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5日 23:15 1 admin

荷兰那边一边数着中国下的订单,一边转身听美国的禁令,嘴上说“商业决定”,手上却卡着维修和出口。

光刻机卖了一半,关键部件不批,升级服务也限。这不是合作,是吊着你喘气。面对这局,中国没喊冤,只回了五个字:芯片,我们自己造。

买得起,修不了,荷兰这出戏有点怪

2024年,光刻机巨头ASML交出了一张“最挣钱”的年报:全年系统销售额中,中国市场贡献了89.2亿欧元,占比高达41%,稳居全球第一

但奇怪的是,这边设备买得热火朝天,那边却频频传来消息,说ASML不卖最先进的设备,不批维修权限,不放关键零部件出口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从2023年开始,荷兰政府开始响应美国的呼吁,限制向中国出口极紫外光刻机(EUV)及先进DUV设备相关部件与维修服务

设备能出,螺丝拧不了;订单签了,售后却关门。ASML成了一个进退失据的“夹心饼”,一边怕失去全球第一大客户,另一边又要交代给美国爹。

更极端的,是“卖设备不给升级”、“维修需要审批”、“关键光源禁出口”等非市场行为,彻底暴露了这门技术背后的国际权力游戏。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但即便这样,中国依然选择继续购买,为什么?就一句话:“拖时间、抢窗口”咱们清楚自己在哪条路上赶路,也知道别人想在哪设卡

既然ASML还有“可售”设备,那就尽量买来。用这些设备换时间、养人才、稳生产、布研发,为的是下个阶段国产设备跟上之后,能无缝切换。

所以ASML说,中国会在15年内完成全面国产替代,这不叫吓唬,这是它自己都知道的预言。技术封锁逼出来的不是崩溃,是独立的方向。这场全球芯片链上的博弈,现在才刚起头。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封得越狠,换得越快。买不是目的,是铺路,中国“造”的引擎已开始发动。

这仗咋打?国产光刻机的战斗位在哪儿

ASML能封,我们也不是没动作。中国光刻产业链,过去十年从0到1,已经完成“起步到破局”的一段硬核旅程。

先看设备本身。上海微电子自2016年推出90nm级ArF光刻机SSA600系列,开启国产设备出货。技术水平虽不算领先,但足够搭载成熟制程需求。

2020年,华卓精科实现双工件台系统突破,打掉了ASML在关键控制模块上的垄断地位。这可不是小玩意,是整个设备里的“心脏”。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突破点还不止这一个。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攻克了全固态深紫外光源系统,这种光源系统能稳定输出波长193nm的激光光束,具备支撑5~7nm工艺制程的理论基础。

再往高处走,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攻克了13.5nm波长极紫外光源技术。虽然距离完整EUV设备还有不小差距,但这一突破等于攻下了一座技术“前哨站”。荷兰人捂着光刻机的“脖子”,我们这边悄悄造出了“气管”。

同时,广东博众等企业打通工艺链,从材料到控制软件、自研曝光系统等板块全线推进,一批国产厂商被推到“战斗前线”,整个光刻设备行业进入政策支持与市场实战双重拉动期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光看个体突破还不够,关键是这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制”在推动

政策层面,“十四五”期间多项战略工程明确“关键设备自主可控”目标;资金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持续注资光刻设备与零部件上下游企业;科研端,交叉融合的实验平台正成批孵化“非典型制造商”。

这不是一个项目的试水,是一个行业的起跳。一线企业在跑,后排队伍在蓄,科研部门在探,市场需求在撑,一个国产光刻设备生态,已经渐成气候。

设备搞定一半,芯片的量产落地才是终点。设备突破了,材料和设计环节得跟得上。

芯片这事儿,单靠一台机器可不成

搞光刻机是入场券,但想拿冠军,还得搞清楚一整套“制造逻辑”。

芯片怎么造?设计→掩膜→光刻→蚀刻→封装,每一环都是技术密集型,每一步都有“脖子”可卡。ASML卖的是核心设备,可中国要的是一条通到底的产业链。

这几年,中国芯片产业正向两头发力:一头拉技术上限,一头固应用下限。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上限方面,中芯国际的7nm制程已进入批量生产,长江存储推出232层3D NAND闪存芯片,这类成果表明中国高端制造能力正往先进节点逼近

同时,国内EDA软件国产化率提升至30%以上,过去完全依赖Synopsys、Cadence的状况,正在逐步缓解。

下限方面,各地成熟工艺芯片制造厂开工潮涌动,以28nm/45nm为代表的“够用级别”产线遍地开花。这是“够用主义”逻辑——不求一步登天,先把生意稳住

与此同时,材料领域也在扎实推进。光刻胶、掩膜版、电子气体、硅片这些关键材料,中国企业正通过合资、并购、自研三路齐头并进。比如北京科华、扬帆新材等厂商的产品,已逐步打进一线晶圆厂采购清单。

荷兰光刻机,还是不卖给中国,中方发出呼吁,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更关键的是,这一切背后有统一战略协同、资金调度和成果转化平台。芯片不是靠一家企业突围的行业,是得靠整个国家生态压上去,打群架

技术卡壳,政策兜底;设备短板,产业补位。就像修长城,每块砖头都有座标编号,每位工匠都知道自己锤的地方多重。今天中国芯片产业,就是在一砖一瓦往前推,慢,但稳。

设备起飞了,产业要接住。芯片国产化,这仗不能靠一个英雄,是一场“合唱”。

参考资料:

广东博众:光刻机国产化破局 “卡脖子” 困境,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新浪新闻.2025-07-28

荷兰外相:中国希望放宽阿斯麦出口限制.观察者网.2025-05-23

知情人士称光刻机巨头ASML将面临更严格的设备维修、备件提供限制.观察者网.2023-07-15

"中国不太可能独立造出顶尖光刻机,但...".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2022-01-20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半导体基础研究刻不容缓.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025-01-06

中国芯片,迎来“关键一天”.新浪新闻.2025-05-20

“十五五”时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外部形势、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25-04-25

日媒:中国正努力开发自有光刻技术,囤积阿斯麦设备库存为取得突破赢得了时间.观察者网.2025-07-16

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及破局策略.中国工业报.2025-04-25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