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7日 18:36 1 admin

引言

2025第十六届DTCC大会结束了,这几天很充实也觉得很有意思,我分享的主题和接受的采访都提到了围棋,通过2016年AlphaGo 和2023年ChatGPT这两件大火之事的比较(相差7年,围棋的市场又如何呢?),通过这个引子,向大家分享数据库从业者的未来之路怎么走?为什么需要从DBA到DBA²?会后反响特别好,我也很开心!这就是跨界的魅力,AI时代需要的就是各种交叉融合!

感谢DTCC的演讲邀请和授予我的新媒体奖,感谢崖山授予的YVP,也恭喜崖山通过国测,希望国产数据库越来越好。

在返程的高铁上望着窗外,忽然想起我们几位作者因《剑破冰山》一书的出版,首次受邀参加第二届DTCC的经历,感概万千!十四年时光一晃而过,仿佛就在昨天,遂写下了这篇文章...


1

保存便捷,难逃一劫

记得那会刚刚跳槽一家新公司,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更大的平台,更复杂的业务,更规范的流程,这一切都让我兴奋不已。我像一块海绵,努力地吸收着新知识,并很快在试用期里展现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新同事和小组负责人叶哥的认可。

我们团队主要使用的数据库客户端工具,是当时非常流行的PL/SQL Developer。它功能强大,但也有一个便捷到“危险”的功能——可以自动保存不同数据库连接的用户名和密码。刚开始,我还保持着警惕,每次连接生产库都小心翼翼。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之间频繁切换,渐渐地,我放松了警惕。

那个周二的下午,和往常一样,我接到了一个需求,需要将一段数据同步脚本在测试环境执行。我熟练地打开PL/SQL Developer,选中脚本,连接数据库,然后——按下了“F8”(执行)快捷键。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屏幕下方的状态栏显示“Executing… Done.”。我长舒一口气,便投入到了下一个任务中,对几秒钟前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

我不知道,因为上一次连接的是生产库,PL/SQL Developer的窗口,已经悄悄地、自动地帮我把会话切换到了那个它“记忆”中的、最危险的地方。我那个本该在测试环境里“彩排”的脚本,已经原封不动地、一字不差地,在生产环境的舞台上,进行了一次“全球直播”。


2

静待苛责,反沐恩德

平静只持续了不到半小时。办公室另一头,负责核心电信业务的部门突然炸开了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我隐约听到“平台出问题了”、“客户大批量投诉”……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但第一反应还是下意识地自我安慰:“应该跟我没关系,我下午一直在搞测试。”我正想忽略这些嘈杂的噪音,专心于手头的任务,但内部通讯软件突然弹出的一个窗口,却像一盆冰水,从我的头顶瞬间浇下。

是运维部门的同事发来的紧急通知:“电信业务平台出现故障,正在排查原因,初步定位到有异常数据库操作,操作账户为‘[我的用户名]’。”

当看到我自己的名字时,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下午那个按下“F8”的画面,在我眼前瞬间闪回。我猛地打开PL/SQL Developer的连接日志,当看到那个指向生产环境的IP地址时,我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参考链接:入狱记)。

完了,犯错了。而且,我…昨天才刚提交的试用期转正申请。

我面如死灰,甚至没有勇气站起来。很快,小组负责人叶哥走到了我的工位旁,脸色凝重地拍了拍我:“走吧,超哥(部门长)在等你。”

去会议室的那段路,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漫长的一段。我感觉自己不是去开会,而是去领“死刑判决书”的。

会议室里,我低着头,准备先道歉,再引咎辞职。

然而,超哥的第一句话,却再次出乎我的意料。他指着白板,语气严肃但异常平静:“先别说谁对谁错。我们先搞清楚三件事:第一,这个脚本为什么能在生产环境执行成功?第二,为什么你的账户会有直接操作生产核心表的权限?第三,我们的工具和流程,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下一次的‘F8’?”

没有指责,没有咆哮,甚至没有问我“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整个“会审”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对事不对人的事故复盘会。我将我的操作原委和盘托出,他们则从权限管控、工具规范、流程设计的角度,一步步剖析整个事件的漏洞。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会议的最后,超哥看着我说:“试用期的员工,我们不应该给这么危险的权限,这是管理的失策。你,作为一个有经验的DBA,不应该如此依赖工具的‘记忆’,这是操作的严重不规范。大家都有责任。”

他顿了顿,说:“好了,问题搞清楚了,你回去好好写一份报告,我们不能白白浪费了这次教训。”然后,先行离开了。

此时,叶哥轻声和我说了一句:“你试用期通过了,超哥没因为这事卡你。”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以为的狂风暴雨,又一次,化作了春风细雨。


3

万言书成,见我赤诚

走出会议室,我内心除了再一次被“温柔以待”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无地自容的羞愧。超哥和叶哥把责任揽了一半过去,这份担当,远比任何严厉的批评都更让我警醒。

那句“我们不能白白浪费了这次教训”,在我脑中反复回响。

我回到座位,没有丝毫懈怠,立刻开始写那份“足够深刻”的复盘报告。这一次,我写的不仅仅是事故本身,而是把我能想到的、与“数据库操作安全”相关的所有细节,都写了进去。从PL/SQL Developer的工具配置,到不同环境的账号权限分离;从脚本的版本控制,到发布的审批流程……

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反面教材”,剖析了每一个可能导致风险的环节,并给出了详尽的改进建议。这封邮件,与其说是复盘报告,不如说是一篇上万字的、关于生产安全的“万言书”。

写完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邮件只发给了超哥一人。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没想到,半小时后,我收到了超哥的回复,同时,这封邮件被他转发给了部门全体成员。他在转发语中这样写道:

“这封邮件,我建议所有人都认真读一读。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还觉得是‘运气不好’。这位员工(我的名字)用他的深刻反思,为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价值千金的生产安全课。我希望大家学习的,不仅是报告里的技术细节,更是这种直面问题、深度总结、并乐于分享的精神。”

那一刻,我看着屏幕,百感交集。感动、羞愧、温暖,五味杂陈。这封邮件,我反复看了数十遍。也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把“总结分享”,变成我雷打不动的习惯。


4

版主之盟,出书之约

超哥的这封“公开表扬信”,像一剂强心针,彻底点燃了我的分享热情。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我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坑、总结的每一条经验、写的每一个提效脚本,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发布在内网上。短短半年,我分享了数万字的技术总结,这些文章不仅让我和同事之间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顺畅,甚至连客户都对我赞赏有加,我的工作也因此越走越顺。

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只在公司内部分享。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江湖——当时国内最火的数据库技术论坛ITPUB。我开始在论坛上回答别人的问题,分享我的文章。因为分享的内容足够“干”,我很快从一个新人,变成了论坛的活跃者,并最终被邀请成为了“数据库管理”版的版主。

在ITPUB当版主的日子,让我认识了天南地北的技术高手,我的眼界和技术深度也因此飞速提升。

又过了一年,公司开始年度职称评定,其中一项重要的加分项,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技术论文。我对此一窍不通,便去请教当时ITPUB的创始人,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大哥——虎哥。

我私信虎哥:“虎哥,我想发篇论文评职称,您有没什么路子推荐?”

虎哥的回复,简单、直接,却再一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他回道:“格局小了!ITPUB开发版的几个版主,正准备凑一起出本书,我们看你小子文章写得不错,逻辑也清晰。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我们一起干一票大的?出书,不比发一篇论文牛更好吗?”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看着虎哥发来的消息,我愣住了。出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一个遥远到不能再遥远的名词。我,真的可以吗?


5

版主合力,剑破冰山

虎哥的邀请,让我激动了好几天,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自我怀疑。“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真的有资格和ITPUB那几位大神一起出书?”。我爸听说我要准备写书后,第一反应就是让我千万别写,觉得我没这个能力,会闹出笑话来。不过我妈、我爱人和我弟倒是非常支持我,觉得我可以大胆的去尝试。

我把我的顾虑和虎哥全盘托出。虎哥却在电话那头笑了:“技术圈,不看资历,看实力。你的文章我看过,逻辑清晰,讲得透彻,这就是最大的资格。别怕,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的话给我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很快,一个由几位活跃版主组成的“作者天团”就通过网络集结完毕了。牵头人是做事认真,责任心极强的OO兄和兔子,他们负责统筹全局、划分章节、把控进度。我们每个人,都像领到了一块拼图,任务就是将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知识,打磨成最精致的形状。而公认的SQL大牛newkid兄,不仅参与编写,还担负起全书的审核工作,保障了书的质量。此外还有野花、勃哥两位高手参与其中,阵容堪称豪华。

那半年的时光,是我技术生涯中成长最快、也最快乐的日子。我们虽然身处天南地北,却通过网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每一个深夜,我们都会在聊天组里,为一个小小的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每一篇初稿,都会被其他几位作者用最挑剔的眼光,审阅得体无完肤。这种毫无保留的、纯粹的技术碰撞,以及身边有一群顶尖高手与你并肩作战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我也因此,为了写好自己负责的章节,不得不去重新翻阅、研究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知识死角。我发现,“写出来”是比“学进去”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你必须把一个知识点揉碎了、吃透了,才能用最浅显的语言,清晰地讲给别人听。半年后,当我们的书稿最终汇集在一起时,一部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的数据库宝典诞生了,书名非常霸气《剑破冰山——Oracle开发艺术》。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此书进展的非常顺利,2011年1月正式出版。它得到了业界所有前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直到我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我抚摸着封面上的那一行行铅字,闻着那独特的油墨香,看到作者栏里印着我自己的名字时,我依然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6

网友奔现,DTCC来相见

ITPUB技术丛书《剑破冰山——Oracle开发艺术》一经出版,就引发了业界极大的关注,像一张烫金的名片,让我们几个作者在圈子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恰逢第二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即将在京举办(参考链接:从DTCC专场变换窥探数据库风云),我们几位作者,都荣幸地接到了组委会黄药师的邀请,作为演讲嘉宾出席。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要在如此盛大的、全国性的技术会议上做分享,激动和紧张可想而知。但比做分享更让我期待的,是终于可以见到那些与我“神交”已久、并肩战斗了半年的“战友”们。出发前,我激动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

在北京的酒店大堂,当虎哥、盖帮主、OO兄、兔子、野花、勃哥还有组委会的阿川哥、黄药师他们一个个真实地从网络背后走到我面前时,那种感觉非常奇妙。我们几乎是瞬间就认出了彼此,没有丝毫陌生感,只有相见恨晚的熟悉。我们互相拍着对方的肩膀,大笑着说:“哦!原来你长这个样子!”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那几天,我们白天是台上的演讲嘉宾,晚上就成了最铁的“饭搭子”。我们从数据库的未来聊到各自的家庭,从技术的鄙视链聊到人生的理想。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远比书本更宝贵的经验和视野。会议结束,在北京西站分别时,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约定要常联系,江湖再见。这次“网友奔现”,让我收获了技术之外,最宝贵的友谊。


7

无私分享,教学相长

从北京回来后,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被打开了。我不再仅仅是那个埋头于公司业务的DBA,我的背后,是给我提供全新视野的ITPUB技术社区。或许是这份底气,让我变得愈发的自信和乐于分享。我的工位,渐渐成了一个“技术问诊处”,总有同事带着问题过来,而我也乐在其中。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仿佛开启了双线模式:白天,在公司里和同事一起攻克项目难题;夜晚,则化身为ITPUB论坛上的热心人,解答着天南地北网友们的疑问。

而支撑我在这两条线上不厌其烦、投入大量精力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初心——我总能从那些前来求助的、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素未谋面的网友身上,看到当初那个面对“黑盒子”手足无措的自己。

正是这份强烈的共情,让我毫无保留地将工作中的实战案例脱敏总结,变成论坛上详尽的分享,希望能帮他们把脚下的路,铺得更平坦一些。而有趣的是,论坛上那些天马行空的讨论和刁钻的问题,又时常让我在工作中茅塞顿开,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我从未计算过这些付出,因为我从中收获的,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纯粹快乐——那种被人信任、被人需要的价值感。我逐渐明白,一个技术人真正的“附加值”,或许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屠龙之技,而在于他是否愿意,为身边的人点亮一盏小小的灯。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8

开局遇挫,意外反转

我从未想过,这种不求回报的分享,会在一个我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给我一份最温暖的“回礼”。

那是一个夏天,我被派到武汉出差,去解决一家合作企业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问题很棘手,我花了两天时间,才写出了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和优化方案。但在方案评审会上,对方的技术负责人,一位看起来颇为傲气的经理,却对我的报告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质疑,认为我的分析不够深入,甚至不客气地提出,希望我们公司能换一位“更资深”的专家过来。

会议室的气氛一时非常尴尬,我据理力争,但对方就是不认可。

就在这时,他似乎无意中瞥到了我挂在胸口的访客证,看到了我的名字。他愣了一下,忽然用一种不确定的、试探性的语气问我:“你在ITPUB上的网名,是不是叫‘XXX‘?”

我也愣住了,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的表情瞬间从“怀疑”和“傲慢”,变成了一种混杂着“惊喜”和“尊敬”的兴奋!他“噌”地一下站起来,热情地握住我的手:“哎呀!原来是你!我之前在论坛上请教过你好几次Oracle问题,每次你都回复得特别详细,我真是太感谢你了!”说完,他扭头返回自己办公室,拿来《剑破冰山》一书,找我签名,再次把我惊到了。

技术人生——剑破冰山,DTCC来相见

接下来的故事,变得无比顺畅。他完全采纳了我的方案,并调动所有资源全力配合我。一周后,系统优化效果非常显著,性能提升了数倍。

回福州的那天,武汉下起了罕见的大雨。正当我被困在酒店发愁时,这位经理竟然主动打来电话,坚持要开车穿越大半个“水上威尼斯”,把我送到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雨刮器疯狂地摆动,车里却异常安静和温暖。我看着窗外的滂沱大雨,忽然觉得,人生真是奇妙。你只管用心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比如分享,比如帮助别人,不问前程,不求回报。但或许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曾经洒下的那些种子,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一天,为你开出一朵花,甚至会化为一把伞,为你遮风挡雨。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