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8日 17:46 1 admin

  就在几天前,杭州教育圈迎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上,两份重磅文件正式发布——《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

  这意味着从今年9月新学期起,人工智能将正式走进杭州每一所中小学的课堂——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的AI通识课程。从“认识AI”到“使用AI”,再到“思考AI”,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已经启航。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我们总说‘分数决定未来’,但在AI时代,真正决定孩子能走多远的,是提问的能力、探索的勇气和跨界融合的思维。”8月24日,在暑假临近尾声的这个周末,刚刚荣获2025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张文宇教授在浙江省科技馆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脱口秀,这也是“科学有观·科话武林”系列活动的第三场。

  这场的主题很应景——分数之上,与AI同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AI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与其同行,张文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要更像人”。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当AI“狂飙”,我们该往哪走?

  活动一开场,浙江省科技馆金牌科普辅导员团队率先登台,带来名为《趣谈AI》的科学脱口秀。没有PPT堆砌的专业术语,也没有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段子、表情包和关于AI的爆笑故事,大家在欢笑声中Get了AI的知识。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期活动的主角——浙江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盈阳金融科技学院院长张文宇登场了。作为连续四年蝉联2021~202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学术大咖,他以一场“毫无门槛”的AI脱口秀征服了全场。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像一场“数字地震”,震醒了所有人。紧接着,阿里推出通义千问,百度有文心一言,腾讯、华为、讯飞也纷纷入场——中国AI,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张文宇笑着开场,“现在的AI早就不是实验室里的‘书呆子’了。它藏在你的语音助手里,帮你规划最短路线;它在自动驾驶系统里‘眼观六路’,比你还警惕红绿灯;它还能写诗、画画、编脱口秀——虽然段子可能还没我好笑。”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当年AlphaGo赢了李世石,全世界都在问:AI赢了,人类输了?张文宇摇摇头:“真正赢的,是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算力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像望远镜让我们看见银河,AI让我们看见思维的边界——它不是取代我们,而是延伸我们。”

  接着张文宇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猜,人类大脑的功率相当于什么?”一些小观众七嘴八舌:“汽车?”“电脑?”“超算?”“答案是20瓦,一盏小夜灯的功率,”张文宇揭晓谜底,“却支撑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而训练一次AI大模型,耗电量可能相当于一个小镇一整天的用电。张文宇意味深长地说:“AI算力在暴涨,数个月就翻一倍;而人类的脑力没变。但别忘了,我们有灵感、有情感、有创造力——这些,才是AI永远无法复制的‘人性光辉’。”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跳出“分数之上”:AI时代,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AI时代,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呢?张文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天,AI一分钟能做一万道题,写十篇论文。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刷题”,那他们的未来也只会被AI“刷”掉。他以“吃数字科技佳肴,喝人性光辉琼浆,玩人机融合智能,乐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并创造更好的世界”定义新时代学习,鼓励孩子们享受不一般的“吃喝玩乐”。他分享了自己带“学霸课题组”的真实故事:近五年一共指导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24人进入北大、浙大、南大等名校攻读博士,名校升博率高达85%,甚至课题组里有6对情侣牵手成功。“他们不是‘卷王’,而是与AI同行、并鹤立‘机’群的人。AI虽然能够协助他们查文献、写代码、做实验,但提出问题的是人,激发灵感的是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依然是人。”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随后的互动环节气氛更加热烈,现场的观众踊跃举手,就AI伦理、能源危机、人工智能发展边界、机器学习等话题与张文宇展开深入交流。“AI会不会有一天觉得自己是人类?”“如果AI统治世界,我们还能控制它吗?”一个个充满好奇和思辨的提问,连张文宇也连连称赞“问题相当专业”。

  一位即将踏入计算机专业的准大一新生提问,“张教授,您提到AI 的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但您也说,AI还需要‘人性’。可问题是,我们要怎么让计算机拥有‘人性’呢?”张文宇回答:“这也是AI发展最核心的命题之一。我们要让AI‘对齐人类的价值观’。比如,我们训练AI时,不仅要喂它数据,还要教它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边界’、什么是‘善意’。”他进一步解释道:“开发AI产品,如果只看算法性能、忽略人性温度,是做不出好产品的。有芯却无心的机器难免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我们真正所期待的AI,必须是数据与人性双驱动的。只有为机器立心,人类方得立命。”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他总结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机不教,人之过。在未来,文理交融、跨界创新一定是大方向。“学计算机的要懂心理学,做产品的要懂伦理学,搞算法的也要读读哲学。AI可以让机器越来越像人,但只有人文,才能让人越来越像人——更具温度、更懂关怀、更拥有创造力和同理心。”


科学有观,不止于观

  “科学有观”品牌自创办以来,已迎来杨利伟、刘伯明等航天英雄,也有院士专家共话前沿。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课本与新闻中的身影,就这样走下神坛,走进人群,与我们面对面,讲一段真实而滚烫的科学人生。而今,它以更年轻的语态、更活泼的形式、更开放的姿态,破圈而出,走进大众视野。

人工智能即将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刷题”到“发问”,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带来了一场关于AI的通识课

  从太空探索到未来农业,从“三体计算星座”到AI脱口秀,“科话武林”系列正在用一场场高质量的科学对话,一次次思维碰撞中的笑声,一层层深入浅出的思考,悄然打破科学与大众之间的“玻璃墙”,让每个人都能伸手触摸未来的温度。




来源:省科技馆、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