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科协之声丨“一会一赛”圆满落幕,北京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3日 08:27 1 admin

8月,北京以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机器人双盛宴”——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与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向全球递出了一张彰显机器人产业发展活力的新名片。当北京经开区大会展台上的护理机器人轻柔托起模拟病人,当国家速滑馆运动会赛场上的人形机器人踉跄却坚定地冲过百米终点,这场在北京一南一北举办的“一会一赛”,不仅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北京推动机器人产业加速进化的鲜明信号。

科协之声丨“一会一赛”圆满落幕,北京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一场“产业全景”与“场景实战”的

双向奔赴

如果说机器人大会是“产业全景”的集中呈现,那么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就是“场景实战”的深度验证。前者汇聚了220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1569件展品、6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融资金额达到14.81亿元;后者则以16个国家、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的规模,将竞争焦点锁定在比赛场上,让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和流水线,像人一样做决策、保持平衡、与人互动。

这些跳动的数字不仅勾勒出机器人产业蓬勃生长的脉络,更彰显着人们对智能科技的热切期待。大会同步开启的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便是最佳注脚:1.9万台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被热情抢购,销售额突破2亿元。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背后,是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的信任。这信任,正是北京近年来推动产业落地的成果结晶。

北京机器人产业的成长密码

北京对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可追溯至2019年。彼时,北京市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2023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明确提出“双百工程”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

如今,这份“任务书”已超额完成:根据大会上发布的数据,北京市已支持形成了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支持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北京已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2024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目前北京拥有机器人骨干企业40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

从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引爆全网,到4月份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大赛上“天工”机器人夺冠,再到本次运动会上多个机器人“百米冲刺”,北京正在用一系列创新与应用的火热场景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把未来城市的想象一步步变为街头的日常。

瞄准具身智能的未来落子

在夯实机器人产业基础的同时,北京的前瞻性布局已向更具颠覆性的前沿延伸——具身智能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一份纲领性文件《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紧随其后,在本次机器人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项支持政策正式亮相,以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这一系列密集的战略布局,正是北京在瞄准具身智能的未来落子。

当机器人从起跑线向终点线冲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赛场的激烈竞速,更是它们未来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的实践起点。这正是比赛的核心使命所在:不仅检验机器人完成运动挑战的技术能力,更在验证人类是否已做好与智能体共生的准备。它远非一场普通的竞技,更是一次“未来预演”——北京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的未来图景,正通过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个应用场景落地、每一场人与机器的自然对话,加速向我们铺展。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