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6日 12:34 1 admin

8月25日,202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普讲解大赛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以“航天创新发展 容我为你道来”为主题,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办,海南大学承办。航天科技集团多家研究院、专业公司及直属单位选拔推荐的34名选手共同带来一场航天科普盛宴。

灯光聚焦舞台中央,大屏幕上闪过选手们的科研日常——有的在试验室调试卫星设备,有的在车间打磨返回舱零件,20秒的自我介绍视频刚结束,台下便响起阵阵掌声。

8月25日,以“航天创新发展容我为你道来”为主题的航天科技集团2025年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如期而至。16位从34名半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航天人,带着对星辰大海的热爱,将硬核科技化作鲜活故事,为观众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航天科普故事会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硬核科技“软表达”:

让高深原理通俗易懂

“宝贝,妈妈不能去太空摘星星,但能为摘星星的人保驾护航。”五院529厂选手刘淑芬一登上舞台,便用女儿的童言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大屏幕上,神舟飞船返回舱“上小下大、酷似钟形”的身影清晰可见,她没有堆砌专业术语,而是将复杂的制造流程拆解为“铣、卷、吹、缝、热”五步,比喻得生动贴切:“‘铣’外形堪比在气球上雕刻,要把薄如蝉翼的铝板雕出精准造型;‘卷’蒙皮就像给返回舱量体裁衣,让平面金属板弯出锥形腰身;‘吹’座椅更神奇,铝板在特殊工艺下像气球般鼓起,托举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缝’舱体宛如天工织锦,将不同部位的构件精准衔接,织就守护生命的‘铁布衫’;‘热’处理如同锻造金刚之躯,为金属零部件炼出稳固可靠的‘标准身材’,为往返天地筑牢安全屏障。有观众感慨:“原来返回舱是这样‘造’出来的,太厉害了!”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八院800所选手杨唯一带来的科普内容《太空“刹车”》,让观众读懂了离轨帆的“守护使命”。“一颗黄豆大的太空碎片,以十倍子弹速度飞行,能瞬间击穿空间站外壳。”她举起手比划着,随后大屏幕演示起离轨帆的“变身魔法”——从拳头大小的高密度收纳体,瞬间展开成6张乒乓球桌大的轻薄帆面,“这就像给航天器撑了一把‘太空大伞’,哪怕大气再稀薄,也能靠空气分子的撞击产生阻力,让航天器慢慢减速、优雅落回大气层。”

当评委追问“标配式离轨帆是什么”,她笑着解答:“是为600公里以下近地轨道航天器量身定制的‘刹车片’,能让轨道滞留时间缩短数倍,守护太空家园不添‘尘埃’。”

中国商业火箭选手朱笑林的《火箭回家:一场精准的太空芭蕾》,更是将一场巨大的技术挑战,演绎成了优雅的“太空芭蕾”。“从60公里高空、以6倍音速飞行,要精准落在500公里外、仅100米的区域——这相当于从100层楼顶,把擀面杖投进2.5公里外的篮球筐!”他用生动类比让观众瞬间理解垂直起降的难度。

随后,他逐一揭秘“闯关法宝”:“箭体像羽毛球一样重心靠后,天然‘稳如磐石’;顶部栅格舵像‘智能方向盘’,拨动气流修正航向;变推发动机两次‘逆风点火’,从超高速降到零速度;液压支腿像安全气囊,让数十吨的‘钢铁巨兽’稳稳站立。”当讲到2024年6月酒泉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成功时,他眼中闪着光:“这惊艳一落,让我国火箭研制迈出了坚实一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薪火相传“向未来”:

让航天精神“浸润人心”

航天科技集团科普讲解大赛举办以来,越来越多航天人走上科普舞台,把科研一线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也是赛事的初心。选手们不仅传递知识,更在讲述中融入了航天人的坚守与传承——八院805所选手闻方缘讲解空间站交会对接时,特意提到“25次对接100%成功”的背后,是团队对“毫米级精度”的执着;一院703所选手王艺静畅想2045年太空天梯时,坚定地说:“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到我们造出半米长的碳纳米管,人类正在把科幻变成现实。”

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选手王琬涵在讲述中,串联起“航天强国”与“海洋强国”的使命:“研发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我们花了十余年时间,就是要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现在,它不仅能为海洋科研提供数据,还能助力渔业养殖、灾害预警,让航天技术真正服务于国计民生。”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评委的提问,更让科普多了层深度互动。当被问及“不同安全阀有什么作用”,六院北京11所选手肖子寻从容解答:“火箭上的超压保护装置是‘最后一道保险’,2000度高温下也能快速泄压;而工业安全阀要守护西气东输、核电站,得‘减成本、强寿命’,50万的科研设备变成5万的工业产品,靠的是‘精简+强化’的智慧。”这个回答,既有技术细节,更有航天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颁奖环节,会场内掌声雷动。八院800所杨唯一、中国商业火箭朱笑林、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王琬涵3名金奖选手接过证书时,指尖微微颤抖;“最具人气奖”一院10所选手端木一婷、九院771所选手李雪皓收获了线上线下数千观众的的欢呼……优秀组织单位的代表则表示,会继续支持职工参与科普,让航天故事被更多公众所熟悉,让航天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让星辰大海的故事“活”起来

全国科技大会强调,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这场科普大赛,就像一座架在“高深科技”与“大众梦想”之间的桥梁——它让返回舱的焊点有了温度,让离轨帆的展开有了画面,让龙虾眼望远镜的探索有了情感,更让海洋盐度卫星的“守护”、火箭回家的“执着”,深深烙印在每位观众的心中。在航天强国的建设征程中,航天人不仅征服着星辰大海,更以真诚与热爱,将每一个“中国航天故事”,娓娓道进我们的时代记忆。


文/马骁 刘岩

图/马骁

编辑/靳晴

审核/杨建 杨蕾

监制/黄希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