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5日 10:31 1 admin

文/低空经济探索者

今日,英伟达将迎来一场可能重新定义机器人技术格局的发布——一款专为机器人设计的“新大脑”。这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对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多次强调的“物理AI”时代的重要开启,预示着机器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感知、推理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从数字智能到物理智能的跨越

传统人工智能擅长处理数字世界中的任务:识别图像、生成文本、推荐内容。但当这些能力需要延伸到物理世界,让机器能够真正理解、决策并操作物理对象时,就面临着全新挑战。

英伟达的“物理AI”愿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它旨在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类的环镜感知、实时推理和物理交互能力。想象一个机器人不仅能“看到”烤面包机和面包,还能推断出合理的后续动作:“将面包放入烤面包机”,并将这一思考转化为机械臂的精确操作。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Jetson Thor:为具身智能打造的超强引擎

业内普遍预期,此次发布的核心将是Jetson Thor平台,这是英伟达专为物理AI和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新一代计算系统。

与上一代Jetson Orin相比,Jetson Thor的算力提升令人惊叹:计算能力提高7.5-10倍,每瓦性能提升3.5倍,I/O吞吐量增加约10倍。这种跃升并非多余,而是满足机器人处理多模态数据(视觉、力觉、触觉等)和高实时性要求的必要条件。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双系统架构:模仿人类决策过程

更为有趣的是,新平台可能采用一种名为“双系统架构”的设计思路。这一设计模仿了人类的决策过程:

“系统1”负责快速反应(类似人类的直觉和条件反射)

“系统2”处理深度规划和复杂策略

这种架构使机器人能够根据情境需要在瞬间反应和深思熟虑之间灵活切换,形成更加类人的决策闭环。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解决数据瓶颈:仿真平台与合成数据

物理AI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是训练数据的获取。在现实世界中收集足够的机器人交互数据既昂贵又耗时。

英伟达的Omniverse仿真平台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它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合成数据,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物理交互场景,让机器人在“数字孪生”世界中进行大规模训练,然后再应用到现实环境中。

人形机器人:AI的终极应用场景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如此受关注?因为其形态接近人类,能更好地适应为人类设计的环境和工作流程,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工业领域已经看到实际应用:优必选机器人已经实现汽车装配全流程接管,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智元机器人也在富临精工工厂实现了规模化商业应用。

beyond工业领域,在特种作业(高温、高危环境)、医疗服务(手术器械递送)、家庭陪护等场景,人形机器人都有广阔应用前景。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生态共建:开源与协作

英伟达正在通过开源策略(如GR00T模型)和创业加速计划构建生态系统。这种开放态度反映了公司对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只有汇聚全球创新力量,才能加速技术平权和产业融合。

中国力量也在这一领域中崭露头角。傅利叶智能、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国内企业正与英伟达深度合作,共同拓展应用场景。智元机器人甚至开源了其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挑战与思考

物理AI前景广阔(万亿美元市场),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层面:“数据黑箱”问题(系统决策存在不可解释性)仍需解决

硬件层面:触觉反馈等传感器性能需要进一步突破

社会层面:机器人的普及可能替代部分基层岗位,需要提前做好社会应对规划

英伟达的“物理AI”宣言:为机器人植入会思考的大脑

2025:具身智能的商业拐点

业界普遍将2025年视为具身智能商用的关键拐点。随着技术成熟度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的交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手机、汽车之后的新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英伟达此次发布,与其说是单一产品发布,不如说是对“物理AI”时代的一次重要宣言。它标志着整个具身智能领域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拐点。

当机器人真正学会观察、思考并与我们的物理世界互动时,许多行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体验都可能被重塑。今天,我们可能正在见证这一变革的起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