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科创周刊(2025.8.18-2025.8.24)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5日 18:30 1 admin

政策速递

科创周刊(2025.8.18-2025.8.24)


1、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21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

8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首批21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既包括机器人、脑机接口、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链,也涉及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煤化工等传统产业链。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项目牵头省份加强统筹协调,促成一批“小而美”质量合作,解决一批“小切口”质量问题,突破一批关键共性质量瓶颈,形成一批标志性攻关成果,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来源:央视新闻)


2、工信部征集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

8月20日,工信部下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征集工作。

征集方向一是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场景内容应突出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新产品、新服务,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产品和智能化服务。征集方向二是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场景内容体现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质量检测、设备维护、采购供应等某个具体环节或场景开展数字化改造。(来源:工信部)


3、《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19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商,加快形成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生态。

其中提出,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面向重复性强、危险性高、对健康存在危害的工作场景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物料搬运等环节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动钢铁、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制定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推动产品“持证上岗”。(来源:证券时报)


4、陕西,最高容亏100%

近日,《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由省、市财政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及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首期认缴出资100亿元,将与长安汇通集团产业基金群相协同,形成总规模300亿元、贯穿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 关于母基金的基金管理和运作,《办法》规定科创母基金对创投类子基金出资比例一般不超过子基金总规模的50%,其中,种子、天使类子基金最高不超过60%。在解决不敢投、不想投等问题方面,《办法》要求科创母基金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种子、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来源:清科研究)



行业头条


1、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自今年5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者项目筹备会。近期,部分地方更是进一步梳理出入库项目清单,明确了申报基金的金额。从地方透露信息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规模为5000亿元,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参与其中。(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

8月23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来源:新华社)


3、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2025年“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近日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收官。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内商圈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全网传播近5亿次。(来源:北京亦庄)


4、海尔豪掷12亿元增持新时达!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近日,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

公告称,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其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53亿股,价格为7.99元/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2.19亿元。今年2月,海尔称将斥资25个亿收购新时达。7月中旬,新时达董事会换届后,9名董事中有4个人均有海尔背景。(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5、10000台!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诞生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创下该领域有史以来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纪录,率先撞线“规模商用”。另外将全球首发新一代径向与轴向关节模组,其价格将首次进入三位数时代,击穿行业成本底线。(来源:顺德发布)


6、NVIDIA与富士康合作制造的首款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11月亮相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正在准备生产人形机器人,并可能在几个月内推出。富士康是NVIDIA AI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量产Blackwell和Blackwell Ultra等尖端AI服务器。作为NVIDIA团队的一员,富士康也参与其中。据称,在定于11月举行的富士康科技日上,NVIDIA将展示其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现已经过改进,配备了法学硕士(LLM)和机器人大脑。(来源:cnBeta)


7、安徽人工智能产业链关联企业数量达1.2万家

8月20日,安徽省“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产业资本对接大会在合肥举办。目前,安徽全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分别为894家和1.2万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位居全国第5位,已成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布局和重大平台最为集聚的省市之一。(来源:央广网)


8、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

8月23日,农民日报社与大疆农业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新闻发布会,《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形成约130亿元的飞防市场规模。(来源:中新网)


9、今年前7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来源:央视新闻)


10、钉钉联手通义实验室发布Fun-ASR语音识别大模型

8月22日,钉钉、通义实验室语音团队宣布,联手推出新一代语音识别大模型Fun-ASR,能听懂家装、畜牧等十大行业黑话,并支持企业专属模型定制训练。目前,Fun-ASR已被集成进钉钉的多个功能模块,包括会议字幕与同传、智能纪要、语音助手等。(来源:新浪科技)


11、阿里发布编程平台Qoder

8月22日凌晨,阿里巴巴面向全球用户发布了Agentic编程平台Qoder。Qoder可一次检索10万个代码文件,可实现AI自主研发,提升真实软件的开发效率。使用Qoder开发一个电商网站的前后端,可将原本需要数天的工作缩短到十分钟。(来源:36氪)


12、制冷材料领域迎来重要发现

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六氟磷酸钾的新型制冷材料。它能在从室温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区间实现制冷效果,是迄今唯一的全温区固态相变制冷材料。相关研究成果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来源:科技日报)


13、研究人员利用脑机接口尝试解码内心独白

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在实验中成功锁定与内心独白(人脑中无声的言语)相关的脑电活动,并能以最高74%的准确率按需将其解码。(来源:新华网)


本地关注


1、支持建设科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基地,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安徽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其中提到,强化重大应用场景供给。设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项目,支持面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开放场景机会,鼓励围绕优势细分行业创设典型场景,每年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并组织“揭榜挂帅”,对揭榜成功的项目给予不超过场景开发投入的20%、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建设科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基地,按不超过项目主体当年研发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等引导作用,撬动保险、信贷、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向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运营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省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基金,以参股方式支持市国资平台、经营主体等设立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子基金,满足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建立健全保护改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纠正偏差的基金管理有关实施细则。

升级完善省级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利用智能算力资源开展科技创新,省级根据调度平台中算力实际使用量,对企业、高校院所等算力使用方(自建自用除外)给予不超过算力总支出20%的支持。促进垂类模型应用。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申报省“三首”产品。依法依规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采用首购、订购等方式采购,促进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来源:界面新闻)


2、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合肥开幕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于8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开赛,该赛事也是中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

本次比赛吸引了中国近400所高校的6000余名学生参与。最终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0多所高校的200余支队伍,320多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决赛。(来源:中国新闻网)


3、中国科大科技园年底前开工建设

据了解,中国科大科技园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选址位于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老校区腹地,涵盖了创业孵化、小试中试、总部基地、相关商业配套、生活配套等,该片区科研基础良好、文化氛围浓厚,周边其他高校老校区众多,是“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片区的主要承载范围。(来源:安徽城市之声)


4、2025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备案工作开展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备案工作的通知》,将聚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备案一批省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5年8月27日,关闭时间:2025年9月24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5、2025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工作开展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聚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备案一批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条件包括,建设主体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省级以上开发区、省化工园区管理机构、科技领军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具备自主筹措运营资金能力等。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5年8月29日,关闭时间:2025年9月26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6、合肥建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8月20日从合肥市建投集团获悉,合肥建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完成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该基金由合肥市建投集团与所属国投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规模55亿元,用于专项支持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股权投资和产业落地,重点聚焦产业链“断链、堵链”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补链、通链、强链”举措。(来源:合肥在线)



投融资


1、“北大”系人形机器人创企[银河通用]估值超百亿!

据机构最新透露,“北大系”人形机器人创企银河通用最新估值已超100亿,接近宇树科技的120亿元,成为继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之后,国内第三家估值超百亿人形机器人创企。

不同于智元机器人采用“高举高打”发展模式,多产品线、多商业化场景落地路线;也不同于宇树科技]持续性推出更具性价比人形机器人,打破价格底线,专注于科研教育、娱乐表演场景,银河通用则是更专注于一款产品、聚焦药店、工厂和零售场景三大实际价值型场景。(来源:机器人头条)


2、AI+两轮电动车 首驱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8月22日,首驱科技宣布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公司将推动电池管理系统(BMS)与智能驾驶平台的研发,全系新国标产品量产落地,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首驱科技专注于两轮智能出行,公司自研的首驱科技智驾系统,将高可靠性的工业电驱算法与消费电子级的人机交互技术深度融合的技术,实现了“可靠性+体感优化”的双重突破。通过在“AI+两轮电动车”领域进行前瞻性探索的举措,未来有望成为两轮电动车智能化的标配。(来源:首驱科技)


3、顺丰三次加注,无人车公司“白犀牛”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

8月21日,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至此,白犀牛的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本轮融资中,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作为新股东加入。

本次融资的一大核心投向是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的研发,提高无人车的出勤率和使用寿命;也为政策监管提供明确依据,助力路权的有序开放。在场景方面,白犀牛正在从“快递末端配送”拓展到城市无人配送更广泛场景:与饿了么合作的校园配送网络,预计将在明年覆盖100所大学。(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4、AI+3D视觉厂商拿下亿元级B+轮融资

近日,视比特机器人(SpeedBot Robotics)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旗下的比特淞灵基金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工业具身智能产品的进一步深入研发,以及面向船舶和锂电行业的进一步市场开拓。

视比特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凭借自主研发的AI+3D视觉感知、具身机器人大小脑、智能产线设计与优化等核心技术,提供软硬一体、全栈优化的工业具身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来源:高工机器人)


5、1.5亿元!安徽熙泰智能完成B轮融资

近日,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B轮融资,涉及融资金额1.5亿人民币,投资机构为四川产业基金。资料显示,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来源:徽商杂志)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