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揭晓 10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5日 03:03 1 admin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大会主论坛上,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正式揭晓,10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技术成果集中亮相,彰显了我国算力产业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全链条创新能力。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揭晓 10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活动秉持“开创性、引领性、权威性、公平性”原则,以全球视野发掘算力及相关产业先进基础理论、创新技术、方法模式和平台应用创新成果,旨在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协同攻关,着力解决算力及相关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同时,活动要求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知识产权纠纷;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无不良记录。

据介绍,经过严格评审、层层筛选,10项创新成果入选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分别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推荐的“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山西秦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荐的“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推荐的“FusionOne AI一体化 AI 行业落地解决方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荐的“面向智算集群的在网计算加速技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推荐的“面向分布式大模型的广域智算无损组网技术体系与应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推荐的“面向数据安全的分布式训推关键技术及创新实践”、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荐的“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一体解决方案”、阿里云飞天(杭州)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推荐的“国产异构GPU云平台关键技术与系统”、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推荐的“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和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的智算超节点系统”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推荐的“DeepLink 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揭晓 10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据了解,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在算力及相关产业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二是技术创新突出、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辐射能力;三是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四是注重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科技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目前,这些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所支撑的400G 骨干网连接算力达 10EFLOPS,预计拉动 GDP超 126亿元;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项目中灵丘、广灵超级能源综合体每年将节省电费1000万元,减少碳排放10万吨;FusionOne AI一体化AI行业落地解决方案已帮助 500+项目优化实践,实现单机跑满血 DeepSeek,结合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实现 AI 应用快速搭建,基础应用小时级上线。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涵盖超算架构创新、智算系统研发、算网协同调度等方向,既有新型计算范式,也有赋能千行百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这些成果的集中涌现,不仅展现我国算力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更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形成开放共赢的数字文明新生态。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名单如下:

1.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

牵头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中国移动面向东数西算、智算集群等新兴需求,创新提出“九州”算力光网架构,打通算力集中供给与分散运营的关键通路,助力全产业链成熟发展。在骨干传输侧,构建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在城域传输侧,通过TDM硬隔离和分组软隔离融合提供灵活切片,小型化接入SPN将细粒度切片能力延伸到企业末端,满足算力等新业务在带宽、体验、时延、可靠性等维度的跃迁需求,构建了从末端接入到城域干线网络全覆盖的最大规模综合承载网络。在接入侧,原创PON+FTTR架构,完成全球首个三代共存50G PON现网示范,显著提升光接入网能力。成果累计申请专利120项,牵头国际标准26项,获中国通信学会一等奖、央企十大超级工程等荣誉。

2.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

牵头单位:山西秦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聚焦“数据驱动+时空转移”双模型,以分钟级响应实现算力-电力双向优化,推动智算中心从“耗电黑洞”向“柔性可调资源”转型,赋能数字经济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构建全球领先的“算力-电力”双向协同体系,实现智算中心用电成本降低5%、碳排放强度下降25%、算力能效提升30%。其创新模式不仅催生年产值数十亿元的算电协同服务市场,更将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数字经济低碳化转型,助力中国算力产业抢占全球绿色算力标准话语权。

3.FusionOne AI一体化AI行业落地解决方案

牵头单位: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超聚变FusionOne AI一体化AI行业落地解决方案,以软硬融合为核心,构建全平台一站省心、更优TCO的AI Infra底座。方案聚焦三大核心优势:一是算力底座全平台,统一调度75+AI加速卡,按需匹配最优算力;支持1%算力池化,资源利用率提升50%。二是AI 调优,实现从“卡”到“Token”的价值跃迁。方案依托100+FAE与 500+模型优化经验,结合自研推理加速引擎,实现相同卡数,更高Tokens处理效能,更低TCO部署成本;同时支持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兼容多模型,灵活适配多场景需求,并提供一站式微调方案。三是开箱即用、一站省心,方案提供一体化交付与可视化运营运维能力,小时级部署上线,大幅降低落地门槛。面向垂直行业,超聚变联合生态伙伴打造场景化方案,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智能真正融入业务。

4.面向智算集群的在网计算加速技术

牵头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该基于RoCEv2协议的在网计算技术成果,是智算集群通信效率提升的关键突破。其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并制定规范,实现集合通信算子在网加速,可减少数据传输量与时延,显著降低大模型训练推理成本。交换机硬件引擎支持全端口线速满吞吐处理,聚合能力与组规格领跑以太网芯片领域,经实测在AI/HPC 应用中表现卓越。

技术获华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等跨行业机构支持,完成白皮书与原型验证,斩获 ODCC 优秀项目奖等多项荣誉。学术上产出2篇CCF A 类论文、11项专利(4项授权),2025年更明确Scale Up和Scale Out域应用价值,可加速多类并行算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从学术认可到行业奖项,该成果为数据中心网络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推荐价值显著。

5.面向分布式大模型的广域智算无损组网技术体系与应用

牵头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联合单位: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推荐理由:此项目成功攻克广域智算无损组网难题,提出“光网算用”创新性协同技术体系。此项技术解决了单数据中心面临的物理空间、能源成本以及地域方面的限制难题,实现了跨集群通信的低丢包、低时延传输,推动了算力资源跨域整合,促进普惠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与效率,确保分布式大模型训练、推理能够顺利推进,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该技术,项目组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完成试点验证和商用,为大模型训练、推理业务提供算网资源保障。同时,项目推动智算行业发展,为构建大规模智算网络提供技术支撑,加速智算资源整合与共享,引领行业向高效、稳定方向迈进,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推动作用。

6.面向数据安全的分布式训推关键技术及创新实践

牵头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联合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发展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推荐理由:该技术面向智算业务发展与东数西算战略落地需求,开展广域智算网络技术体系研究,提出高通量数据网架构,形成广域无损、端网协同、算网融合等关键技术创新,打造业内领先的广域分布式训推解决方案,完成面向隐私数据保护的分布式AI训推等业内首创性测试验证,创新运用分割学习、边云算力协同、轻量化广域无损等技术,实现了数据不出园区、算力灵活扩容,形成国际、国内系列标准布局,引领广域智算网络发展方向。

7.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一体解决方案

牵头单位: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解决方案以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与显著产业价值,重塑AI训推范式,树立全球技术创新标杆。该方案携4大前沿技术解决大模型训练推理过程中的关键性能和容错问题,通过AI推理加速算法集实现推理性能10倍提升;HybridQ混合量化算法及自动混合精度计算图优化编译优化器比业界SOTA提升23%吞吐、降低20%延迟;慢节点故障预测准确率达到76%以上,故障恢复效率提升至百卡秒级;专家并行通信算法降低66%通信延迟。该方案已在多个行业场景实际验证,有效应对如工业制造严苛的性能要求,提升智算中心等大规模训推场景资源利用率并降低训练时间,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方案立足国产算力生态,适配20+款国产GPU及主流大模型,构建“硬件+平台+模型”全栈方案,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普惠算力引擎,彰显中国智造的全球竞争力。

8.国产异构GPU云平台关键技术与系统

牵头单位:阿里云飞天(杭州)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单位:浙江大学

推荐理由:当前国产GPU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各地算力中心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但也容易形成孤立的小规模集群,难以支撑千亿参数级大模型的训练与高并发推理需求。本项目攻克国产异构GPU算力平台资源利用率低、推理效率差等难题,首创算网融合架构与并行推理优化技术,构建稳定性评估体系,打破异构GPU间“算力孤岛”,实现多GPU节点间通信性能提升20%、大模型推理吞吐量增长150%、故障定位效率提升42.7%,打造首个万卡混合异构算力云平台。本项目支撑100余个重大项目,成为多个国家级AI算力平台核心引擎。

9.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和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的智算超节点系统

牵头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推荐理由:本项目以国产化自研AI大容量交换芯片“凌云”为基石,提出AI加速器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实现国产化GPU卡大规模高速互联,构建Nebula星云智算超节点,打造软硬协同、以网强算、开放解耦、高效高稳的万卡及十万卡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支持了万亿以上主权大模型的训练,提升了AI计算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Nebula星云智算超节点也通过高性价比的推理能力,促进了AI技术的普惠化,加速了AI技术融入生产和生活的进程。通过降低AI计算的成本和门槛,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利用AI技术提升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团队与业界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初步建成国产化智算产业开放互联生态系统,为我国在AI领域的竞争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10.DeepLink 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

牵头单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联合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攻克了大规模跨域异构集群调度、高性能通信协议整合、高可靠容错机制设计等难题,有效应对硬件算力参差不齐、通信同步不稳定、故障容错难等挑战。此前,上海AI实验室已牵头联合十余家合作伙伴,在上海建成了超大规模跨域混训集群,并实现千亿参数大模型20天不间断训练。随后,上海AI实验室携手中国联通,跨越1500公里连接了上海和济南之间的智算中心,完成千亿参数大模型混训,等效算力达单芯片单集群算力的95%以上;与中国电信合作实现了北京、上海与贵州等多地智算中心的互联和大模型混训。上述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超大规模智算跨省互联实现新突破,为全国智能算力互联互通、高效盘活分散算力资源探索出新路径,助力实现全国算力共建、共营、共享。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