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30日 01:02 1 admin
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

AI芯片供给有B计划

阿里巴巴开发了一款新的AI芯片、国内晶圆厂代工!

芯榜消息:8月29日讯,据报道,阿里巴巴开发了一款新的AI芯片,以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知情人士称,这款新芯片目前正在测试中,旨在服务于更广泛的人工智能推理任务,而且与英伟达兼容。新的芯片不再由台积电代工,转为由国内一家企业代工。(36氪)

阿里巴巴美股涨超10%,公司高管称过去四个季度已在AI基础设施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

阿里电话会:AI芯片供给有B计划,重申3800亿资本支出,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有望带来1万亿元新成交

来源:华尔街见闻

阿里二季度业绩凸显巨大韧性: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降18%,云业务收入增26%,淘宝闪购提振月活增长25%。据阿里管理层介绍,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了200%,第一阶段的目标超预期实现。

周五晚间,阿里巴巴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

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以来,在用户商户运营、物流建设、市场营销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特别是七月份开始,我们在订单规模、用户商户供给用地规模上都远超预期。只看外卖到家的订单份额,我们已经领先行业。日均订单分值达到1.2亿单,八月周日均订单也达到了8000万单。从用户侧来看,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那么对比4月之前增长了200%。从商户供给来看,过去一段时间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大量新用户新商户加入淘宝闪购,尤其是优质供给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运力规模方面,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手数已经达到200万的规模,比4月份增长三倍。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蒋凡表示,预计未来会有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进入淘宝闪购,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新增成交。

关于AI云业务,阿里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过去四个季度,我们在AI基础设施和AI产品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我们在AI方面的投资已开始产生切实成果。这一点从阿里巴巴的情况便可得到证明。受AI需求以及我们在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场景中增强的AI体验驱动,阿里云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因此,我们看到AI推动阿里巴巴强劲增长的路径日益清晰。

管理层表示,阿里云外部商业化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其中AI收入已经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该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长26%至333.98亿元。公司表示,增长得益于AI应用加速发展、客户接受度提高,同时AI应用带动计算和存储产品需求增长。

阿里重申,将坚持三年投资3800亿的AI资本开支计划,每个季度根据供应链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波动。

以下为电话会文字实录全文(由AI协助翻译)

主持人:

现在召开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今天与我们一同出席的有淘天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阿里云董事长与CEO吴泳铭、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业务集团首席执行官蒋凡。

吴泳铭:

晚上好,各位投资人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本季度,我们实现了稳健增长。我们核心业务的营收增长保持强劲。我们中国电商业务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速同比加快至26%,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AIDC(阿里国际)团队的收入同比增长19%。

在AI+云领域,AI应用的加速发展以及客户对AI产品采用率的不断提高,推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26%。本季度,随着AI需求持续快速增长,AI相关收入占外部客户收入的比例超过20%。我们还看到AI应用正在推动传统产品(包括计算和存储)的强劲增长势头。

SAP和阿里巴巴达成了一项聚焦于云与AI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 SAP 的全球云计算合作伙伴,阿里云将支持 SAP 客户利用我们的 Q1 模型,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运行和管理其核心软件系统。SAP还将为其企业客户提供AI转型服务。这一合作关系标志着我们的云、基础设施和AI能力得到了SAP生态系统中全球领先企业的认可。我们持续提升AI基础模型的能力。

自7月以来,阿里巴巴发布了升级版的Qwen 3,其中包括非同步模型、推理模型和AI编码模型,这些模型在各自类别中均被公认为全球顶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QN3编码器模型迅速提高了QNS在海外市场的用户接受度。我们还开源了多个模型,如视频生成模型、万2.2,以及文本到图像模型Q和图像。通过不断升级我们的开源模型,我们正在赋能客户开发自己的AI应用程序。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自身的AI原生应用也在持续推进。高德地图随着全球首个AI原生位置应用高德地图2025的推出,全面开启了AI转型。此次升级将空间智能引入动态的现实世界场景,而AMAP正处于有利地位,有望成为未来生活服务的新入口。TikTok也完成了其最新的AI升级,在我们的淘宝平台上创建了全球首个由智能体驱动的工作流,以探索下一代工作场所应用范式。我们看到由AI驱动的巨大机遇正在涌现,如AI搜索和AI广告平台。

在业务整合方面,我们将淘宝和天猫商城集团、饿了么和飞猪进行战略合并,组建了阿里巴巴中国电子商务集团。这一组织变革打造了一个全面的消费平台,提升了我们的消费者体验。我们整合了各业务的供应链、用户群和会员权益,并推出了一个连接奥拉玛、莱吉和地图的分层忠诚度计划。新整合的福利提升了我们会员在全消费场景中的体验。

自5月以来,我们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资迅速跨越关键里程碑,并产生了协同效应。8月,我们即时零售业务的月活跃消费者接近3亿,推动淘宝应用的月活跃消费者增长25%。我们中国电商集团的日订单量持续创下新纪录。

展望未来,阿里巴巴集团有两大历史性机遇。为打造以AI+云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创建综合性购物及日常生活服务消费平台,我们将大规模投资以把握机遇。这也标志着该公司在26年后开启了新的创业篇章。

与此相一致,我们在2月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380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我们的云及AI基础设施。7月,我们宣布计划投资500亿元人民币用于消费。AI对所有行业的变革性影响,加上AI与云的深度融合,将为阿里巴巴带来未来十年科技领域最重大的机遇。我们拥有全球第四、亚洲领先的云基础设施,以及全栈技术能力、运行AI的算力、AI云平台、AI模型和开源生态系统以及AI应用。本季度,我们在AI和云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支出达到386亿人民币,过去四个季度,我们在AI基础设施和AI产品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我们在AI方面的投资。已开始产生切实成果。

这一点从阿里巴巴的情况便可得到证明。受AI需求以及我们在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场景中增强的AI体验驱动,阿里云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因此,我们看到AI推动阿里巴巴强劲增长的路径日益清晰。

我们在中国也处于有利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和最具潜力的服务消费市场。中国拥有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强劲的服务消费需求,为我们的即时零售业务与淘宝应用的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这种融合将满足消费者对一站式消费体验的需求,并契合商家在多场景下服务消费者的愿望。它将提高商业效率,并为打造一站式消费AI助手铺平道路。

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和即时零售业务的野心不止于在单一品类中竞争。我们旨在满足10亿消费者的一站式消费需求,塑造综合消费平台的商业模式。在消费领域的AI时代,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全面的消费平台,满足10亿消费者全方位的购物和日常生活需求,我们旨在为购买频率最高的最大消费群体提供最佳体验,最终引领一个规模达30万亿RMB的潜在市场。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以创业心态开启新征程,通过围绕消费和AI+云等战略领域持续投资,推动业务强劲增长。我们相信,对核心业务的这些投资将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并推动长期增长。

蒋凡:

我们正通过投资于AI+云领域的消费战略支柱,开启创业的新篇章。这些代表了我们正在系统推进的两大长期机遇。为了体现这一更加明确的重点,我们也相应地调整了财务报告。

本季度在这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因为我们加大了对即时零售的投资,这是捕捉新需求和塑造未来消费者体验日益重要的应用场景。我们的即时零售业务在8月前三周实现了关键里程碑,同时助力淘宝应用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同时,我们正在构建AI+云基础设施,以支持下一波技术变革,使阿里巴巴成为各行业企业采用AI的关键推动者。我们的云业务实现了加速增长,业务板块收入和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均增长26%,这得益于AI需求的激增以及客户为支持AI工作负载而加大对公共云服务的采用。同时,我们仍专注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季度,AIDC取得了稳健进展,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同时接近盈亏平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财务业绩。按合并基准计算,总营收为2477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下降14%,主要是由于我们战略聚焦于快速扩大即时零售业务规模,以捕捉新的消费模式并推动未来变现机会,部分被包括AIDC和其他在运营效率方面持续取得进展的业务单元在内的多个业务的利润率提升所抵消。我们的净收入缺口增长76%。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188亿元人民币,这主要归因于我们加快了AI的扩张步伐,以及资本支出的基础设施投入猛增至约39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近500亿美元净现金支持的淘宝即时零售业务的投资。

健康且低杠杆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我们强大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股份回购、分红及增长投资等多种方式回馈股东,并将根据市场环境和战略重点持续调整回报的节奏与形式。下面来看各业务板块的表现,首先是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该板块本季度收入达1,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电商定制制造收入增长10%,主要由外卖业务改善驱动。我们在“618购物节”取得圆满成功,淘宝APP用户消费实现强劲增长。这得益于我们推出了更友好的促销机制,并为提供高品质商品与优质客户服务的商家提供了更多支持。

高消费用户群体88VIP会员数继续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已突破5,300万人。快电商业务收入增长12%,主要源于4月底上线“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增长。自上线以来,业务进展令人鼓舞,用户接受度和订单增长势头均表现良好。

同时,我们持续扩充前置仓覆盖的品类,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提高运营效率,我们正推进快电商与阿里生态的协同,充分利用供应链、用户和会员权益等资源。8月,淘宝APP推出了新的会员忠诚度计划,将阿里中国电商、快电商及旅游平台打通。剔除快电商投入后,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但仍实现同比增长。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增长19%,主要受跨境业务强劲表现拉动。AIDC经调整EBITA亏损显著收窄,已接近盈亏平衡,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国际零售商业的UE(单位经济模型)环比显著改善。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运营及投资效率,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长26%,主要由公有云业务拉动。AI相关收入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AI需求快速扩大,同时带动计算、存储及其他公有云服务需求上升。经调整EBITA利润率稳定在8.8%。我们将持续投入客户增长及技术创新,包括AI产品与服务,以推动AI上云并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如前所述,我们更新了分部报告方式,更清晰地反映战略重点,简化财务结构,将盒马中国、饿了么等业务归入“其他”。“其他”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8%,主要由于去年处置部分业务所致。该分部经调整EBITA亏损14亿元,主要因对AI等技术业务投入增加,部分被部分业务改善抵消。“其他”分部包含多项创新业务,包括若干AI驱动的技术基础设施与战略业务。我们在持续推进各业务线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在AI领域加大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驱动未来增长。

总结来看,本季度我们在两大战略支柱上取得显著进展,将为阿里巴巴下一阶段增长提供动力:一是综合消费平台,二是“AI+云”基础设施。在电商领域,我们通过整合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的多项业务,实现供应链、用户网络和会员体系的深度协同,更好地满足不断演化的消费需求,并释放长期增长潜力。在云计算领域,AI需求强劲带动云收入增长加速。随着我们持续扩大基础设施容量,将有更多客户能够在云上部署并扩展其AI负载。

我们正以清晰的战略和坚定的信念,投资于两大历史性机遇:AI及国内消费。我们承诺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技术研发,体现了我们构建AI时代基础设施的长期雄心;同时,我们将快电商作为重点扩张领域,以激发中国新的消费潜力。凭借强劲的资产负债表、运营现金流和业务动能,我们有能力支持这些投资,实现可持续增长,并强化定义阿里巴巴未来的核心能力。

谢谢大家。我们的发言到此结束,现在进入提问环节。

主持人:

大家好!在今天的电话会上,您可以用中文或英文提问。

问:

晚上好,管理层,感谢接受我的提问,也祝贺你们云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我的问题是关于近期在“快电商”(即时零售/闪购)及外卖业务上加大投资的原因。能否请管理层分享一下,你们对中国即时零售增长机会的愿景是什么?针对快电商的投资计划具体怎样?这种大规模投入将持续多久?这些投入将如何长期为淘宝乃至整个中国电商平台创造价值?目前“淘宝闪购”这一快电商业务的最新进展如何?已经实现了哪些协同效应?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投入对未来几个季度整体成交总额(GMV)、客户管理收入(CMR)等指标的影响?谢谢。

蒋凡:

晚上好,感谢提问。我先回顾一下淘宝闪购过去四个月的阶段性进展,再分享对未来的预期。

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以来,在用户商户运营、物流建设、市场营销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特别是七月份开始,在订单规模、用户商户供给用地规模上都远超预期。只看外卖到家的订单份额,已经领先行业。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具体的数字。第一,我们的日均订单分值达到1.2亿单,八月份我们的周日均订单也达到了8000万单。第二,从用户侧来看,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那么对比4月之前增长了200%。

从商户供给来看,过去一段时间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大量新用户新商户加入淘宝闪购,尤其是优质供给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运力规模方面,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手数已经达到200万的规模,比4月份增长三倍。这也意味着我们创造了超过百万个新的就业。正如我上个季度所说,我们即时零售业务的第一阶段目标是扩大用户规模和建立消费者心智份额。凭借过去几个月的这些发展,我们已经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预期,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

接下来我再讲一下即时零售(闪购)对电商业务的拉动作用。首先从用户视角,淘宝即时零售显著带动了手机淘宝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即时零售拉动淘宝八月日活跃用户(DAU)增长20%。

即时零售作为一个更高频的场景,带动了手机淘宝大盘活跃用户活跃天数的提升。在用户活跃提升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即时零售带动电商收益的明显趋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因为流量上涨带来了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CMR)的提升。第二,因为用户活跃度提升以及新用户拉新和流失用户的召回,我们可以减少市场费用的投入。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在后续的持续经营中会扩大,相应中长期会更显著带动电商侧的收益。

接下来我想就大家特别关心的即时零售(闪购)的经营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UE)方面分享我们的看法。首先关于经营效率,我认为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过去我们的订单规模是同行的三分之一,在很多省市我们过去的份额甚至低于20%。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下,谈论效率没有意义。目前来看,即时零售已经达到了规模领先,我们会快速提升我们的经营效率。同行在外卖行业做得非常优秀,尤其是效率方面,我们正在努力缩小这一差距。在效率方面,我们的提升空间是巨大的。分短期跟长期看,短期内我们的损益收敛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包括:

第一,用户结构的优化。过去四个多月我们投入大量市场费,带来了大量的新用户。但新用户在获取阶段需要更高的投入。我们的新用户留存非常好,随着老客的比例快速提升,平台单位经济效益(UE),会随着用户结构而优化。第二,订单结构的优化,我们在下一阶段会持续推高高价值订单的比例。消费者的高价值的正餐订单以及零售(非食品)订单的比例都在提升。随着平台整体平均订单价值(AOV)的提升,也会带来整体单位经济效益(UE)的优化。

第三,履约效率和成本的优化。前期我们订单激增(这个订单规模激增四倍)的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用户体验。因为短期运力不足,7、8月份我们对运力做了额外的大规模投资。随着后续一旦平台的订单规模稳定之后,我们的物流成本会显著下降,带动平台UE进一步优化。

所以短期通过物流和补贴效率的提升,还有用户订单结构的优化,我们预计在保持消费者当前优惠投入的情况下,UE亏损可以缩减一半。长期看随着我们订单密度的显著变大,我们的物流成本对比4月之前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我们的精细化运营线下商户也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我认为规模是决定效率的第一因素,在新的规模跟市场份额下,我们有信心长期在效率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即时零售)的盈利情况。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我们认为可以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即时零售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

然后我再讲一下关于非餐饮零售品类的发展。首先我们把非餐饮品类的即时零售业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场原生模式,另外一部分是远近场结合。近场原生模式下,一方面我们依托强大的商品供给跟供应链发展闪电仓模式。过去几个月闪电仓供给快速发展,我们的闪电仓已经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其中闪电仓25%的供给来自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第二是依托于盒马大力发展生鲜品类的前置仓履约能力。盒马在接入淘宝即时零售后,线上订单整体突破200万,同比增长70%。在远近场结合方面,天猫超市将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即时零售模式。在保持远场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更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时效体验。

同时我们也会积极的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加入淘宝即时零售,实现天猫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经营的。我们预计未来会有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入驻淘宝即时零售。天猫跟淘宝即时零售的结合会给品牌商带来新的生意增长,也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新增成交额(GMV)。同时我们也相信外卖行业从一家独大到多平台参与,让商家跟消费者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长期对行业一定是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平台真金白银的投入创造了超过百万的就业,推动行业变革的同时也促进消费和经济。谢谢。

问:

嗨,晚上好。感谢管理层回答我的问题,并祝贺本季度取得非常扎实的业绩。呃,我的问题是关于阿里云。呃,我们看到呃云业务本季度表现非常好,同比增长达到26%。

呃,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呃这种加速?我们是否应该预期未来几个季度以及我们对26财年(FY26)的预期也会持续加速?呃,因为呃当我审视我们的加速并对比海外,比如美国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呃我们的变现节奏?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我们的云利润率回升到像8.8%这样的水平。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未来利润率的展望?在这方面,呃保持我们这种加速呃这个呃非常呃令人印象深刻。呃,我们能否谈谈本季度不同行业板块的实际表现如何?我记得上季度我们谈到多个行业,包括传统行业也在拥抱AI机会,本季度是否看到明显不同的情况,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更多进展?还有呃关于资本开支(Capex),考虑到本季度我们看到资本开支有所体现,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其未来的展望?

吴泳铭:

我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们的增速的预期。目前从我们现在看到,我们的阿里云的客户在使用AI产品,或者说在他们的企业内部在开发AI产品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非常明确的趋势。从这个趋势上看来,我们觉得在需求端其实还是非常旺盛。

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企业,因为现在的AI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他们在开发很多新的应用,或者说创造很多新的 use cases(用例)。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很多的传统应用的功能,在快速的用大模型的能力去替代原来传统计算(CPU计算)的这样一些功能。所以我们在看到这样的趋势面前,我们看到客户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那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就是说我们一直看到在我们提到的训练和推理方面的需求的增长。我们在最近几个季度看到了除了在推理方面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之外,我们看到在训练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行业观察。我们除了在行业当中一些基础大模型的公司,还在持续的迭代升级训练他们的模型之外,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新的机会。

比如说像我们的车厂,比如说像我们的教育类的企业,或者说一些多媒体的应用类的公司,他们现在都有一些训练需求。他们用他们自己的专有数据去训练专有模型。这些需求对于AI、对于我们的AI的整体基础设施的使用量,其实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推进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训练上面一些新的另外一个机会。就是很多的企业在基于我们通义千问的开源模型之上,其实也有非常强的后续训练(post-training/fine-tuning)需求。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教育公司,或者说一些医疗和医疗行业相关的,以及很多的做开发工具的平台公司。

其实我们发现这里有一些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很多的这些专属模型会用自己的数据和自己的场景去做在我们通义模型之上的后续训练。那在这个基础上,它会天然的使用我们的阿里云的云计算平台。同时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去开发一些针对我们开源模型的后续训练的商业化服务。这也是我们开源模型我们看到的一些新的商业化机会。所以我们预期在这样的一些趋势下,再结合我们整个看到的推理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预期在未来这几个季度,阿里云的总体的增速还是会处于一个持续向上的过程当中。

您说的一个对标海外市场的商业化节奏以及我们的(毛)利率,其实我觉得可以归结为是一个问题,还是我们自己对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判断来说。

由于AI对于云计算这个市场趋势的变革,市场集中度会比传统的云计算市场的集中度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因为AI技术的出现,导致开发者在开发应用需要的技术栈(Tech Stack)会多很多。从而会偏向选择具备全方位技术产品组合的厂商,尤其是在每一项单项产品上都具备领先能力的厂商。而阿里云在传统的计算、存储、数据库、大数据产品上具备优势。同时我们在新的AI技术栈,AI算力和AI模型(AI inference)能力上具备全方位的领先优势。所以我们对开发者还具有更开放、更友好的开源生态。

因此就现阶段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获得超越平均市场增速的增速,用好AI时代的机遇,继续扩大阿里云的市场份额。所以在这个战略目标情况下,我们现在的总体优先级还是(获取)更高的(增速)。或者是获取更多的用户的应用场景,而不是关注我们现在去提升(毛)利率。

关于我们在AI方面的资本开支(Capex)支出,我觉得我们还是会坚持原来三年投资3800亿这样的一个计划。但是每个季度可能根据供应链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同时根据全球的AI芯片的供应和政策的变化,我们其实也有后备方案,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去做供应链的不同方式的储备。所以我们相信面对不同的行业情况,我们对于未来的3800亿的资本支出,还是会按照预期的情况去完成。

我们计划三年内在云和AI领域投资3800亿元,然而,根据不同季度的供应链情况,可能会有季度间的波动,同时围绕AI芯片的政策变化,我们已制定了后备计划,与各种不同的合作伙伴合作,并能够响应供应链方面不同的系统。我相信,无论行业中出现什么变化,我们都将继续按计划并按预期推进原来的投资计划。

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

点击参与:(同步发布《RSIC-V 2030》白皮书)

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阿里巴巴:AI芯片B计划

- End -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