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众多尖端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2纳米制程工艺。据报道,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已抢占先机,从4月份就开始接受其晶圆订单。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依赖中国...
2025-08-25 0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好奇:这么些年了,AI创业为什么始终没有太大声浪?
想想看,十几年前移动互联网大潮时,各种创业项目层出不穷。几乎扯张PPT,就能拉到7位数融资。字节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就不说了。以小米和大疆为代表的一系列硬件公司,也抓住这波机会快速崛起。
然而如今,AI火了三四年了。创业公司们,似乎要么像DeepSeek,遭遇商业化难题。要么像Manus们,被迫迁往海外。为什么AI创业,一直没有看到如移动互联网大潮一般的趋势?
当现实和理论冲突时,一定是理论错了。
一定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一定是有些逻辑还没有理顺。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位老朋友:淘云科技创始人刘庆升。淘云科技你或许不太熟悉,但它的母公司你一定听说过:科大讯飞。2015年,脱胎于科大讯飞智能玩具事业部的淘云科技,开始独立运作,第二年推出了他们的品牌“阿尔法蛋”。如今已经成为业界知名的儿童人工智能产品品牌。
他们的核心产品人工智能词典笔,在2023和2024年连续获得词典笔品类全国第一。在儿童人工智能机器人品类里,连续七年位居京东天猫销量第一。2023年,他们的营收就超过10亿元。
是的,虽然没有像一些明星企业那样轰轰烈烈,但他们已经悄悄在自己的AI创业赛道里,站稳了脚跟。
我向刘庆升抛出了前面那个问题:AI创业究竟该怎么做?没想到,他向我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创业历程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似乎摸到了一丝答案。
我从他的分享里,总结出了3个核心观点:
1、一定要和硬件结合,而不是单纯软件
2、在“大问题”中,找到一个“小切角”
3、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对AI的克制”
我听完以后,大受启发。今天,我就把请教的收获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AI创业,一定要和硬件结合
请问:AI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答:是“软件创业”。
没错,中国创业者们,曾经吃尽了软件的苦头。盗版如何泛滥、用户如何不愿意付费、如何难积累用户口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版权意识欠缺。也有不同意的,说这是中国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话题,今天咱们不展开讨论。
但刘庆升有一个观点:无论如何,在今天你希望软件创业,除了软件和产品内容之外,一定要结合硬件。
原因有两个。
第一,结合硬件,才能顺应消费习惯。
不管什么原因,消费者很难为一个虚拟的东西付费,这是一个事实。大家普遍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第二,结合硬件,才能建立竞争壁垒。
软件的能力,最终需要一个载体去发挥。而自己掌握了硬件,软件上的优势才能更好体现。软硬件的结合,才能成为竞争壁垒。
就像苹果手机,软件生态独步天下。最终也要靠那个实在的“手机”去实现。你很少听说有人去盗版苹果的软件,因为盗了也没用,它只能和苹果硬件配套使用。
干说太枯燥,刘庆升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首先,和硬件结合,你才能把技术方向“差异化”。
阿尔法蛋的核心产品,是帮助孩子学习的人工智能词典笔。在研发立项时,团队曾经花很长时间讨论,到底在哪个技术方向上发力?
当时市面上大部分词典笔,卷的都是“高速查词”功能。也就是把扫词后的反应时间,从0.5秒提升到0.3秒。然而,查单词毕竟不是行军打仗,那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根本体感不到。这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不一定。
最终他们意识到,真正决定词典笔好不好用的,其实是另一项指标:
开机时间。
你一定有印象,电子产品在按下开机键后,会有10-20秒的唤醒时间。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等个十几秒,也没有急到那个地步。
然而孩子不一样。孩子的使用习惯,是“拿起词典笔就扫”。经常在20秒的开机时间后,就已经没了耐心,把笔丢到一边。然后就是和父母抱怨:这词典笔不好用。
没错,把这20秒干掉,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意义。
所以,阿尔法蛋词典笔的技术发力方向,是“高速开机”。拿起来就能扫描。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采用了一种“反常规”的技术设计。简单来说,一般的设备开机,是“串行”的,先启动芯片,再加载系统,最后运行应用。但阿尔法蛋的词典笔,是“并行”的。用两个芯片,一个负责开机、另一个同时扫描、识别。再用一套全新的算法整合同步。
最终,产品实现的效果是,孩子拿着词典笔,摁下去灯头一亮,结果就开始输出。
果然,上市以后,这项功能广受好评,也成为了阿尔法蛋词典笔的一项突出亮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放在儿童词典笔上,却成为了独特的优势。
而这,只有自己掌握了硬件,才有可能做到。
其次,和硬件结合,你才能加入对使用场景的深度理解。
刘庆升说,孩子的使用场景,和成年人有着极大不同。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些使用场景的调研上。然而,如果只是开发软件,怎么能体现?只有结合硬件,这种理解才有用武之地。
举个例子:电量。
市面上的词典笔,大部分续航在两三天左右。对成年人而言,这完全够用了。然而刘庆升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没有深刻理解学生使用场景”的例子。
他们的用户里,相当比例的孩子是住校生。而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宿舍,为了消防安全,对学生用电有严格的规定,甚至禁止学生随意给电子产品充电。两三天的电量,对学生是不够的。一旦词典笔没电,还不如一块砖头好用。
所以,词典笔一定要增加电池容量,至少能用5天。让孩子能用满一周,周末到家充电。
再举个例子:内存空间。
刘庆升说,他们经过细致的调研,才发现当时市面上普遍存在一个“未被发现的痛点”:内存不够大。
原因很简单,给成年人的电子设备,在家有wifi,出门有手机热点,很多内容并不需要离线储存。然而,学生不一样,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没有热点可用。而上学放学的路上,包括很多学校宿舍里,都是没有wifi可用的。
所以,学生词典笔,大量的内容需要离线内置在一根小小的词典笔里。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调用功能。所以,阿尔法蛋的大部分产品,基本配备了64G的大存储器。
还有一个例子:彩色识别。
刘庆升说,你知道吗,市面上大部份扫描笔类产品,其实都是“色盲”。
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扫描笔,只能靠“灰度值”区分图像,很难区分彩色。一旦字体和背景的颜色相近,识别就会懵圈,识别有误甚至干脆识别不出来。
你说,这是很大问题吗?对成年人其实不是。我们平时看的书,都是灰黑色铅字。扫描完全不会有影响。就像色盲看黑白电视,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同样,孩子的使用场景不同。想想看现在的课本,五颜六色的。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彩色单词有的扫得出,有的扫不出。这样的扫描笔,是没法满足教学需求的。
所以,阿尔法蛋对这个难题进行了集中技术攻关。他们采用了一款“彩色摄像头”,搭配模拟自然光的补光灯,还有专门训练过的彩色识别模型。终于攻克了这项难题。教材内的彩色字体识别率已经达到96%以上。
你看,只有结合了硬件,这些深刻的场景洞察,才有可能体现。
甚至是,和硬件结合,你才能在一些细节上,打磨到极致。
刘庆升给我说了一个更换配件的故事,让我无比震惊。
词典笔的内部,有很多细小的配件。其中有一个固定零件用的铜合金螺母。这个螺母是含铅的。
其实,这本身没什么大问题。这个螺母被塑料外壳包裹着,没法直接接触,没有安全问题。市场上同类产品都是这么做的,也符合当时国家的检测标准。
然而,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伙伴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孩子,是会放在嘴里咬的啊!
一瞬间,大家像被闪电击中了。是啊,所有人都忽略了,正常情况下确实是碰不到。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塑料外壳被孩子咬破,那个含铅螺母,就这样被孩子嗦在嘴里?
想到这里,一身冷汗。
于是,他们立刻重找新的供应商,更换了一款不含铅的螺母。这在同类产品里是头一个。他们很庆幸,是自己研发、自己掌控的全套硬件。这才让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打磨,成为可能。
刘庆升说,很多软件创业者,都容易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而忽略了硬件的力量。
确实,坐在屏幕前敲代码,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而一旦进入硬件领域,要考虑的东西就千千万万。然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这样在和硬件结合的过程中,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体现出来。每一个细节的改进,都会成为难以超越的壁垒。
没有硬件,软件就是无根之萍;没有软件,硬件就是无魂之躯;没有结合,双方就是互相耽误。
这就是刘庆升,给我的第一个建议:
AI创业,一定要结合硬件。不要让用户只是买走你的“代码”,要让他买走一个“东西”。
02
找“大问题”,攻“小切角”
问:创业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找到一个“真需求”。
这几乎是一个常识,说的跟谁不知道一样。
刘庆升说,你别不信,很多人真的不知道。
其实不是不知道,而是很多天纵英才的创业者,经常会倒在一些“基本常识”面前。
比如,他见过这样一些“创业点子”:AI智能穿搭建议、AI梦境解析、AI婴儿哭声翻译器。这些真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吗?这个需求痛到了愿意付费的程度吗?深究下去,答案很可能都是“否”
怎么找到真需求?刘庆升说,他有一个方法论:
找“大问题”,攻“小切角”。
大问题,就是那些永恒的、不可逆转的、注定是社会主流的大趋势。
然后呢?找“小切角”。
不要妄想一上来就能改变世界。他听过很多创业者路演,仿佛只要投资人不投他,世界就要毁灭了一样。这种心态不对。既然它是大问题,那就不可能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完全解决。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小切角”,解决它的一点点,往前推进一小步,就已经能活的很好。
具体到阿尔法蛋的业务。刘庆升说,你看,老龄化、少子化,是未来几十年无可争议的难题。
这是个能做几十年的赛道,国家政策也会大力扶持。这就是“大难题”。
小切角呢?如果你分析老龄化、少子化的根源问题,那简直太多了。性别平等、职场压力、代际公平,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但他们,就专注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降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成本。
想想看,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得有多高?他们测算过。即便顺顺利利、不生大病、不搞特殊才艺、不出国留学。光是最基本的教育成本,都是接近几十万级别的。如果再用上各种“升级版”,比如国际学校、出国留学,那就上不封顶了。
你在各种讨论生育率话题的评论区都能看到,教育成本太高,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重要原因。
而刘庆升和他的团队,恰好大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的孩子大多正处在中小学的关键学习阶段。
他们觉得,自己懂教育、爱孩子、有责任感。所以,他们就针对这一个小切角,为这个难题实实在在地做一点贡献。他们坚信,市场会给他们应有的回报。
具体该怎么办?大道至简。所谓“好的教育”,其实就是两步:
用“标准化的成本“,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在,我们赶上了AI时代。
先看看“标准化的成本”。
刘庆升说,他清楚地记得,在他读书时候,一本权威英文词典就要将近300块。而那时候大部份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一本词典,要花掉大半个月工资。
而AI时代,知识可以用更加平权的方式,共享给绝大多数家庭。刘庆升特别自豪的说,他们的词典笔内置了超过100本权威词典。光是购买词典的版权,他们就花了近千万元。如果是每个家庭单独购买,要花超过1万元。而一支词典笔,几百块钱的价格,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带给每一个家庭。
这就叫“标准化的成本”,这就是商业的力量。
再看看“个性化”的教育。
刘庆升给我展示,他们的一款新品扫拍学习机K6。新增加了“摄像头”功能。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
孩子遇到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拍照,上传。已经经过充分训练的AI解题模型,会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思考:先理解题目背景、再分析考察的知识点,一步步梳理思路,还会提醒注意事项和易错点。
没错,它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给必要的提醒和指导,让孩子能自己拥有解题的能力。
我真的是惊叹,在过往,这种私人化、个性化的服务,只有请家教才有可能完成。而在这个时代,就成为了可能。
刘庆升说,这几年,他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亲眼见证着AI一步步的发展。AI技术,几乎是整个人类科技史上,第一次有机会用标准化的成本,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创业者常常把自己想象成改变世界的英雄。但真正的英雄,往往是那些默默无闻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问题的人。因为世界就是这样,在一个个小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中,悄悄变得更好的。
这就是刘庆升,给我的第二个建议:
AI创业,一定要“找大需求,钻小切角”。找到一个真正的需求,然后扎扎实实地解决其中的一个小问题。
03
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对AI的理解与克制”
问:AI大模型,都是公开的平台。企业怎么能建立自己的优势?
答:靠对AI的“理解”与“克制”。
很多人以为,AI时代,词典笔的竞争力,就是对AI的应用。然而刘庆升说,他们有一个恰恰相反的判断:
对这一行来说,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对AI的应用,而是对AI的克制。
原因很简单,就像电器品牌,永远不可能自己去开发电厂。像阿尔法蛋这样做AI应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大模型的基础研发,而是如何更精准、更克制的把技术应用在实际场景。
刘庆升说,回想ChatGPT刚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叹。真是太牛了,牛到让人害怕。让人容易感慨,以后是不是把内容扔给大模型就行了?咱们只做外面的那个壳?
然而,只要我们没有忘记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就不难想到。如果“把内容扔给大模型就行了”。人人都能行,那请问,还要你干什么?
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对AI的深刻理解后,清楚地了解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AI的克制使用。
比如,我们都知道,AI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幻觉率。
你或许知道,这段时间罗振宇老师每天都在直播创作《文明之旅》。我也看过几期,当工作背景音。还记得有一次,罗老师突然义愤填膺地骂道:真不要脸啊!
我吓一机灵,谁惹着罗老师了?
他说,他在用AI整理资料。AI给了一个历史文献,出处标到哪本书第几页,行文也符合文言文风格,有鼻子有眼的。本来都信了,但出于严谨,他还是找出那本书的这一页核对一下。结果,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是AI瞎编的。
你看,对成年人来说,这都是个问题。但我们注意一下,加一道验证程序,至少风险依然可控。
但对于孩子教育,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分辨力本来就在成长阶段。哪怕是99%的准确率,但剩下的1%,出现在教育场景上,就会是大问题。
刘庆升说,他们的办法是,让AI解决绝大多数基础问题。在实在解决不了的地方,就用最终极的“笨办法”:人工标注。
举一个例子:英语里的阅读理解。
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的语法句式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理解能力,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然而,95%的准确率,就意味着20次里有1次是不准的。放在教育场景里,这个准确率就是无法接受的。
比如,一段英文,在句子里的成分究竟是主语还是同位语,是宾语还是宾语补足语,是状语还是定语,AI有时也会摸不清头脑,存在“已读乱回”现象。
怎么办?既然AI的能力暂时到此为止,那就上最终的“笨办法”。
阿尔法蛋组织了上百人的专家教研团队。对全国20多家出版社、400多本英语教材、共计17万句的语法,进行了一句一句的人工标注。
k6例句解析
刘庆升说,17万句,你可能很难理解是什么概念。整套《哈利波特》大概就是十几万句。也就是说,人工标注的例句数量,比哈利波特全册还要多。
在掌握了这些学习资料后,词典笔的AI准确率,有了数量级上的提高。
刘庆升说,AI固然很厉害,但他们的团队一直在反复钻研:AI的能力边界究竟在哪里?
后来他们意识到,光有AI技术是绝对不够的。最终要做的,是把AI的技术和自己的能力结合,严格限制AI是把AI技术和他们拥有的海量专业教育知识库、教研理论相结合,才算真正驯化了AI。
把AI当成万能药,就像把瑞士军刀当手术刀。表面上它什么都能做,但真要做手术,还得用专业的手术刀。
这就是刘庆升,给我的第三个建议:
拥抱AI,但敬畏AI。找到它、清楚它的威力与不足,克制地使用它,这才是真正的AI创业。
最后的话
和刘庆升聊完,我真是感慨,和懂生意的人聊天,真是一种畅快。
我更对开头的那个问题,找到了一丝也许可能的答案。
AI创业,没有像移动互联网那样掀起滔天巨浪,也许是我们用错了地图。
我们习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轻模式”:用软件连接一切,用流量覆盖一切,用速度决定一切。我们拿着这张旧地图,去寻找AI时代的宝藏,自然会感到困惑。
而刘庆升的故事在告诉我们:AI创业的本质,可能不是一场“闪电战”,而是一场“阵地战”。
结合硬件:把轻飘飘的代码,变成一个有分量的“产品实体”。
主攻小切角:把宏大的技术,用在一个“真实场景”的价值点上。
克制AI:确保交付的是“可靠方案”,而不是一个炫酷但善变的“黑科技”。
所以,AI创业的声浪不大,不是因为它不行。恰恰相反,是创业的门槛,从“讲一个好故事”,拉回到了“做一个好产品”。
它的声音,不再是海面泡沫的喧嚣,而是水下重构基石的轰鸣。
这声音不响亮,但更深沉。
观点/ 刘润 主笔/ 歌平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相关文章
明年,众多尖端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2纳米制程工艺。据报道,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已抢占先机,从4月份就开始接受其晶圆订单。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依赖中国...
2025-08-25 0
你可以试试在线图片压缩工具,比如TinyPNG,上传图片,一键压缩,这工具智能去除不必要的像素,保持图片质量,同时减小文件大小,图片压缩技巧二调整图片...
2025-08-25 0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抖音视界有限公司;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具有图片速率上采样的神经网络后处理滤波器目的”...
2025-08-25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