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9日 03:06 1 admin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光刻机几乎横扫全球市场。尼康、佳能两个日本品牌,一度占据全球七成的市场份额。英特尔、IBM的工厂里,都在等待日本的步进式曝光机来生产更细密的芯片线路。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然而当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实施限制时,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是:既然日本的光刻机技术也很强,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找日本购买?

美国反击,日本落寞

实际当年的日本技术特别厉害,那时候的美国光刻设备制造商被远远甩在身后,从原来的主导地位滑落到边缘化。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日本的崛起并非偶然。1976年,日本政府启动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投入180亿日元,联合企业攻关技术。

尼康在1978年完成首台半导体光刻机SR-1,佳能则早在1970年就推出日本第一台商用光刻机PPC-1。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到1985年,佳能FPA-1500问世,支持0.8微米节点,这些技术进步让日本从跟跑到领跑,芯片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显著提升。

随后来到1989年,日本光刻机全球市占率飙升至70%。尼康的NSR系列进驻英特尔工厂,佳能的FPA-1500FA支持0.8微米制程,助力日本半导体出口额超越美国。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日本的来势汹汹,美国自然是不愿意看着它成为老一,所以从1985年开始,美国便有动作了。

1985年,美国半导体协会投诉日本倾销,次年《美日半导体协议》签订,日本被迫监控出口价格,避免低价竞争。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真正的重击来自1987年的“东芝事件”。美国指责东芝卖数控机床给苏联,违反管制协议,直接禁售东芝产品两年,日本半导体产业遭到沉重打击。

尼康也未能幸免。1990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调查尼康在美国抬价,次年征收高关税,尼康出口美国销量下降30%。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这些措施让日本光刻机产业严重受挫。与此同时,荷兰ASML正在崛起,2000年推出NSR-S306C浸没式曝光设备,2007年首台EUV原型出货。

日本企业因投资不足,逐渐落后。尼康甚至在2010年退出EUV研发联盟,错失了下一代光刻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更不必说,后来日本的路子也走错了,当ASML押注193纳米浸没式光刻技术时,尼康却执着于研发157纳米干式光刻机。

路线选择的失误让日本付出惨痛代价。2010年ASML推出首台EUV原型机时,尼康因投资不足退出研发联盟。曾经的光刻机霸主,在EUV时代沦为看客。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而如今,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已被荷兰ASML主宰,尤其是最关键的EUV设备,ASML一家独大,占据全球91%的市场份额。

不过终归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在DUV设备一类还是能扳回一局,那既然如此,中国技术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向日本购买?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为何转向不了日本?

实际上,不是我们不想买,是日本不愿意卖。2023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对包括光刻机在内的23种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这不是一般的“走程序”,而是需要一项项申请,最终还要看日本经济产业省是否点头。实际审批通过率不到20%。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2024年4月,日本更进一步,把GAA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等先进技术也纳入管制范围。这是和美国、荷兰一起搞的“美日荷三方联盟”,专门针对中国!

更精妙的钳制在供应链环节。东京应化向中国客户交付EUV光刻胶时,合同注明“禁止用于7纳米以下工艺”。这些装在铅罐里的紫色液体,其实添加了特定的抑制剂,使分辨率被限制在10纳米级别。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只得说,政治压力还是令日本别无选择,日本在美日安保同盟框架下,在半导体问题上几乎没有独立的决策权。更何况,美国早就用“东芝事件”给日本上过一课,那次教训让日本企业几十年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即使从商业角度看,日本也不想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一方面怕“被制裁”,一方面又怕“被吸干”。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踩在“能卖就卖、但不能过底线”的红线上。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从表面看,日本的设备确实还在进入中国。2023年,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将近30亿美元的光刻设备,占总进口额的四分之一。

但这些大多是用在90nm、65nm这样“成熟工艺”的设备,真正关键的ArF浸没式光刻机,基本都被卡在审批环节。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所以面对现实,中国在走自主创新的路,从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到如今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力度,全球罕见。仅“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总投资就超过3000亿元。

这些投入已经开始见效。上海微电子2023年推出的SSA800-10W光刻机,已经可以支持28nm工艺,甚至2025年有望实现14nm的突破。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中科院在研究DPP-EUV光源,华为公开了多项光刻相关专利,长春光机所也在搞国产镜头替代计划。各路“补短板”的项目齐头并进,产业链也在悄悄补课。

如今观看这自主研发的漫长路,只得说日本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关键核心技术,靠买终究是买不来的!


参考资料:

佳能,能拉日本半导体设备一把吗?——蓝鲸新闻

日本买的EUV光刻机开始安装,准备造2nm芯片——观察者网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日本光刻机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被卡脖子时,为何不去向日本进口?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