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9日 00:19 1 admin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8月23日,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可燃冰转化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99.7%的甲醇转化率,而且只需要70℃的低温就能搞定。

这意味着躺在我国南海海底的90万亿立方米可燃冰,终于可以变成真正能用的清洁能源了。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可燃冰到底是什么宝贝?

说起可燃冰,很多人可能还觉得很神秘。其实它就是甲烷和水在深海的低温高压环境下,经过亿万年挤压形成的冰状结晶体。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这玩意儿的能量密度高得吓人——一立方米可燃冰分解后,能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按照燃气发电的标准计算,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两到三个月的电。

全球可燃冰储量约有2万亿立方米,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总和的两倍多。而中国是储量最大国家,已探明高达90万亿立方米,其中南海就占了75%。换句话说,仅靠南海的可燃冰,就足够支撑中国未来200年的能源需求,不依赖任何传统化石燃料。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中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已经领先全球。虽然日本是第一个实现深海开采可燃冰的国家,但我们很快就后来居上了。2017年,我们在南海神狐海域创造了连续产气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而此时日本的可燃冰开采试验却因为泥沙堵住钻井通道等技术问题,始终停滞不前。

到了今年3月,蓝鲸二号深海钻井平台实现了日均3.5万立方米产气,并连续稳定产气30天,开采效率比国际平均高出40%。这意味着中国在深海可燃冰稳定开采技术上,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美国虽然也开采过可燃冰,但深度不够,俄罗斯和加拿大主要是在高纬度冻土开采,而陆地上的可燃冰储量占比还不到5%,根本没有商业价值。

转化难题为什么这么难搞?

但开采出来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难题在于转化。可燃冰需要在接近零度的低温和近百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才能保持固态,一旦离开这种环境就会分解成水和天然气。要么花巨额成本维持高压低温运输,要么就得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的物质。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在国际上,比较被认可的一条路子是把可燃冰转化成甲醇。甲醇是液态燃料,本身比较稳定,不容易挥发,用起来比汽油安全,燃烧时碳排放也更低。但问题在于,传统转化方式太“硬碰硬”,往往要几百摄氏度的高温和上百个大气压的环境下才能催化完成,能耗惊人。

这种粗暴的方法带来两个大问题。第一是能耗巨大,光是维持这种高温高压条件就要消耗大量能源,经济性很差。第二是很难精确控制反应程度,导致一部分珍贵的甲醇被过度氧化变成二氧化碳,既浪费了能源又增加了碳排放。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也正因为这些技术瓶颈,虽然一些国家在可燃冰开采上有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还面临不少技术和经济难题。所以,全球科学界才把甲烷高效转化为甲醇看作催化化学的“圣杯级”挑战。

海南团队的突破到底有多厉害?

海南大学的科研团队这次突破的关键,就是研发出了一种纳米级的钯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厉害在哪里?它能精准识别甲烷分子,就像有GPS导航一样,专门找甲烷下手,通过对晶面的精密"装修"来激活甲烷的化学键。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更关键的是它的"快速释放"特性。一旦甲醇分子生成,催化剂会立即将其从反应活性中心分离出来,避免甲醇继续和氧气接触被变成二氧化碳。这种分子级别的精准控制,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过度氧化的问题。

这项技术的两大突破让人震撼。第一是转化效率达到99.7%,基本实现了零浪费,原料几乎没有损失。

第二是反应条件大幅优化,只需要70℃的温度就能完成转化,要知道我们平常开的汽车发动机工作温度都超过90℃。这样的条件在工业上非常容易实现,不仅大幅降低了能耗,也减少了对复杂设备的需求。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个突破完美解决了可燃冰转化过程中的两大世界性难题:转化效率低和反应条件苛刻。有了这项技术,可燃冰的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终于有了现实可能。

产业化前景有多诱人?

现在开采问题解决了,转化问题也解决了,这意味着用可燃冰大规模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对中国而言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了。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2035新能源规划,中国把可燃冰列为战略替代能源,2025年也被定为商业化试采的关键倒计时节点。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这个"战略接替能源"的定位很关键。换句话说,从明年开始,我们就要用可燃冰逐步淘汰传统化石能源了。随着可燃冰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推进,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逐年下降,最终可能完全摆脱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测算,基于可燃冰的甲醇生产成本将大幅低于传统化石燃料,这将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巨大的成本优势。当别的国家还在为高昂的能源成本发愁时,我们已经用上了便宜又清洁的可燃冰能源。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全球能源格局将被重新洗牌

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是能源安全问题彻底解决,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在石油运输通道上卡我们脖子。其次是环保效益显著,甲醇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比传统化石燃料低得多,符合碳中和目标。

目前全球42%的可燃冰相关专利由我国持有,在储层改造、环境监测等关键领域专利数全球第一。我们的自主深海钻井平台、开采装备已经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中国标准也被国际能源署纳入全球碳交易体系。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这次海南大学的突破,更是在技术链条的关键环节实现了颠覆性创新。99.7%的转化效率和70℃的低温条件,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扫清了障碍。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基于这项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将陆续启动。

当然,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解决工程化、规模化生产等问题。但技术突破已经实现,剩下的主要是投资和时间问题。按照国家的规划时间表,2025年将是一个重要节点,届时我们很可能看到基于可燃冰的清洁能源开始规模化应用。

突破!东大两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要结束了?

这场能源革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

当中国拥有了自主可控的清洁能源技术和充足的资源储备,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链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可以说,这项技术的成功,让中国在未来的全球能源竞争中占据了极其有利的位置。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新华社-可燃冰如何高效转化?这个难题被破解了

北京日报-破解世界性难题!我国科研团队在“可燃冰”大规模利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