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5日 03:06 2 admin

综述

9个月,1支团队,百万级大型压缩机,0参考,面对美国长达50年的垄断,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临危受命的女工程师崔连顺告诉你:我们能为国家每天省下2个亿!

2002年,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在即,这四千多公里的能源大动脉却被一块直径仅1米的叶轮死死卡住。它是管道输送的关键——压缩机的核心,却被美国紧紧垄断在手中。我们手握重金,买来的却只有嘲笑:“给你们20年也造不出来!”而中国科学家靠自己的骨气,又一次狠狠打了美国的脸。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中国的管道,不能澎湃美国的“心跳”

中国面积广袤,资源丰富,真正配得上“地大物博”四个大字。但换一种视角看,如此优势的另一面也意味着我国不同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之间相隔甚远。

降水丰沛的长江沿岸距离水资源短缺的黄淮海流域千里之遥,拥有全国87%陆上天然气资源的西部地区与缺气的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一带更是天涯海角。

怎么把中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雨露均沾”地利用起来?向来不认命的中国人给出了两个“逆天而行”的答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直接造枢纽,建管道,把资源硬是运送到稀缺地区去!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2002年,这两大巨型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启动在即,咱们却在关键环节犯了难。

按计划,咱们的输气管道,要横跨16省市、绵延4200公里。为了在这么长的距离中获得动力,管道必须每200公里造一座加压站。

加压站里有个核心设备,名叫“大型压缩机组”。如果管道是大动脉,那么它就像心脏,天然气必须依靠它每一次的搏动来输向远方。

然而,在当时,放眼全球,只有美国的少许几家企业,拥有能自主生产这类大型压缩机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让这项关乎上亿民生的工程落地,必须经由美国这道难关。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在谈判桌上,我们表达了希望能直接引进压缩机生产技术的诚意,但美国显然不可能放弃技术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他们向中国开出的条件,是侮辱性的:“每天支付2亿专利费,否则我们不会提供技术支持!”

美国能有这样的底气狮子大开口,就是因为这一技术已经在他们手中把握了将近50年了。他们知道中国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甚至还高高在上地嘲讽道:“再给你们20年,你们也造不出压缩机!”

美国想要卡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乖乖低头。然而,中华民族的脊梁何时因一时的困难而弯折过?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为了不处处受制于人,必须自主造出咱们自己的压缩机!中国的管道,万万不可澎湃来自美国的“心跳”!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37次失败后的成功

在当时,全国范围内能制造大型压缩机的企业只有一家,就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我们没得选,只能把这一重任委托给沈鼓。

大型压缩机的制造过程十分复杂,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还是它的核心——叶轮的生产制造。而此前我国所有压缩机的叶轮,100%都依赖从美国来进口。

也就是说,想要真正实现压缩机的自主制造,我们必须突破叶轮的技术难关!因此,经过慎重考虑,沈鼓把任务交给了资深叶轮工程师——崔连顺。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虽然此前崔连顺在叶轮方面已颇有研究,但像大型压缩机中的这种大规模叶轮,她和团队的认识还几乎是零。

“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迫在眉睫,国家给崔连顺下了“军令状”:“必须在一年之内攻克叶轮技术!”临危受命的崔连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没有图纸,缺少资料,怎么突破难关?崔连顺选择和团队昼夜不分地呆在实验室,困了睡行军床,饿了啃窝窝头,一点一滴地验证猜想,一次又一次地测试方案,再一次又一次地在失败中把它们推翻。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叶轮的生产需要在-196℃的极低温钢坯中整体雕刻,要求下刀误差不得超过0.01毫米,一旦有一刀失误,百万材料瞬间报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崔连顺说道:“当时我们连刀具角度都要从零摸索。”

解决了下刀点的难题,对于叶轮制造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低温钢坯雕刻完成后,这块原料还必须送入数控机床,来雕刻出叶片的形状。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而另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又在此时显现:咱们高价进口的数控机床,竟被外国远程监控!也就是说,咱们工业生产的关键信息,轻而易举地就能被他人掌握。

于是,咱们又得从数控机床开始,从头自己生产。关键时刻,还是清华博士陈虎携国产数控系统驰援项目,才解决了难题。

9个月过去,崔连顺团队经历了整整37次失败,在几乎心灰意冷地进行第38次尝试时,才终于雕刻出了完美的叶轮曲面。那一刻,研发团队成员无一不泪流满面。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呼吸停滞的10秒

咱们自主造出了叶轮,但在它真正投入使用之前,还必须经过最后的整体性测试。

2003年春天,崔连顺团队带着自主生产的压缩机,站在了大西北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工程师、研发人员、企业领导、国家部门人员……几十双眼睛聚焦于一处,所有人都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了!

为了保证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的质量,领导们要求,在测试中,压缩机必须抗住三轮严苛考验:第一,在正常工况下工作半小时;第二,超速运转15分钟;第三,再回归正常工况运行4小时。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很快,压缩机启动,机械巨大的轰鸣掩盖住了在场所有人激烈的心跳声。前40分钟,压缩机的运行一直很平稳。然而在超速运转的最后关头,其叶轮却开始发出异常刺耳的声音。

有工程人员担心设备损坏,想要紧急制停,千钧一发之际,还是崔连顺按住了他的手,向所有人喊道:“就10秒,再坚持10秒!”

崔连顺当时其实也心里没底,但她还是选择相信研发伙伴们、工人们将近一年以来的努力。这10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令人振奋的是,刺耳的声音渐渐平息,压缩机的运行回归了正常。而当压缩机彻底安静,在一瞬的鸦雀无声后,如雷般的鼓掌和喝彩顷刻爆发——崔连顺的团队成功了!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仅仅9个月,崔连顺团队完全依靠着自己的努力,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不仅如此,由崔连顺团队自主研发的压缩机,制造成本甚至只有美国通用公司压缩机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础上使用寿命还得以延长40%。

如今,中国的压缩机不仅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每年输送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甚至还走向了俄罗斯、沙特,能自如地应对各种极寒、极热环境。

无需多余的言语,我们用事实,给了美国一记无比精彩的回击!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总结

199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级的工程展会,没有带去任何产品。当时中国的工程师四处参观外国的尖端机械,在询问他们能否拍照时,得到的答案是嘲讽的——“你们用摄像机全程录像都可以,因为你们根本造不出来!”

核心技术是化缘不来的。我国的工业发展之路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看不起,我国的科学家们却总能咬着牙,从黑暗中摸索出一条路来。崔连顺的叶轮、黄令仪的芯片、王淑敏的研磨液……相信在未来,我们还会拥有许多大国工匠,令祖国屹立不倒。

中国用9个月,攻克美国垄断了50年的核心技术,每天能省2亿!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