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5“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开幕式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赛事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龙岗区...
2025-08-26 0
陆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在《神经元》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了社交互动抑制癌症进展的完整神经通路。这项突破性发现不仅从分子层面证实了"社交抗癌"的科学依据,更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神经调控靶点。研究显示,社交互动通过激活前扣带皮层到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特定神经回路,能够显著降低肿瘤内交感神经活性,并重塑免疫微环境以抑制乳腺癌生长。
这一发现为长期以来的临床观察提供了坚实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流行病学数据早已表明,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网络的癌症患者往往具有更好的预后和更长的生存期,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一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该研究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开辟了通过调节特定神经回路来辅助癌症治疗的新路径。
精准定位社交抗癌的神经回路
研究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扣带皮层和杏仁核基底外侧核之间的神经连接上。前扣带皮层作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关键亚区,在情绪调节和社会行为中发挥核心作用,而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则与焦虑反应和社会认知密切相关。此前的神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条通路是社交行为缓解负面情绪的主要神经机制。
在4T1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严格的对照实验。荷瘤小鼠被分为不同组别,分别接受每日1小时、2小时或24小时与健康雌性小鼠的社交互动,对照组则保持单独饲养。为期24天的实验期间,研究团队系统评估了小鼠的焦虑样行为、肿瘤内交感神经活性以及肿瘤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出令人瞩目的一致性。所有接受社交互动的小鼠组别都表现出显著的抗焦虑效应,其肿瘤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交感神经活性的关键指标——相比单独饲养组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社交互动显著抑制了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的比例,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减小,同时凋亡细胞水平增加。
为确认这种效应的普遍性,研究团队还测试了雌性荷瘤小鼠与雄性小鼠的社交互动,结果同样观察到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这表明社交抗癌效应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社交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环境丰富化处理并未产生类似效果,进一步证实了社交互动本身的独特作用。
神经调控的分子机制解析
通过先进的神经活动记录技术,研究团队发现前扣带皮层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在社交过程中表现出特异性激活模式。当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学或化学遗传学方法人工激活这些神经元时,即使在没有社交互动的情况下,也能重现抗焦虑和抗肿瘤效应。相反,抑制这些神经元的活性则完全消除了社交带来的有益影响。
进一步的神经回路追踪揭示了完整的信号传导路径。前扣带皮层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将信号传递至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后者随后激活外侧中央核的GABA能神经元。这些被激活的GABA能神经元通过抑制性调节,降低了内侧中央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元的活动。
这一发现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内侧中央核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元是调控焦虑情绪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关键节点。通过抑制这些神经元,社交互动有效地减少了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了肿瘤微环境中的交感神经信号,从而创造了不利于肿瘤生长的内环境。
免疫微环境的重塑效应
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社交介导的神经调控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深刻影响。通过详细的免疫细胞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激活前扣带皮层-杏仁核回路能够显著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激活,增强T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同时,该神经回路的激活还能有效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成分,包括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使得肿瘤微环境从免疫抑制状态转向免疫激活状态,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一机制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社交互动能够产生如此显著的抗肿瘤效果。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轴的协调作用,大脑中的社交信号最终转化为肿瘤局部的免疫激活,实现了从行为层面到细胞分子层面的完整调控链条。
临床转化前景与挑战
这项研究为癌症治疗开辟了全新的思路。传统癌症治疗主要关注肿瘤细胞本身,而这一发现强调了神经系统调控在癌症进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激活特定的神经回路,可能成为辅助传统治疗的有效手段。
然而,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小鼠模型的发现能否完全适用于人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人类的社交行为和神经回路比小鼠复杂得多,相应的调控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其次,如何在临床实践中精确激活特定神经回路,同时避免对其他神经功能的干扰,是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难题。
研究团队也承认当前工作的局限性。虽然已经确定了主要的神经回路和免疫细胞类型的变化,但对具体免疫因子和细胞亚群的精确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解析。这些细节对于开发精准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此外,不同类型癌症对社交介导的神经调控可能具有不同的敏感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模型上,其他癌症类型是否具有类似的反应模式还需要系统性的验证研究。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这项研究已经为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等非侵入性方法,未来可能实现对特定神经回路的精准调节,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这一发现还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构建更加全面的癌症治疗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基础上,整合神经调控和社会支持可能成为未来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8月25日,2025“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开幕式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赛事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龙岗区...
2025-08-26 0
据报道九三阅兵的第三次彩排已经圆满结束,从此次彩排编队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少新装备的身影,这些新面孔代表着中国军队在高超声速武器、区域防空与反导、无人智能...
2025-08-26 0
8月26日,国际乒联公布2025年第35周排名,其中,孙颖莎夺得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单冠军后,成为首位WTT大满贯赛事单打四冠王,世界排名积分也来...
2025-08-26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6 0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二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5〕15号)要求,...
2025-08-26 0
关于 iPhone 17 的各种爆料越来越多,除了外观、性能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一个点每年都让我们捏把汗,那就是——拍照!特别是当我们的 iPhon...
2025-08-26 0
川青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西)广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成都与西宁,正线全长约8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这条铁路的建成将彻底结束川西...
2025-08-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