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深圳两名青年科学家上榜!“科学探索奖”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6日 02:39 1 admin

8月25日,“科学探索奖”2025年获奖名单公布,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两人来自深圳,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竺淑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廖清。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专注资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随着新一届获奖名单揭晓,“科学探索奖”7年来共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

首先,“新星”闪耀,年轻科学家成为本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在今年的50位获奖人中,有13位是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其中还包括6位“90后”。年轻科学家获奖人数和去年的7位相比大幅增加。在信息电子领域,6位获奖人中甚至有3位是年轻科学家,占据“半壁江山”。

年轻科学家们崭露头角,与奖项今年设置的“新星名额”密不可分。2025年,“科学探索奖”在每个资助领域提供1个“新星名额”机会,在满足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下,该名额用于奖励年轻科学家。据悉,2025年‘科学探索奖’共有1238人申报,高于历年平均,增量主要就来自年轻科学家,今年申报奖项的年轻科学家共有261人,占比21%,和去年的11%相比几乎翻倍。

其次,今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名单中,女性获奖人共有9位(去年7位),获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占比18%,其中还包括3位年轻科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两位青年女科学家来自深圳。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竺淑佳为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25年3月全职加入南科大后,长期深耕于大脑兴奋性离子通道NMDA受体研究,为脑疾病新药研发提供了前沿理论依据;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廖清是该校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曾获2022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长期从事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一直以来,“科学探索奖”尊重女性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重视她们的成长发展。奖项始终强调,同等条件下,女性和年轻人优先。

此外,2025年“科学探索奖”覆盖面进一步提升。50位获奖人来自15个城市的33家机构(去年13个城市、28家机构),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吉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8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医院首次拥有了自己的获奖人。

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基础科研的蓬勃生机,也是全国范围内基础科研布局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创新格局不断优化的写照。

“鼓励原创”是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对基础科研的资助理念。2025年,“科学探索奖”在评审机制上进一步优化,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原创性研究的大原则贯穿在评审的各个环节。从同行评审、复审再到终审,评审专家们都更注重对未来研究工作原创性的考察,评估候选人学术贡献和研究计划的原创性、开展研究工作的独立性、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等。

行之有效地鼓励原创,还需要奖项充满公信力,评审客观公正、一切以学术为中心,让所有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表示:“科学奖项的公信力,首先建立在严谨的规则之上。科学探索奖自创立以来,便制定了严格的章程和评审规则,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回避,决不允许以‘打招呼’、利益输送等手段干扰或影响评审工作。今年在整个评审阶段,共产生363人次的回避。”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由腾讯出资100亿元设立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是一项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奖项。支持基础科研是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的重要议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旨在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宽容度高、灵活性强的优势,探索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

深圳两名青年科学家上榜!“科学探索奖”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