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共探全球转型时代的现代化新路,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6日 15:04 1 admin

8月23日,以“重塑现代化:中国与全球南方”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IPP”)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十余位全球知名学者通过跨领域、跨区域、跨文化的深入对话,就全球发展转型、多极化时代的中国与全球南方关系、多元现代化路径等议题凝聚了新的智慧与共识。

共探全球转型时代的现代化新路,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南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系统总结中国经验并转化为全球南方的共享方案、超越传统的东西方叙事、构建现代化新范式,既是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IPP学术委员会主席、本次国际会议召集人郑永年教授表示,过去几十年,现代化主要通过西方的经验来实现;今天,全球南方已成为新的发展力量,正在不断实践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与全球南方相互学习、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各种变化的时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以及国际秩序,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题为“2050年的世界,一些量化视角”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未来世界将面临经济与技术交汇、军事力量变化、生态危机、数字革命、人口结构变化的五大关键变革。萨克斯认为,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有能源、农业和城市的深刻转型”,而中国已经在绿色与数字技术领域展现出极高的生产力,成为全球重要的技术供应国。他呼吁全球各国加强合作,警示“全球合作水平过低,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本次会议聚焦全球学界关心的多个核心议题,设置了“转型中的全球发展”“世界经济结构转型与全球治理”“多极化时代的中国与全球南方”等三大议题。牛津大学发展政治学教授尼基塔·苏德(Nikita Sud)、联合国资深经济学家梅里・马达沙希(Mehri Madarshahi)、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座教授柯成兴(Danny Quah)、印度尼西亚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埃薇・菲特里亚妮(Evi Fitriani)等国际知名学者分别从全球治理、产业链重组、区域合作、历史影响等维度,分析全球南方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任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IPP执行院长郭海等中国学者,则就国际秩序转型的风险、全球产业链重组、当代全球发展框架等议题分享了自身对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思考。此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主持的“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多元现代化路径”圆桌讨论环节,就如何将多样化的现代化经验转化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共同力量进行交流,引发全场与会嘉宾与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共探全球转型时代的现代化新路,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结束后,与会国际嘉宾还在IPP的组织下,共同前往广州小鹏汇天公司进行实地参访调研,并与该公司高层和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等机构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交流研讨。通过亲身观察中国创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国新经济形态的政策和管理实践等,与会嘉宾得以更为深入地体会和理解中国新时代发展的探索实践,进一步丰富全球南方研究田野感知。

据介绍,年度国际会议是IPP重要的品牌性学术会议,也是华南地区最具政策影响力的综合性智库论坛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二届。近年来,IPP不断发挥其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社会影响力,紧扣全球格局演变中的重大议题,通过国际会议这一高端学术平台,持续为全球学者、产业专家与政策制定者搭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思想交流盛宴,持续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话语”融入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之中,努力讲好有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文、图|记者 付怡 赵鹏 通讯员 周浩锴 张怡然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