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穿山甲”直走斜行护树2100棵 西南油气田龙泉山响水滩山体穿越贯通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6日 21:17 1 admin

8月22日17时58分,西南油气田龙泉山森林公园响水滩山体穿越工程全线贯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以下简称:输气管理处)的建设者,首次运用悬臂掘进和反井钻两项新技术,在推进工程的同时成功保护2100棵树木,让美丽的自然画卷与工程成果相融,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景。

“穿山甲”直走斜行护树2100棵 西南油气田龙泉山响水滩山体穿越贯通

反井钻斜井顺利贯通。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成渝城市群主轴上的重要生态绿核与生态屏障,园内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交织,马尾松、柏木、构树等植被丰富。此次贯通的响水滩山体穿越段位于该公园核心保护区的龙泉驿区山泉镇梨园村,且因高陡坡构造,成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该穿越段隶属于金堂—平桥输气管道工程,这一全长56.45千米的工程,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上产500亿的重点基建项目,核心目标是统筹天府气田简阳区块致密气外输。工程投运后,将为成都新增一条天然气保供通道,助力川渝万里管网进一步延伸完善,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更强动能。值得一提的是,金堂—平桥输气管道工程线路涉及生态核心保护区13.26千米、生态缓冲区8.19千米、生态游憩区7.17千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此前工程金堂—同安段曾有南北两个路由方案,北线开挖沟埋方式对植被破坏大,南线非开挖方式破坏小。输气管理处秉持“绿色生态金不换”的理念,果断选择南线方案,全力守护龙泉山森林公园生态。

为实现绿色施工,输气管理处首次将悬臂式掘进法与反井钻技术分别应用于平巷隧道和斜井施工,这两项技术如同“穿山甲”般高效且环保。平巷隧道施工中,“穿山甲”在3.8米断面上精准作业,控制力强、扰动围岩小,单次掘进可达0.6米,日掘进进度3米,仅用37天便完成96.4米掘进,顺利抵达马头门。反井钻斜井施工时,“穿山甲”再展优势,凭借精度高、应对复杂地质工效高、绿色低碳的特点,沿38度纵向坡度,先以0.22米孔径从地面向下穿行223.4米至马头门与平巷隧道相连,随后换用0.28米孔径扩大,最后以1.4米“大手臂”由下至上一次反向扩孔,彻底打通山体穿越通道。

“穿山甲”直走斜行护树2100棵 西南油气田龙泉山响水滩山体穿越贯通

反井钻斜井施工。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进场与废渣处理同样围绕环保展开。据工程现场代表于操介绍,材料进场由集中堆料改为分批次拉运,大幅缩减了材料存储及加工区域面积。施工产生的废渣,现场未设临时堆渣场,而是全部运往森林公园外20多公里处的专用堆渣场妥善管理;待穿越通道贯通后,部分废渣被运回回填,斜井通道则采用注浆方式固定,施工现场几乎看不到废渣痕迹。

金堂—平桥输气管道工程现场执行经理田晨测算,若响水滩山体穿越采用传统开挖沟埋方式,需开挖430米长、20米宽的施工场地,还需修建400余米长、5米宽的施工便道,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而该区域以成年乔木为主,每亩约有130棵树。此次通过平巷隧道与反井钻斜井技术,成功避免了大规模开挖,将2100棵树木留在了龙泉山的森林海洋中,用“管让树、人护树”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答卷。(文/范照明 聂华 罗晔 丁川)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