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5日 02:22 1 admin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出海成了厂商的必然选择,小米也不例外。

它的海外之路先甜后苦:在印度尝过快速崛起的爽感,却遭遇重创,如今将目光投向有“全球手机最后一块金矿”之称的非洲,誓要在这里开辟新战场。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仅用3年就拿下出货量第一,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但印度市场的复杂远超预期,2022年小米接连遭遇5.6亿罚款、48亿资金冻结,要知道当年小米全年利润仅85亿,这一罚一冻就占了63%。

印度这座“外企坟场”,让小米的优势化为泡影,也成了雷军的遗憾。

国内卷度不减,出海不能停,非洲成了小米的新目标。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不久前,小米一口气任命多位非洲高管,宣布“先给人再给钱”加大投入,显然想在非洲弥补印度损失,甚至“称王称霸”。

非洲被看好,核心是潜力巨大:15.5亿人口,平均年龄仅19.4岁,生育率高,是十足的“潜力股”。

有人质疑非洲人消费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刚果LASAP文化中,即便温饱成问题,人们仍会精致穿西装;2019年利比亚总统专程到河南许昌谈假发订单,足见当地消费意愿。

更关键的是,非洲手机与移动支付基础已成型:66%非洲人有手机,肯尼亚90%小生意靠华为技术支持的MPESA移动支付,而移动支付的前提正是智能手机,这为手机厂商铺路。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在非洲手机市场,“非洲机王”传音是绕不开的对手。这家国内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凭非洲市场做到全球出货量第三。

小米要立足,必须与其正面交锋。据《财经天下》报道,小米内部成立了针对传音的战略组,2022年第一季度便见成效:传音营收130亿同比降25.45%,小米非洲销量增32%,份额升至11%。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小米能快速突破,关键是调整策略——主打高端。印度经历给了它两堂课:不信复杂市场环境,不依赖低价

其实,新兴经济体常有“炫耀性消费”,手机是重要“社交货币”,就像国内曾有人为买苹果“卖身”,如今非洲也到了“要牌面、要逼格”的阶段,小米的高端路线正好踩中需求。

十年前小米进印度,就靠“中高端形象+低于三星苹果的价格”破局,如今非洲需求与当年印度契合,这一策略再次奏效。但传音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靠对非洲市场的极致洞察站稳脚跟。

第一招解决黑人自拍难题:以前手机拍非洲人只剩“亮牙齿”,传音通过定位技术增加30%曝光补偿,加专属滤镜,让黑人自拍告别“一团黑”,甚至有研报调侃这助力了非洲生育率。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第二招四卡四待:非洲十几家运营商费率不同,传音手机支持一键切换,帮用户省钱。

第三招强化扬声器:贴合非洲人爱热闹的特点,加大扬声器功率,一部手机就能撑起“广场舞”。

第四招超大电池:针对非洲每天4-8小时停电,推出21天待机手机,还能反向充电。

第五招定制材质:2016年就用耐用的凯芙拉后盖,给手机加“护心镜”。

但传音的技术门槛低,易被模仿,更麻烦的是低价包袱。2021年前,传音智能机均价仅451元,长期称霸百元以下市场,让非洲人误以为它是“本土品牌”,2021年冲高端时举步维艰——就像五菱宏光出50万高端车,再强也难被接受。

而小米在非洲没有低价包袱,它把红米打造成“中国轻奢品牌”,靠宣发强化“商务精英专用”认知。非洲用户不用懂小米造车背景,看到logo加“保时捷设计”标签,就觉得有面子。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不过,传音有小米短期内难超越的优势——线下基建。非洲人口分散,电商滞后,传音打造了覆盖沙漠部落的小店,集销售、维修、充电、充值于一体,还贷款帮夫妻店开店,成立独立售后。

对非洲用户来说,“坏了能修、见实体才付款”比芯片性能更重要,这正是传音的“可靠性”优势。

面对传音,小米走“城市包围农村”路线:先拿消费力强、物流完善的城市市场,用高端机型建“逼格”势能,再向农村渗透,传递“城里人用小米,想当靓仔就选它”的理念,哪怕维修不便,小米logo也是“炫耀资本”。

但小米也有难题:非洲没人认识雷军,无法靠其自带流量降本,只能“真金白银”砸宣发,对资金是不小考验。

印度坑走小米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如今非洲手机市场,成了小米与传音的“攻防战”:小米用高端+城市策略破局,传音靠线下+农村反击,核心是“城市渗透农村”与“农村反攻城市”的路径之争。

无论谁赢,外国厂商都是输家——非洲市场除三星外,基本被中国品牌占据,OPPO、荣耀也表现不俗。

对中国手机企业来说,海外是“第二增长曲线”,但出海不能复制国内经验。传音的成功在于融入本土,小米要走得远,也需放下“外来者”姿态,真正理解非洲需求。

非洲已被证明是中国手机的“后花园”,接下来就看小米能否挖出更高端的品牌溢价,闯出新局面。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