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首创”到“复制”,徐大堡核电“钢铁巨伞”再就位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9日 00:32 1 admin

当八月的秋阳流金,铺洒在徐大堡核电建设现场,一场凝聚匠心与科技的重量级“对话”正在这里上演。

近日,承载着创新智慧与匠心智造的钢铁巨构——由中国核建旗下中核二二承建的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外穹顶模板支撑网架模块,在70余米的高空精准就位,完美定格,标志着首创的外穹顶双曲面网壳模块化支撑架技术,在徐大堡核电项目实现了从“3号核岛首创立标”到“4号核岛成熟复制”的成功跨越,为项目“创标杆、树典范”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首创”到“复制”,徐大堡核电“钢铁巨伞”再就位

匠心复刻“钢铁巨伞”

模块化、可拆卸、可重复使用,是深植于这座“钢铁巨伞”血脉的创新基因。

“首创”到“复制”,徐大堡核电“钢铁巨伞”再就位

4号核岛外穹顶网架沿袭并优化了3号核岛的设计方案:借鉴“华龙一号”钢顶模的成熟经验与昌江“椰树伞”拼装支撑结构的精髓,网架的型钢主桁架与精密连杆严格遵循已验证的模块化路径,在地面提前预制、精心组对,编织成稳固可靠的空间网架结构。

精度,是复刻成功的基石。项目团队充分运用3号核岛积累的经验,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深度融合,对每一榀桁架、每一个连接节点进行“数字孪生”式体检与模拟预拼装,将制造与组对偏差牢牢锁定在毫米级,确保这座庞然大物完美复现首创技术的精工品质。与此同时,吊装前的各项准备严格对标3号核岛的成功模式:大型履带吊严阵以待,吊索具与网架模块接口处反复校验确认,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覆盖至每一位操作人员。

毫厘之巅再证成功

吊装日,天朗气清。巨型履带吊舒展钢铁臂膀,将这座承载着成功复制使命的“钢铁巨伞”稳稳提离地面。真正的挑战,在攀升至70余米高空后骤然升级。

“首创”到“复制”,徐大堡核电“钢铁巨伞”再就位

毫米“穿越”:网架需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精准穿越内穹顶密布的各类管道与贯穿件,间隙控制堪称“刀尖上的舞蹈”。项目专项攻关小组依托3号核岛验证的成熟方法,利用BIM技术进行动态碰撞模拟分析,预设最优吊装路径。吊装过程中,沿袭了激光跟踪仪实时监控、吊车微动系统毫米级调整等关键技术,确保“巨伞”在“高空走廊”中轻盈穿行。

精准“落子”:项目团队创新性地设置了三级精确导向装置。在距离就位点最后十厘米的关键时刻,液压同步微调系统启动,操作人员凭借成熟的操作流程,依据高精度传感器数据,将巨大的网架徐徐导入预定卡槽。测量数据最终定格:各项偏差均优于严苛标准,这场“钢铁巨伞”与“混凝土基座”的精准对接,完美复现3号核岛的“吻合”。

首创到复制的标杆跨越

4号机组外穹顶模板支撑网架模块的精准就位,以实践再次验证了该创新工法的显著优势与成熟可靠:彻底规避70余米高空密集散拼作业风险,实现本质安全跃升;模块地面整体预制,极大程度优化主线工期,实现建造效率倍增;结构精巧,用钢量控制在约200吨以内,可拆卸重复使用,是资源集约的典范;地面作业保障焊接与检测质量,模块化精度高,确保了工程质量的卓越;从3号到4号的完美复制,则充分证明了该首创技术的成熟度与可推广性。

这不仅是中核二二积极践行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战略部署的扎实行动,更是项目团队将首创成果高效转化为可复制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例证。中核二二这支“核工程建设领域的王牌军”,正紧握创新与经验的接力棒,将凝结智慧与汗水的“中核二二方案”加速锻造成引领行业的标杆,在建设核工业强国的征程上“奔跑接力”。

来源:2025.8.27中核二二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