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村干部要忙活了!国务院813号令9月15日施行,村里修路有了明白账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3日 12:34 1 admin

国务院出了个新规定,9月15日起,农村修路养路有明确“规矩”了!

9月15日开始,国务院发布的《农村公路条例》(第813号令)正式实施。

内容就是给农村公路的“修、管、养”定了套明白规矩,以后谁该负责、钱从哪来、路坏了咋修,都有了明确说法。

村干部要忙活了!国务院813号令9月15日施行,村里修路有了明白账

第一,谁来管?县级政府负总责,村里也得搭把手

以前农村修路最头疼的是“踢皮球”:县里说“乡镇管”,乡镇推“村里干”,村里干着急却没权。

现在条例说白了,就是县级政府得当“总指挥”,统筹修路、养路、管路的全部事;

乡镇得当“跑腿的”,每天巡查村里路上的坑洼、裂缝,发现问题赶紧上报;

村里也不能闲着,鼓励村民当“义务护路员”——比如看见路上有石头挡路、边沟堵了,随手拍个照报给村里,或者帮忙扫扫落叶、补补小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第二,钱从哪来?财政为主,还能“以路生钱”

修路养路最愁的是“没钱”。条例里说,主要钱还是财政出,但不止这一条路——社会上有人愿意捐点、银行能贷点、村里拉点合作项目(比如把旅游路和农家乐绑一块儿),都能用来修路养路。

更实在的是,要是村里路修好了,带火了乡村旅游、卖农产品的收入,这部分钱也能“反哺”公路养护。

比如村里有条桃林路,游客多了卖桃赚了钱,拿出一部分修路补坑,这就叫“以路养路”。

第三,怎么修、怎么养?实用为主,不搞“花架子”

修路不是“越宽越好”“越贵越好”。

条例里明确:新建路得看村里实际需求,能利用老路改扩建的就别“另起炉灶”,省地又省钱;

现有破路慢慢升级,别一刀切——比如山区路窄,先把能错车的宽度留出来、把塌方的地方修结实,比硬要加宽更实在。

养路也不是“修完就不管”。日常的小修小补(扫落叶、补小坑),可以让村民干,还能当“公益性岗位”挣点零花钱;

要是大修或者需要技术活(比如换桥板、铺沥青),就得找专业公司。

另外,每段路都得建个“电子档案”,啥时候修的、啥时候检查过、有啥隐患,手机上一查全明白,防止“修完就忘”。

第四,怎么保证安全?重点查隐患,不让“祸车”压路

农村路窄、弯多、坡陡,安全隐患多。

条例要求:县级政府得定期“查路”,重点盯急弯、陡坡、河边这些危险地段,该装护栏的装护栏,该设警示牌的设牌子;

同时严查超载车——重载货车偷偷跑农村路,压得路基塌陷,今后乡镇干部、村协管员得盯着,不让“祸车”上路。

最后,啥时候开始?具体咋执行?

条例9月15日正式施行,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出细则。比如钱咋分、谁具体负责、养护标准是啥,这些细节得等各省出台具体办法。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在做准备了——村干部开会学政策、村民讨论怎么参与养护,就等着9月15日之后,把村里的路修得更结实、养得更长久。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