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首个全国科普月即将到来 周国辉:科普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8日 02:58 1 admin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首个全国科普月即将到来 周国辉:科普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奠基性工程首个全国科普月即将到来 周国辉:科普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奠基性工程首个全国科普月即将到来 周国辉:科普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探寻AI”环节 主办方供图

9月将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浙江以一场接地气、显活力、见深度的科普实践率先启动了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AI在浙江——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生命健康、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四大应用场景,通过中外青年探访、现场路演、科普剧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百姓生活、赋能产业升级、助推社会进步。

详情点击>>

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在杭启幕,AI正这样改变你我生活

首个全国科普月即将到来 周国辉:科普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今年9月,是《科普法》修订后首个“全国科普月”,意义非凡。浙江提前启动,既是响应国家战略,更是向全社会释放一个鲜明信号:科学普及,应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从在场观众的目光和掌声,可以得出启动活动的成效。我在浙江省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各位领导面前,点赞一下这次主场活动的组织团队。这个活动的谋划和准备已有数月,但由于活动提前,场地变化,这几天创作团队冒着高温、加班加点,这是一个各地各部门在科普活动上的一个大合作。今天一早我看到一位省电视台记者随手拍发的凌晨两点仍在漏夜工作的照片。我很为科普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而感动。

今天这场“AI在浙江——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活动,用独特的视角,让大家走进各地的真实场景、触摸真实变化。切热点、有温度、说人话、重行动,这是社会化科普应有的模样。

此刻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看得见”来表达。

第一,看得见的技术,未来已来,AI就在身边。从宁波舟山港的无人码头,到绍兴“金蝉布艺”的智能工厂;从台州“蓝色循环”守护海洋生态,到AI医生走进社区问诊……这些都是“浙”里人正在经历的生活日常。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帮农民增收、让医生减负、为城市提速的“贴心伙伴”。科普,就是要通过传播,让大家大胆拥抱AI,把新技术从实验室请进工厂、田头、家门口。

第二,看得见的改变,科普不能只是“我说你听”。活动有辩论、有实验、有互动体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AI变成可看、可玩、可参与的故事。当科技有了烟火气,而且充满求真向善臻美为民的人文价值,公众自然愿意靠近、敢于提问、乐于共创。

第三,看得见的未来,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不是旁观者。

AI正从“工具”变成“伙伴”,而科普,就是帮人们学会和这位“新伙伴”打交道。实践告诉我们:新质生产力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靠一个个具体场景拼出来的。每一个场景背后,都站着愿意尝试、敢于创新的人。

面向未来,用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

——开放,欢迎更多企业、单位、机构打开大门,变成课堂、变成研学的场景。AI时代的开启,需要来一场全民的学习运动。

——融合,人工智能+行动,包括+科技、+产业、+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AI不只是+什么,关键是怎么+,要改革创新求变革、“融生活”,让科技长出人文的根;

——向新,让每一次科普都成为一次行动的起点,点燃更多人的创新火种。

“杭州六小龙”的横空出世,极大提振了全社会科技创新的自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决定,通过科普工作,进一步形成“把牢人工智能这个核心变量”的全社会共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科创高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以首个全国科普月为起点,一起讲好“AI让生活更美好”的浙江故事。故事里,有科技,有人文,有更美好的愿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