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6日 17:35 1 admin

工位上,数十台人形机器人排排而坐,拿起传送带上的零部件。随着闪光灯闪烁,表面瑕疵在后台屏幕上一览无余……


这一机器人进厂打工的科幻场景,即将被洛阳企业实现!


日前,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发布我国首款工业质检具身机器人CASIVIBOT。该产品不仅外观拟人,而且嵌入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模仿、思考、反馈,一经推出便引起业界强烈关注,燃起我国工业质检迈向“具身智能和生态协同”3.0时代的新希望。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外观动作模仿人类,工业瑕疵明察秋毫


前不久,在这场以“智己·质彼 质检未来”为主题的发布会上,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一经登场,便引起了在场观众的鼓掌欢呼。


面对矿泉水瓶,CASIVIBOT机器人通过双臂协作,完成360°检测全覆盖,动作自然流畅,无需人工干预;汽车电机定子工厂实操中,该产品双手交替夹起定子,成功识别微小裂痕和毛刺,单件检测时间小于5秒,效率与人工相比毫不逊色……


现场发布会上,一段段无后期处理的实拍视频,让人领略到机器人的高度智能化和灵活性。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外观像人的CASIVIBOT,配备三组摄像头和7自由度机械双臂,可柔性配备二指、三指和五指等夹具,是这家企业抢抓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风口”,面对工业质检“痛点”推出的跨越式产品。


中科慧远总经理张武杰介绍,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方向升级,传统自动化光学质检设备已难以应对制造场景碎片化、产品形态多样化、工艺流程复杂化的新形势。以手机行业为例,去年,我国新上市手机型号高达421款,而一套自动化光学质检设备的导入周期往往达3到6个月,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反应速度。


“产业正呼唤一种新的质检方式。它需要像人一样,快速适配复杂多变的工业场景,具备快速导入、灵活部署、持续学习进化的能力。CASIVIBOT的推出,便是对这种行业需求的回应。”张武杰说。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是学徒又是专家,还能群体自我进化


机器人拟人化质检,当然离不开一颗“聪明大脑”。


“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在于摄像头、机械臂、灵活手等硬件配套外,更在于其内嵌的鉴习、鉴心和鉴云三大核心软件技术平台。”企业总设计师沈飞说。


例如,鉴习平台让机器人成为人类质检员的“好学徒”。嵌入该平台后,使得机器人能观察、记录、模仿人类质检员动作路径与姿态细节,做到人机一致。如此一来,面对非标准化工件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又如,鉴心平台则让机器人不仅看得懂瑕疵,还会分析原因,成为“质检专家”。该平台引入视觉与语言双模态大模型,使机器人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瑕疵属性、理解成因,例如将一道细小裂纹与“由工艺偏差导致的结构性裂痕”对应。“这一人工智能大模型,能通过少量样本训练达到高精度识别,前不久还在CVPR 2025工业视觉挑战赛中获得世界冠军。”沈飞说。


再如,鉴云平台让各机器人之间实现“心灵感应”。依托该平台,单台机器人一次训练获得的检测经验可以快速同步到整个机器人集群,让机器人成为一个可持续进化的智能群体。


可以说,三大平台的嵌入,使机器人具备了“模仿习得”“理解分析”“群体进化”的三大能力,“聪明大脑”使得机器人像人一样质检成为可能。


面向汽车、半导体等推广,推动工业质检迈向3.0时代


说起中科慧远,不少洛阳人对其耳熟能详。


自2016年落户洛阳以来,中科慧远围绕3C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需求,推出多款行业领先自动化光学质检设备,尤其是在复杂纹理、微小瑕疵的捕捉方面,中科慧远的设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准,逐渐成长为中国工业视觉检测领域的代表力量。

“洛阳造”机器人实现进厂“打工”

“如果以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划分,我国工业质检目前已经历了‘目视检测’的1.0时代,‘机器视觉检测’的2.0时代。”张武杰介绍,该产品的推出,将有效破解工业质检“最后一公里”痛点,引领我国工业质检向“具身智能和生态协同”的3.0时代升级。


下一步,以该产品发布为起点,中科慧远将推动具身智能质检在汽车、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应用落地,为我国工业质检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该具身质检机器人的推出,意义不只是机器人进厂打工,更是推动‘中国制造’迈上新台阶。”张武杰意味深长地说。


洛报融媒·掌上洛阳客户端 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冯小婉 文/图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