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人工智能语言渗透现象:研究证实ChatGPT正改变人类日常用词习惯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8日 23:28 1 admin
人工智能语言渗透现象:研究证实ChatGPT正改变人类日常用词习惯

信息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8-evidence-chatgpt.html

人工智能对人类语言系统的影响已经从屏幕延伸到现实对话中。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通过分析2210万个口语单词样本,发现ChatGPT发布后,"深入探讨"、"精妙复杂"、"战略性"等AI常用词汇在人类日常对话中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部分词汇使用率甚至翻倍。这项发表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开创性研究,首次通过实证数据证明了大型语言模型对人类自然语言系统产生的直接影响,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语言变迁现象。

研究团队由计算语言学助理教授汤姆·朱泽克领导,通过对比ChatGPT发布前后的词汇使用趋势,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语言融合现象。在接受调查的AI流行语中,近四分之三的词汇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都出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增长,而这些词汇的同义词却未出现类似变化。这一发现表明,人类语言系统正在无意识地吸收AI生成文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技术驱动语言演变。

数据揭示的语言变迁模式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科技对话播客等非脚本化、自发性口语材料的海量数据,重点关注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前后的词汇使用变化。结果显示,"超越"(transcend)、"夸耀"(boast)、"精妙"(intricate)、"战略性"(strategic)和"收获"(harvest)等词汇的使用频率急剧上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一词的使用模式变化。研究发现,AI常用的"underscore"(强调)一词使用频率大幅增长,而其同义词"accentuate"(突出)的使用频率却保持稳定。这种选择性增长模式强有力地证明了AI语言模式对人类词汇选择的特定影响。

人工智能语言渗透现象:研究证实ChatGPT正改变人类日常用词习惯

图片来源:Pexels 的 Matheus Bertelli

朱泽克教授指出:"我们看到的口语变化非常显著,尤其是与历史趋势相比。最引人注目的是变化的广度:如此多的词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考虑到这些都是通常被人工智能过度使用的词汇,推测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似乎是合理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速度令人惊讶。与历史上其他语言变化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在口语中体现不同,AI相关词汇的渗透仅用了数月时间。这种加速的语言变迁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对语言演变的深刻影响。

研究还发现,这些变化并非均匀分布在所有语境中。正式或学术语境中常用的词汇在非正式对话中的使用频率增长最为显著。这表明AI语言模型中普遍存在的正式化倾向正在向日常口语渗透,可能导致口语和书面语之间传统界限的模糊化。

技术影响的深层机制

这项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区分两种不同的影响机制:工具性使用与系统性影响。工具性使用指人们在使用AI工具时直接采用其建议的表达方式,而系统性影响则表明AI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语言认知系统。

主要作者、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布莱斯·安德森解释道:"语言是人类最强大的交流媒介,了解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这种媒介至关重要且及时。我进行这项研究的动机源于看到人工智能突破了主要行业的可能性极限,并意识到这种影响不仅限于工具的使用——它可以影响社会方面,包括我们如何使用语言。"

研究证据倾向于支持系统性影响假说。如果仅仅是工具性使用,那么词汇变化应该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而不应该在自发的口语对话中如此明显。然而,数据显示即使在非正式的播客对话中,AI相关词汇的使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这些表达模式已经内化到说话者的语言系统中。

更深层的机制可能涉及语言学习和模仿的认知过程。人类大脑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语言适应能力,当频繁接触特定的语言模式时,这些模式会无意识地被吸收并整合到个人的语言库中。AI生成文本的大量存在为这种无意识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输入源。

此外,社会语言学研究表明,新的表达方式往往通过社会网络传播,而数字媒体加速了这一传播过程。当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接触到AI生成的内容时,这些语言模式通过社交互动进一步扩散到口语领域。

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深远影响

这种AI驱动的语言变迁现象引发了多个层面的社会关注。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用户都受到相似AI语言模式的影响,可能导致语言表达的同质化,削弱地区性和文化性的语言特色。

合作研究者莱利·加尔平指出了更深层的伦理问题:"我们的研究凸显了许多重要的伦理问题。随着大型语言模型能够影响人类语言,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模型偏差和错位,或者说LLM的行为差异,可能会如何影响人类行为。"

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研究发现,学术写作中AI相关词汇的使用增长更为显著,这可能改变学术交流的传统模式。教师和研究人员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评估学生作品的原创性,以及如何在AI辅助写作的时代保持学术诚信。

从认知科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人机交互的新阶段。人类不再仅仅是AI的用户,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AI语言模式的载体。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最终导致人类语言能力的演变,影响思维表达和概念构建的方式。

社会语言学家担心这种变化可能加剧语言不平等。熟练使用AI工具的群体可能在语言表达上获得优势,而缺乏相关技术接触的群体可能在语言发展上相对滞后,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化。

研究团队计划继续追踪这一现象的发展轨迹,特别关注不同年龄群体、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人群的差异化反应。朱泽克教授表示:"虽然这对于理解人工智能在语言变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未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在放大语言变革的传统模式,还是直接推动它们。"

这项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证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技术发展对人类基本交流能力的深远影响。随着AI技术的继续发展和普及,监测和理解这些语言变化将成为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要议题。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