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告别“大而全”与“烧钱战”之后,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拼什么?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9日 18:45 1 admin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曾经,互联网医疗企业多追求“大而全”的业务版图,试图覆盖医药销售、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全链条服务。

告别“大而全”与“烧钱战”之后,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拼什么?

但行业头部企业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智云健康、叮当健康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多家企业已纷纷调整战略,不仅业务转向“专而精”的垂直赛道深耕,业务发展也从烧钱换规模的野蛮生长,到利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行业分化态势日益显著。

从医药电商到差异化盈利

从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布的财报看,对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来说,医药电商仍是行业核心基本盘,但平安好医生、智云健康等企业差异化竞争路径已经非常明显。

京东健康优势在于“医药电商+即时配送”,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医药自营收入占比超70%,京东零售平台的活跃用户为京东健康带来了用户基础,京东物流“211 限时达”的配送效率可以说是其核心竞争力。

阿里健康则聚焦“医药电商平台 + 互联网医院”,第二季度公司医药电商平台收入增长54%。但相较京东健康,其自营业务增速仍有差距。阿里健康的优势在于阿里生态的流量入口和支付宝医疗服务场景覆盖,平台生态是其差异化所在。​

而在医险协同、AI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新赛道,行业企业也开始有所突破,打破对医药电商单一依赖的增长格局。

平安好医生在“医险协同+企业健康管理”领域,第二季度其服务的B端企业超3500家,养老业务毛利率更是高达37.6%。平安集团2.45亿个人金融客户资源和医险数据互通能力,使其在该赛道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智云健康则押注AI医疗,其已覆盖超2000家医院的HIS系统和AI慢病管理算法,通过技术赋能医疗产业链,摆脱了对传统医药销售的依赖。

从烧钱换规模到利润优先​

不仅业务模式发生转变,过去,“烧钱换规模”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持续盈利能力已经成为各家企业关注的重点。​

智云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均通过聚焦高毛利赛道解决盈利瓶颈。智云健康AI医疗领域毛利率超过70%,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经调整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23.3%。

平安好医生第二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8%,通过保险场景导流,健康服务变现的模式,让公司毛利率高于纯医药电商企业。​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则已经在医药电商领域形成了规模效应。京东健康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5%,净利润同比增长27.4%,其通过高销量摊薄物流与采购成本,同时借助互联网医院提升用户黏性,实现营收、利润增长。​

阿里健康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5.6%,其盈利依赖平台佣金及广告收入,自营业务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面对京东、美团纷纷布局即时医药领域,叮当健康营收依然同比增加2.6%,但公司依然亏损5167.1万元,在行业整体转向盈利优先的背景下,叮当健康依然需要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

拉新到留旧 用户运营逐步精细化​

随着互联网医疗用户渗透率预计在2025年突破30%,行业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用户运营策略也从大规模拉新转向用户留存与挖掘。

京东健康通过健康管理场景绑定用户,提升用户复购率和客单价。针对慢性病用户,京东健康提供在线复诊、药品定期购服务,解决用户长期用药需求。​

阿里健康虽拥有阿里生态的流量优势,但用户黏性问题逐渐显露。第二季度其医疗健康服务用户复购率约45%,低于京东健康的58%和平安好医生的62%。其未来需通过AI问诊、医保支付等场景强化用户使用频率,减少对流量投放的依赖。​

智云健康则将医院、医生等医疗端用户作为运营核心。其为医院提供AI慢病管理系统,医生可通过系统高效管理患者,进而引导患者使用智云健康的院外随访服务。这种模式下,智云健康C端用户留存率超60%,在用户黏性上表现亮眼。​

叮当健康也在社区门店提供免费测血压、用药咨询等便民服务,吸引周边居民成为会员,目前会员复购率超70%,但第二季度其活跃用户仅约1500万,用户拓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跨界入局互联网医疗企业增加

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依然是一个有想象力的行业。今年上半年,不乏互联网公司、传统医药企业、科技公司入局。

2025年1月,顺网科技与字节跳动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展开合作,双方探索的方向正是当下大热的“AI+医疗健康”,将打造数字医疗健康经济产业链。同时,抖音集团在北京朝阳区开展北京爱瑞医院(待定)项目建设。字节旗下“小荷健康”品牌也依托抖音平台流量优势,开展线上问诊、预约挂号等业务。

传统医疗零售企业人民同泰也在今年3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哈尔滨人民同泰云医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围绕诊疗、购药服务进军互联网医疗领域。

问止中医这家科技企业,也正在筹备上市冲击全球“中医AI第一股”,其通过技术优势加快中医诊疗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推动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融合与价值重塑。

“未来,跨界融合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显著特征。”中商产业研究院一名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师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不仅是互联网巨头可以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流量优势与用户基础向互联网医疗行业渗透,科技企业、传统医药企业,也可以依托自身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药品研发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向健康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在政策监管趋严、AI技术革新、用户需求升级趋势驱动下,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竞争可能刚刚开始。在他看来,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有望进一步加速,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