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
2025-08-26 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胡超群团队在大型海藻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形成机制及其碳封存能力精确测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当期期刊封面。研究团队供图,下同
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碳汇因其巨大的碳封存潜力,被视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负碳排放途径。长期以来,大型海藻生态系统因其碳汇机制研究有限和碳汇贡献量化困难而未被纳入海洋碳汇的评估范畴。
研究团队以涠洲岛马尾藻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马尾藻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物量变化,首次开展了南海马尾藻场RDOC形成机制及其碳封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RDOC是海洋长期碳封存的重要载体,马尾藻通过自身代谢及微生物作用可向海域输送RDOC,其中马尾藻的代谢活动在RDOC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马尾藻通过代谢活动向水体释放的溶解有机碳约占藻体碳储量的17.95%,其中高达64.29%的溶解有机碳最终转化为RDOC。同时,研究建立了精准的马尾藻RDOC碳封存量的估算方法,估算出涠洲岛马尾藻场RDOC的碳封存量约为9.17 g C·m-2·yr-1,并借助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 MS)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在分子层面上进一步揭示了马尾藻释放的DOC成分及其稳定性。
马尾藻碳汇的精确测量与分子组分分析。
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大型海藻在碳封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大型海藻碳封存的定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广西科学院创新团队启动资助项目的资助。南海海洋所硕士研究生余宿中及其导师研究员任春华、广西科学院研究员姜发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超群以及南海海洋所研究员陈廷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est.5c02913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相关文章
8月23日,黑龙江省第三届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开赛。来自省内多个地市及吉林、辽宁、天津、北京四省市的420支队伍700余名运动员展开了激烈角逐,共同...
2025-08-26 0
本周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Palo Alto)举行的 Hot Chips 大会上,NVIDIA 专家详细介绍了 NVIDIA NVLink 和Sp...
2025-08-26 0
索尼发布电影机FX3、FX3A、FX30全新重磅固件更新升级,加入了直观的快捷6宫格菜单(BIG 6 ,使调取常用设置更高效,变形反挤压显示新增1.5...
2025-08-26 0
最近不少朋友都收到了一条关于“核酸退款”的短信,提到这事儿,估计有人会犯嘀咕,毕竟之前很多核酸检测都是统一组织的免费项目,怎么突然冒出来退款了?其实从...
2025-08-26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