要继续战斗
美团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美团CEO王兴在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做了重要发言。从起发言来看,大致有以下三层意思:
首先,王兴认为当前的外卖大战为"非理性竞争",坚决反对内卷。王兴的这个发言这明显是对监管态度的回应,向市场传递一种美团不愿主动发起价格战但被迫应战的立场,试图引导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同时,王兴明确表示"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美团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在持续的竞争中实现了今天的领先地位。”。一句话,美团将不惜代价捍卫市场份额。
第三,王兴对美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强调美团有强调其"绝对领先的运营效率"和"履约、价格、供给"三大核心能力,暗示短期烧钱不可持续,最终行业将回归"每单赚1元"的合理利润率(即3%左右)。
总体来看,王兴在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可以看做是一种市场叙事方式,其目的是希望将美团塑造成"内卷受害者-行业整合者-价值回归受益者"的递进角色。然而,在京东、阿里的双线夹击的情况下,美团还能回到以前的位置吗?笔者认为难度很大!
当前,外卖大战早已超越餐饮配送范畴,成为巨头争夺“30分钟万物到家” 这一万亿大市场的卡位战。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京东、阿里正以差异化战略蚕食美团护城河。
京东以"品质外卖+物流复用"的差异化路径,通过"零佣金+全社保"策略吸引优质商家入驻(如瑞幸、海底捞等),又以全职骑手保障配送稳定性,和美团抢夺市场。阿里则过整合饿了么、淘天系供应链和盒马仓储网络,构建了"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融合模式,同时还通过"搜索即送达"重构消费场景,将4亿日活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流量,用“35减30”红包奇袭美团。
更重要的是,外卖大战远不止于订单量的此消彼长,它正深刻地影响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和使用习惯。长期以来,美团在用户心智中建立了"外卖=美团"的强关联,这种心智垄断正是其市场主导地位的真正基石。然而,京东外卖的入局和淘宝闪购的崛起正在打破这种固有认知,重塑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期待和行为模式。
有消费者调研显示,外卖大战期间,有42%用户同时使用三个平台。这对美团来说并非好事,因为随着用户心智和使用习惯的改变,美团的优势也将被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美团是要做万物可送的即时零售巨头,还是要做全球零售的引领者,都必须要继续战斗,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保住自己的优势。
当前,美团手中仍有筹码:1.2亿日订单的规模效应、5亿用户的信任资产、酒旅与闪购的盈利曙光。但若在这场关键战役中退缩,中国零售业的历史转折点,或将成为美团的“滑铁卢”。
相关文章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30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30 0
这次参加北京阅兵,“最搞笑”的外国总统出现了,竟然要带几袋土豆来中国,他究竟想干什么?开直播?送中国高层吃?根据白俄罗斯官方媒体的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
2025-08-3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