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9日 19:54 1 admin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作者|莱拉

编辑|文定

一条差评,可能让电商新品的转化率骤降30%;一批恶意差评,能让刚起量的店铺直接从平台首页消失。

从职业差评师明码标价 “260元删一条”,到醉鹅娘员工批量给竞品刷差评被罚12万元,再到买家靠 “差评谈判” 薅走全额退款…… 差评早已不是单纯的消费反馈,恶意差评在电商生态里的破坏力,远比想象中更精准、更致命。

近期美团推出的 “恶意差评治理专项”,以无限次申诉、AI 智能豁免、风险用户预警等升级措施,给被差评裹挟的商家带来喘息。但对电商商家而言,差评的威胁藏在物流、售后、竞品竞争的每一个环节。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这些年来,商家饱受恶意差评的折磨,平台整治能否堵住漏洞?商家该如何从 “被动删评” 转向 “主动防御”?本文结合电商真实案例、平台新规与实战经验,拆解恶意差评的精准打击与应对指南。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恶意差评“暗箭难防”

平台算法将评价权重与曝光量、搜索排名深度绑定,消费者则习惯通过差评判断商品真实性。对电商商家而言,差评不仅影响单店评分,更直接拉低商品详情页转化率,尤其是新品和小商家,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成了商家的重点经营对象,但因为差评存在的灰色地带,“职业差评师”的出现更让商家不堪其扰。而恶意差评在电商场景里,往往更隐蔽,对商家的伤害也更大。

电商交易中,“货不对板”“质量问题” 成了恶意买家的常用借口。例如有买家在淘宝店铺购买连衣裙后,故意拍摄“瑕疵”照片私信商家,以差评威胁全额退款或大额红包。商家为保住好不容易积累的评分,往往被迫妥协——这类情况在客单价50-200元的服饰、家居类电商店铺中尤为常见,因为纠纷金额小,商家更倾向 “花钱消灾”。

另一种则是来自同行竞争的“暗箭”。为挤掉竞品,不良商家会瞄准对手的 “流量高峰” 下手:在对手参加平台大促或新品冲量期,雇佣小号批量下单后集中给出 “带图差评”,内容直指商品核心卖点,店铺因为大量差评而导致评分急剧下降,销量也一落千丈。

例如北京醉鹅娘案例——14名北京醉鹅娘酒业员工在天猫店铺“落饮旗舰店”购买同一款产品并给予差评,其中11人存在多次购买反复给予差评的情况,主观恶意明显。因为被举报涉嫌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行政处罚,罚款金额12万元。

在电商平台,职业差评师已形成成熟产业链:他们伪装成普通买家,专挑销量100-500单的中小店铺下手——这类店铺评分基数小,少量差评就能显著拉低评分。操作流程高度标准化:先下单低价商品(多为30元以下日用品),收货后秒评 “假货”“缺斤少两”,再通过 “仅退款不退货” 话术勒索。

还有部分 “职业打假师” 利用电商合规漏洞牟利,盯着电商的合规漏洞,用“伪维权” 碰瓷。例如,抓住商品详情页 “最”“第一” 等极限词,或进口商品缺少中文标签、食品缺少营养成分表等问题,以 “虚假宣传” 为由要求 “退一赔三”,若商家拒绝就批量发布 “带法律条文” 的差评,倒逼商家私了。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恶意差评处理机制升级

尽管平台已经在打击恶意差评,但差评对商家的 “杀伤力”依旧很大。一条带图差评可能让商品转化率两级反转,而挽回评分需要新增50-100条好评对冲。中小电商本就资源有限,既要应对供应链压力,又要耗费精力处理差评申诉,往往陷入 “越忙越亏” 的恶性循环。

消费者在面对大量虚假差评时,往往难以做出准确的购买决策,平台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近期美团推出的 “恶意差评治理专项”,此次升级的核心是构建全链路治理体系:一方面通过 AI 智能识别(如自动过滤无意义评价、退款后恶意差评)和无限次申诉机制提升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新增 “风险用户预警” 功能,帮助商家拦截职业差评师和同行攻击账号。

因为恶意差评的本质是利用线上交易信息差牟利,所以美团的治理升级重点在电商场景中也类似。淘宝就曾打击职业打假师团队,调整评价规则,对全额退款订单关闭评价入口,从源头减少 “退款后差评” 的恶意场景。

平台机制确实能够左右评价的影响力。拼多多限制 “好评有礼” 功能,要求商家不得通过返现、红包等方式诱导好评。政策实施后,平台 DSR 评分真实性显著提升,依赖虚假好评的劣质商家淘汰率超60%。

派代智库「拼多多」专家、嘉木网络创始人老木告诉派代,“去年年尾拼多多大力整治DSR问题,做烂货的商家死了一大批,最核心的原因是好评有礼功能被限制了,很多卖烂货的商家都是依靠这个功能活着的。淘系对于评价的要求更严格,如果不想办法与消费者沟通解决,就只能通过猛刷新评价顶下去,甚至商家还需要提前准备评价,以防止后续出现差评”。

在他看来,差评数过多导致的DSR问题是无解的,只能从产品端和人群端下手,“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人群端,但是拼多多的低价人群真的非常恶劣,差评随手就来,不做好评返现基本控制不住。同样的产品包装,百亿补贴评分很好,换成白牌做低价就非常烂。”,老木补充道。

派代与商家就平台责任进行了沟通,有商家认为,“对于明显的恶意,商家可以取证追溯赔偿,但如果真的起诉了,也担心很难再获平台公正对待。”

更多的时候,商家采取的是提前预警、自我保护。派代智库「淘系」专家、女装亿级卖家辕子认为,“差评对店铺和款式权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对待差评的工作会更加前置,客服在接待过程中导致的差评,会有罚款的处罚;如果有差评预警我们会尽量赔付,甚至仅退款;默认差评的我们会及时联系买家,协商处理办法。”

但对于具体的平台政策,商家还是希望能得到平台保护。例如,辕子认为平台应该给新店新款设立差评保护期,“如果一个店只卖了100单遇到一个差评,就是1%的差评率,这样店铺就废了。”

在快商科技创始人华少看来,商家严重的差评治理,存在的核心难点是平台对消费者和商家的态度并不对等,以及职业差评人的存在,模糊了恶意差评与真实消费差评的界限。

他认为,“国家近期就约谈平台取消仅退款、电商投流费定性、平台涉税报送新规、强制社保等组合拳出台是在推动反内卷,让利商家,从而有足够的利润纳税、缴纳社保、投入研发改善品质,所以自然也不会支持恶意差评,只是发现问题到政策法规出台时间通常滞后。”

恶意差评,把这些商家坑惨了

平台正面硬刚恶意差评

派代在与商家交流中发现,大家担心的不是差评,而是“伪装良好”的恶意差评。

差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给出真实反馈和建设性意见。派代智库「淘系」专家、女装亿级卖家老肥认为,“店铺对于差评的响应机制,基本上店铺客服都有差评的针对性处理方案,有的差评可能因为存在误会,或是质量问题、客服售前接待问题,一般提供售后补偿或者安抚就能解决。但有一些是因为客户要求过分,无法满足愤而差评,这种就无法解决了。”

明显恶意的差评能够通过平台申述机制都可以解决,但往往是一些伪装的“很真实”的恶意差评,既能骗过系统,又能骗消费者,才是真的无解。

而且,就评价管理而言,许多商家也发现了评价体系存在的漏洞。老肥认为,“因为差评可修改,就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留下了谈判空间,商家往往需要用额外的服务或者赔偿去打动消费者改评价,而消费者也在尝到甜头后,懂了如何利用差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经营难点还在于,中差评出评比例不一致,好评的获取比例较低,现在商家自制好评,几乎成了基础运营的一部份。在商品满意情况下,消费者较少写下内容丰富的好评;但在商品不满意的情况下,则会奉上声情并茂的差评。

但有的商家在逐渐松绑,派代智库「拼多多」专家、广州神转化创始人清小帅告诉派代,“我们现在对差评不予理会了,因为不影响销量。原来会刷好评顶上去,但拼多多也和以前不一样,现在会屏蔽掉很多差评了。”

兴趣电商兴起后,差评显得更没有那么重要,派代智库「兴趣电商」专家、点燃科技联合创始人流星叔认为,“在主要做视频号后,全部生意都从短视频成交,基本就不太看评价了。因为短视频15秒直接点车成交,连页面都没看到,更别说评价了。”

主要靠短视频成交的商家,确实暂时从评价体系中松绑,但传统商家依旧需要与恶意差评周旋。根据多位商家的经验,派代总结出以下应对差评的策略:

1、事前预防: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电商商家可以借鉴平台的 “风险用户预警” 功能,对疑似职业差评师等风险用户进行自动拦截下单。

在日常运营中,商家要密切关注用户的行为数据,例如新注册账号短期内频繁下单并给出差评的,或者同一账号在不同店铺都有异常差评记录的,要将其列入风险名单,限制其下单,从源头上减少恶意差评的产生。

2、事中取证:紧握关键证据。

结合律师建议和头部商家的经验,商家在面对可能的恶意差评时,要迅速锁定三类铁证。

首先,对于勒索型差评,要保留微信、电话录音等勒索证据,明确记录对方以差评威胁退款或索要其他利益的对话内容。

其次,针对 “未收货差评”,商家要保留拆封商品拍照以及物流签收时间戳,以此证明商品已按规定送达,且送达时商品状态正常。

再者,当遭遇同行攻击导致批量差评时,要侦查批量差评账号的 IP、设备号关联性,留存相关线索,为后续的申诉或法律维权提供有力证据。

3、事后反击:依法依规捍卫权益。

商家要精准匹配平台规则进行申诉,深入了解各平台的差评申诉机制,按照平台要求准备充分的证据,提高申诉的成功率。同时,参考美团等平台的做法,对恶意用户发起 “限制下单”,防止其再次对店铺造成损害。在必要时,商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索赔。

根据法律规定,勒索金额超5000元即达诈骗罪立案标准,例如有人点外卖多次恶意差评骗 “赔偿款” 1.7万元,最终被判刑八个月。商家在面对恶意差评勒索时,要果断报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