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6日 23:19 1 admin

钉钉CEO凌晨12点巡查空荡荡的办公室,第二天怒斥员工:你们竟然提前下班!

空荡荡的办公区里,只有刺眼的灯光迎接这位凌晨到访的CEO,此情此景本该让他欣慰员工们终于休息了,结果却成了批评员工的理由。

上周的一个凌晨,时间已过十二点,钉钉CEO陈航独自一人巡查了公司办公区域。

工位上几乎空无一人,正常来说这应该是件好事,毕竟第二天还要工作。

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第二天,各个部门负责人被叫去一顿批评,员工们被质问:为什么提前下班?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这场风波始于自媒体“风声声”的爆料。

在上周的一个凌晨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之间,钉钉CEO陈航巡查了公司办公区域。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发现工位上的人稀稀疏疏,第二天所有部门都遭到了严厉批评。

员工们被质问为何提前下班,这让许多人哭笑不得:凌晨零点下班还算“提前”,那什么时候才算正点?

随着事件发酵,多位IP地址位于浙江的网友证实了情况属实。

还有网友指出,巡查时间根本不是12点,而是更晚的凌晨一点半。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面对汹涌的舆论,钉钉办公软件工作人员表示:“事情是假的,至少自己没遇到过这种情况,CEO晚上也是要睡觉的。”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但有趣的是,在8月21日凌晨12点,钉钉官方公众号卡点发布了一条标题为“加班,做了个让大家能早点回家的东西”的推文。

文章中多次强调“加班”关键词,连抽奖赠送的伴手礼也被标注是“加班做的”。

运营者甚至还特意点赞了网友夸“标题取得好”的留言。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钉钉CEO陈航的花名“无招”,取自《笑傲江湖》中剑术宗师风清扬的武学境界,无招胜有招。

但这个看似超然的名字背后,是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今年4月,陈航回归钉钉后便开始大力整顿考勤与工作纪律。

他要求员工早上9点准时上班并组织早会,晚上还要进行工作总结,以求保持团队的快速响应能力。

午休时间被缩短至13:15结束,上班期间禁止浏览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

遇到他人加微信时,员工需要说明“不好意思,我只有钉钉”。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在爆料中,最令人震惊的是钉钉内部的工作时间安排。

有网友发布避雷帖称,面试后被告知早上9点开始上班,晚上12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这就是所谓的“9127”工作制,比众所周知的996更加严苛。

996已经让很多人感到压力山大,9127的出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钉钉所在的阿里巴巴全球总部C6楼因此被调侃为“阿里缅北”,暗示其工作环境压力之大。自从换了新老板后,离职人数已超过300人。

与钉钉的严格管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科技公司的人性化举措。

今年7月初,影石Insta360公司给全体员工发放了“黄金盲盒”,每个含0.36克真金。

他们还与影视飓风合作推出文化衫,每年举办“百万减重”挑战赛,员工每减重一斤就能获得500元现金奖励。

不仅如此,影石还在光棍节组织“百万奖金内推脱单”活动,七夕节赠送价值上千元的美容仪,程序节则有“黄金键帽”赠送。

近期,公司甚至还举办了20万现金满天飞的内部庆功活动。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钉钉事件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最大的问题:到底应该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员工,还是靠人性化的关怀激励团队?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陈航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大约9年,可能受到日本职场文化的影响。

但他的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现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确实值得商榷。

过度加班不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还会使创造力衰减。

这种陈航最推崇的模式,实际上正在杀死企业的创新基因。

面对不合理考勤制度,员工其实有多种维权方式。

互联网和私企员工可以运用“项目优先级”话术协商加班,用“今日工作已完成”等表述避免正面冲突。

重要的是每日通过企业微信或钉钉记录工作日志,截图超时工作记录,保存突击查岗监控录像。

2023年某大厂程序员集体仲裁案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员工们通过钉钉打卡记录证明连续8个月日均加班3小时,最终获赔3倍日常工资。

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员工深夜发文响应,后续如何了?

钉钉CEO凌晨查岗风波,表面看是管理方式的争议,实则暴露了数字化工具与人文关怀的深层割裂。

当“反内卷”成为时代强音,以效率为名的企业却陷入“在岗即敬业”的认知陷阱。

真正智能的工作方式,应是让员工在阳光下奔跑,而非在深夜里挣扎。

钉钉若想重获人心,或许该先审视:那把丈量效率的尺子,是否早已在追逐KPI的路上悄然折断?#头条深一度#

(老A)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