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盟友”变肥羊!补贴不够、威胁上桌,美国把台积电当提款机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9日 15:53 2 admin

文︱陆弃

美国终于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电视上直言:台湾产的高阶芯片,对美国是“严重国家安全风险”。注意,是“严重”,而且他说这是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危险的依赖。换句话说,美国人看着台积电,不是崇拜,不是感激,而是恐惧。嘴上喊“伙伴”,心里想“枷锁”。这就是赤裸裸的焦虑。

“盟友”变肥羊!补贴不够、威胁上桌,美国把台积电当提款机

全球顶尖芯片,99%在台湾生产。台积电几乎就是半导体界的“世界心脏”,谁都绕不开它。过去,美国人把台湾当“护城河”,仿佛只要台积电在,别人就追不上。可现在他们发现,这河护得太狠了,连自己都被卡了脖子。没有先进芯片,美国的AI、导弹、超级计算机统统要趴窝,这才让美国财政部长急得跳脚,说要“去风险化”,不然特朗普政府就等于失败。瞧瞧,这不是合作,这是上瘾后的戒断反应。

更讽刺的是,美国商人政客的嘴脸暴露得一清二楚。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接点名台积电,说65亿美元的补助是“赠予”,威胁要收回。他的逻辑很简单:你台积电一年估值上万亿美元,还敢拿我们美国人的钱?不行,你得吐更多出来。结果呢?台积电立刻在白宫宣布把美国投资从650亿美元拉到1650亿美元,三倍加码。这不是什么“伙伴关系”,这是赤裸裸的敲诈。美国人不止要台积电的芯片,还要台积电的钱、技术、工厂、未来。说白了,就是劫富济美——只不过“美”是美国。

美国害怕台积电“在台湾”,却又离不开台积电的产能。怎么办?一边高喊风险,一边用补助和威胁,强行把台积电拖去亚利桑那,变成“美国制造”。可问题来了,芯片不是搬家那么简单。台积电的优势不只在机器,还在供应链和工人。你让一帮美国工人学台湾工程师那样两班倒、全年无休?笑话。就算砸一千亿美元,也未必能复制那一整套体系。美国想把台积电“美国化”,可能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个昂贵的“空壳工厂”。

“盟友”变肥羊!补贴不够、威胁上桌,美国把台积电当提款机

影响在哪?对台湾而言,所谓“护台神山”,正在被美国人一锤一锤敲掉石头。过去台积电是台湾最大的安全筹码,因为大家都需要它,所以没人敢轻易动它。但当美国下定决心要“去风险化”,台积电的“护身符效应”就开始消失。台湾在美国人眼里,不再是唯一的供应地,而只是“搬厂前的临时仓库”。一旦芯片制造被美国本土化,台湾的战略价值会急剧缩水,甚至变成“累赘”。美国现在喊“严重风险”,其实就是在给未来脱钩找理由。

对美国来说,这是一场豪赌。要在几年内把高端制程从台湾搬到本土,不仅是资金问题,更是时间问题。1973年的石油危机,美国用了几十年才缓过来。现在要在2029年前完成半导体去风险?难度比登月还大。但美国政客非要把它当政绩工程,因为不做,就被视为“国家失败”。于是台积电就成了祭品,被推上美国政坛的赌桌。它不是被尊重,而是被消费。

美国政客说“台积电是风险”,可他们真正担心的不是供应链,而是控制权。如果有一天,台湾芯片的出口真被地缘政治掐住,美国科技帝国会瞬间瘫痪。芯片就是新石油,台积电就是新的中东。问题是,美国能接受能源依赖,却绝不容忍科技依赖。对他们来说,台积电哪怕是“盟友资产”,也必须握在自己手里,不然永远不放心。这才是他们喊“风险”的底层逻辑。

“盟友”变肥羊!补贴不够、威胁上桌,美国把台积电当提款机

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场合作,而是一场剥夺。美国先用补助套牢,再用威胁加码,最后用战略语言包装,说是“去风险化”,其实就是“去台湾化”。把芯片产业抽走,把台湾的底牌掏空,然后转身说:“谢谢,你的使命完成了。”这才是最残酷的结局。

台积电被神化多年,如今却被美国人用一句“风险”轻描淡写地盖棺定论。风险在哪里?风险不在台积电,而在美国的贪婪和不安。美国不愿意承认,真正的问题是它自己几十年产业空心化。现在想靠一堆威胁和补助把失去的几十年补回来,这不是风险管理,这是自欺欺人。芯片不是大豆玉米,随便撒点钱就能长出来。美国要的是控制,可控制不等于能力。等到有一天,他们发现投入巨资建出来的工厂产能和良率根本达不到台湾水平,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到头来,美国嘴里的“严重风险”,也许不是台积电,而是它们自己。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