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再添4个博士工作站,赤峰学院新动作“buff”叠满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9日 16:21 1 admin
再添4个博士工作站,赤峰学院新动作“buff”叠满


博士工作站是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场”的重要桥梁,更是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人才培育的核心平台。近日,赤峰学院分别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翁牛特旗农牧局、安琪酵母(赤峰)有限公司、牧士农牧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博士工作站共建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4个博士工作站将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聚焦不同领域,为地方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再添4个博士工作站,赤峰学院新动作“buff”叠满


4大博士工作站落地,精准对接地方需求


此次揭牌的博士工作站,围绕我市特色产业与生态保护重点,明确了差异化的建设方向与核心任务:


宁城县黑里河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博士工作站:以野生园艺种质资源为核心,开展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同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翁牛特旗水稻杂粮博士工作站:聚焦当地支柱产业,一方面为水稻、杂粮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联合培育抗寒水稻品种与抗旱杂粮品种,破解区域农业生产的气候制约难题。


翁牛特旗安琪酵母博士工作站:深化微生物领域合作,重点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同步推进饲料、有机肥研发,并为甜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红山区牧士博士工作站:立足农牧业产业链,开展饲料研发、有机肥研发与应用研究,推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养殖业绿色转型。


再添4个博士工作站,赤峰学院新动作“buff”叠满


校地企协同发力,多重价值凸显


博士工作站的建立,既是赤峰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地、校企资源整合的生动实践,将实现“多方共赢”:


赋能地方发展:通过技术指导、品种培育、成果研发,直接推动地方产业提档升级,助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赤峰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助力人才培养:以工作站为纽带,搭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为地方输送高素质人才。


加速成果转化:打通高校科研与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生产力,破解企业技术瓶颈。


再添4个博士工作站,赤峰学院新动作“buff”叠满


合作成果持续扩容。据了解,2023年以来,赤峰学院积极响应地方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立博士工作站11个,仅在今年就挂牌共建7家。除此次举行揭牌仪式的4家博士工作站之外,目前还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博士工作站:


左旗“契丹牧耕”博士工作站:指导左旗辣椒、大樱桃等作物种植,科学防治土传病害等工作。2024年获批内蒙古重点研发项目1项,课题名称:“大樱桃根癌病拮抗微生物资源收集与利用”,项目资金100万元。


克旗草原生态保护博士工作站:进行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在当地开展了不同草种种植试验,筛选优质草种。


宁城县牡丹产业博士工作站:为当地开发牡丹产业种植项目。当地有300多年陪嫁牡丹,形成旅游景点,每年游人量1万人以上,为当地发展牡丹产业进行技术指导,设施牡丹栽培成功实现牡丹春节开花,促进当地文旅事业发展。同时为和润农业指导牡丹促成栽培成功,助力和润农业嘉年华。


元宝山区风水沟镇果蔬产业博士工作站:不同西甜瓜品种的试种栽培和生防菌剂栽培试验和技术服务,2025年获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项目“宜轻简化种植功能性西瓜品种选育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资助金额100万元。


此外,与赤峰市妇产医院、赤峰市中心血站、巴林左旗中医蒙医医院等共建博士工作站。其中与赤峰市妇产医院共建的遗传病诊断与预防博士工作站,将围绕遗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预防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依托内蒙古人类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合作开展科研项目5项。


“博士工作站是学院落实‘人才强市’‘科技突围’的关键举措,也是校地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纽带。”赤峰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程晓涛表示,赤峰学院将充分发挥地方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科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并在资源共享、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携手各方为赤峰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科技与智力力量。


来源:赤峰融媒

编辑:贾丽娟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