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京东:已为15万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4日 12:30 1 admin

据京东黑板报消息,截至目前,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公司为他们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且承担所有费用,每人每月平均缴纳约2000元。京东还称,外卖行业发展至今,几大平台的利润和市值也能够支撑全面缴纳骑手社保的成本。


京东:已为15万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财富Plus网友:灯浅月深露华凝

京东早前一直自发地采取直营模式为快递员缴纳社保,并没有干涉过其他同行的行为。但为什么到了外卖行业,它就高调地号召起来了呢?虽然京东对雇员负责任的态度值得大家敬佩,但商业世界没有“傻白甜”。

京东此时高调倡议,既是对前不久出台的社保新规的积极响应,也是借政策东风重塑行业规则。通过将自身塑造为合规标杆,京东可以“最后一次”巧妙地将政策压力转化为品牌宣传力,赢得大众的赞誉并在消费行为上支持它。

另外,京东强调“行业利润足以支撑社保成本”,也在暗示如果仅京东承担全额社保而竞争对手逃避,将导致其处于成本劣势。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台面上喊话竞争对手们,暗地里却是在提醒监管部门不要让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吃亏、寒心。


财富Plus网友:柏文喜

高调背后的精算:京东“15万骑手社保”事件中的政策套利与行业重塑

“商业世界没有‘傻白甜’,每一个看似‘吃亏’的动作背后,都是一次精密的成本收益计算与规则博弈。”——这是我在2022年《平台经济劳动用工合规化:制度红利与成本转嫁》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如今,京东在2025年8月高调宣布“已为15万名全职外卖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公开呼吁“全行业一起落实社保”,再次印证了这一判断。京东此举,绝非简单的“良心企业”叙事,而是一场在政策窗口期、竞争格局重塑期与品牌红利收割期的“三合一”战略行动。

一、政策套利: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设门槛

2025年3月,人社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2025版)》,首次明确“平台企业与全日制骑手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并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这份文件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杀机:它首次将“骑手社保缴纳率”纳入平台企业信用评级,直接与金融授信、数据出境、上市融资等核心利益挂钩。

京东的“15万骑手全覆盖”正是在这一政策窗口期内的精准卡位。根据我们测算,京东外卖业务在2025年Q2亏损147.8亿元,其中骑手社保成本约36亿元/年(15万人×2000元/月×12个月),占总亏损的24.4%。这笔看似高昂的支出,实则是一次“政策套利”:

1. 信用评级溢价:根据新规,社保覆盖率每提高10%,平台企业信用评级可提升1级,对应融资成本下降0.3-0.5个百分点。京东此举可直接锁定AAA级,每年节省财务费用约2-3亿元。

2. 监管豁免权:全额缴纳社保的平台可获得“合规白名单”资格,在数据出境、新业务审批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这对于京东外卖这类需要高频调用用户地址数据的业务而言,价值难以量化。

3. 政策红利收割:过渡期结束后,未达标平台将面临“补缴+罚款”组合拳。京东此时高调宣布“已达标”,实质是将竞争对手拖入“补缴陷阱”——美团、饿了么若跟进,需一次性补缴过去数年的社保缺口,预计每家高达50-80亿元。

二、竞争重塑:把“成本劣势”转化为“规则优势”

我在2023年《外卖行业的终局:从规模战到社保战》中曾预判:“当行业增速放缓,平台竞争将从‘烧钱抢市场’转向‘立规则卡对手’。”京东此轮操作正是这一预判的生动演绎。

当前外卖行业格局:美团市占率65%,饿了么25%,京东仅3%。若以传统补贴战逻辑,京东要撬动现有格局,需投入千亿级资金且胜算渺茫。但通过“社保全覆盖”这一规则重构:

1. 成本杠杆效应:京东15万骑手的社保成本36亿元/年,看似高昂,但若逼迫美团对900万骑手(含兼职)全面缴纳,按最低基数测算每年新增成本约180-200亿元,相当于美团2024年净利润的60-70%。饿了么600万骑手对应成本约120-150亿元,对其现金流将形成毁灭性打击。

2. 人才虹吸效应:京东骑手享受“五险一金+晋升通道”的正式员工待遇,时薪比美团高8-12%,已出现“美团骑手跳槽京东”现象。某上海站点数据显示,2025年7月京东新招骑手中,35%来自美团。这种“以社保换人力”的策略,比烧钱补贴更具可持续性。

3. 商家博弈筹码:京东可借此向商家施压:“选择京东配送,你的骑手是正式员工,服务更稳定,投诉率更低。”某连锁奶茶品牌已将其华东区域30%订单转至京东配送,理由正是“骑手稳定性提升后,差评率下降40%”。

三、品牌虹吸:从“价格心智”到“责任心智”

在2024年《ESG营销的黄金时代: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一文中,我提出一个公式:ESG投入的品牌溢价=合规成本×(1+政策敏感度系数)×(1+媒体放大系数)。京东此轮操作堪称这一公式的完美案例。

1. 政策敏感度红利:当前正值“共同富裕”政策深化期,京东的“骑手社保全覆盖”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获得相当于3亿元广告费的曝光价值。其品牌美誉度在2025年7月达到峰值,百度搜索指数上涨320%。

2. 用户行为迁移:京东消费调研显示,25-35岁女性用户(外卖高频群体)对“骑手社保”话题关注度达78%,其中42%表示“会优先选择为骑手缴纳社保的平台”。这直接推动京东外卖Q2用户增速达210%,远高于行业的35%。

3. 资本市场反馈:尽管外卖业务亏损扩大,但京东港股股价在宣布社保政策后5日内上涨12%,资本市场将其解读为“用短期亏损换长期护城河”。高盛最新研报将京东目标价从58港元上调至72港元,核心理由正是“社保政策带来的竞争壁垒”。

四、暗线:给监管部门的“温柔提醒”

京东在公开信中强调“行业利润足以支撑社保成本”,这句话看似呼吁同行,实则是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我已做到合规,若竞争对手逃避责任,不应让我承担额外成本。” 这一策略暗含三重算计:

1. 税收抵扣诉求:京东已通过北京市人社局试点“社保支出加计扣除”,即每缴纳1元社保,可抵扣1.2元所得税。若推广至全国,京东每年可节税约8-10亿元。

2. 补贴退出机制:监管部门已约谈三大平台要求停止恶性补贴。京东借此向监管层暗示:“停止补贴后,我可用节省的补贴费用覆盖社保成本,而竞争对手若既停补贴又缴社保,将面临双重失血。”

3. 行业准入门槛:通过游说将“社保覆盖率”纳入外卖平台牌照年审,可把中小平台挡在门外。当前全国有200余家中小外卖平台,若强制缴纳社保,90%将因成本过高退出市场。

五、终局:一场没有输家的“阳谋”

京东的“15万骑手社保”行动,表面是成本支出,实则是用36亿元撬动行业规则重构、品牌溢价提升与竞争格局重塑的“三赢”局:

- 对骑手:获得稳定保障与职业尊严,如深圳骑手曾岚所言“有了五险一金,能把女儿接来上学”;
- 对行业:终结烧钱补贴的“囚徒困境”,推动竞争回归服务本质;
- 对京东:将政策压力转化为战略机遇,用短期亏损换长期护城河。

正如我在《平台经济的合规红利》中所言:“真正的商业高手,从不抱怨政策,而是把政策变成武器。”京东此轮操作,再次印证了商业世界的核心法则——没有“傻白甜”的慈善,只有精密的阳谋。




《京东:已为15万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 搜索下载“财富Plus”,最快看到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