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9日 07:23 1 admin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指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加氢法或费托合成等技术生产的航空燃料,故也称生物航煤。

其燃烧性质与传统化石航煤没有区别,可与化石航煤混合使用且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装,但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5%至92%。

国际民航组织已确定2050年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目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被全球航空业视为能否实现减排突破的关键。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30年前,约140个生产SAF的可再生燃料项目将投入生产,如果所有项目都可按公布的计划投产,2030年可再生燃料的总产量将达到5100万吨。

图表1:2024-2030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总产量预测(万吨)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与传统航煤相比,SAF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内减少50%~90%二氧化碳排放,是2050年以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2022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消费量仅约8万吨,仅占航空燃料总量的0.0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2000万吨;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需求量高达35,800万吨。

图表2:2025-205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预测(万吨)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韦伯咨询获悉: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自主研发的SRJET生物航煤生产技术成功许可应用于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与中国石化的合资项目实现该技术的首次国际许可。

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正式走向世界,将为全球航空业减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相比传统航煤,其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减排幅度超过50%。

若我国每年3000万吨航煤全部采用生物航煤替代,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或停驶轿车超过3000万辆一年。

SRJET技术由石科院通过持续自主研发突破而成。团队构建了“两段三区”分子重构反应体系,开发出高稳定性脱氧催化剂和高选择性异构催化剂,具备原料适应性强、工艺稳定可靠等特点,可处理棕榈油、餐饮废油等多种动植物油脂,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该技术于2011年首次在镇海炼化生产出合格产品,2014年获中国首张生物航煤适航证,2015年实现首次商业载客飞行,2017年完成跨洋飞行,2022年应用于国际货运航线,并成为空客中国初装油。

2024年6月,采用SRJET生产的生物航煤成功加注C919国产大飞机试飞,实现了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上的应用突破。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目前,SRJET技术已完成从研发到商用、从客运到货运、从国内到国际的三重跨越。

2022年,该技术获亚洲首张RSB可持续认证,这是航空减排领域最早、最广泛应用的国际可持续标准之一。

2023年起,石科院牵头开展中国工程院生物航煤战略咨询项目,研究成果获“优”级评价,为我国产行业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此次技术许可通过了道达尔能源严格的“ProQual”技术评级,标志着SRJET正式进入全球市场。石科院将继续推进技术升级迭代,为全球民航低碳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来源:中国石化石科院

更多关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2025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重大突破!中石化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实现首次国际许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